昨天和大家说了说国营食堂的事情,今天我们来说说同样被大家关注的供销社的问题。和国营食堂一样的待遇,供销社也一样被一些人形容成为洪水猛兽一样的存在。仿佛自己马上就要回到那个买东西全凭粮票,布票,油票各种票的时代了,开篇送他们四个字:杞人忧天。
其实供销社一直在我们身边。现在的名字叫“中国供销合作总社”。到2020年底,全国有基层合作社37652个,带编制的岗位4.9万个。部级单位。1950年7月成立,58年以后和国营商业分分合合三次,很多人对少数合作社营业员的不好的印象也是在于国营商业合并之后出现的。那时候咱们国家穷,商品供应少,营业员成了掌握商品销售权的人,还是吃的“商品粮”,所以脸难看,货难买成了一些人对供销社印象不佳的原因。不过态度不好的营业员毕竟还是少数。
一直到了1995年,合作社才从商业部再次独立出来。并命名为中国供销合作总社。下属企业有中国供销集团,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中华棉花集团公司,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中国供销惠农服务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中字头企业。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如今的中国供销合作总社,是中国的百强企业。惊讶吧?人家2011年就以960亿的营收位列百强企业第83位。2021年营收6.26万亿,其中农产品销售2.76万亿,日用品销售1.49万亿。要知道阿里巴巴2022年的平台交易额是8.3万亿,合作社是妥妥的隐形巨无霸。
可能有人要问了,营收这么高,是不是赚的都是农民的血汗钱?下面咱们就说这个问题。供销社的第一条宗旨是为农服务,定位是合作经济组织。下属巨头中国供销集团主要就是服务三农,不是纯商业企业。2021年化肥销售就有2000万吨,棉花230万吨,废旧资源破铜烂铁2000万吨。看着经营规模很大吧,利润呢?以中国供销集团来说,营收金额高达2000亿,2021的净利润仅为3.49亿,利润率0.17%。卖一万块钱的货净利润17块。2019年和2020年更少,利润只有1.65亿、2.63亿,基本处于保本经营的状态。下属上市企业天禾股份,今年上半年营收94个亿,纯利润8000多万,利润率0.85%。所以大家明白了吧,你喝杯十块钱奶茶的的利润都顶上它卖货几千块的利润。它的销售规模虽然很大,但是并不是个以利润为第一追求的企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个服务性的企业。
现在的供销社,不光是协调上游农资企业和下游农户需求的作用。它还是国家推行乡村振兴政策的助手。比如说前阵子上了热搜的“东北甜玉米”事件,电商平台收农民的玉米7毛钱一根,直播间里卖6块。大家说中间这巨大的利润去哪里了?运输仓储人力也不至于成本要上涨十倍吧?农民卖不上价,消费者买高价。供销社体系建成之后就可以利用它网点遍布农村的优势和农户对接点对点的收购。打个比方,收2块,卖4块5块,农民也增收了,你买的也便宜了。是不是双赢?这也不是说要消灭中间商,中间商也可以2块收5块卖对不对。这是正常的竞争,只是挤出了暴利。
当全国供销体系建立好之后,农民更不用担心农产品滞销的问题。比如说四川凉山的柑橘丰收了,行情下跌,卖不出去。全国供销网络就可以迅速调配资源,合理价收购,发往有需求的地方。农民辛苦一年也不至于到头来让果子烂在树上。2021年,供销体系从脱贫地区采购就超过了3300亿,这可都是农民的收益。
基层的供销社门店更像个便民超市。属于企业性质,盈亏是自负的。它的进货渠道是限于供销社体系内部,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可能性也不用担心了,要知道,农村是假冒伪劣商品的重灾区,什么康帅傅方便面,蓝月壳洗衣液,粤利粤饼干。有了基层的合作社,只会减少农民买到假货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不会买到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而且由于规模优势,农资的价格还会更低。
以前的供销社,几乎是农村唯一的商品购买渠道,销售些什么针头线脑,脸盆水瓶,花布白糖,而现在的基层合作社除了销售功能,还包含了农产品的收购,物流,打通农产品流通,农资供应等作用。比过去的那种供销社功能强大的太多了。
供销社的问题要站在乡村振兴和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有建立经济内循环的角度去解读。新型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是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的组织,可不是有些人担心的那样,国家队下场搞垄断,更不是要回到过去。还是昨天那句话:那些阴阳怪气的人,不是蠢的彻底,就是坏的冒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