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Marie Curie
玛丽·居里并不需要介绍,她的名字早已经写在世界知名女科学家前列。
因与丈夫共同发现镭获得了诺贝尔奖,在丈夫去世后,居里夫人因为提炼出了镭再一次赢得诺贝尔奖青睐。
然而,在荣誉背后,隐藏着一场艰难的女性奋斗之路,这条路上写满了饥饿、性别歧视、性丑闻,只因为她生活在女性觉醒的年代。
虽然饱受指责和打压,锥在袋中总不是那些平庸之辈可以阻挡,星辰始终是会发光发亮的。
01 玛丽的童年生活
玛丽·斯克洛道斯卡·居里,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是瓦迪斯劳和布罗尼斯瓦·博古斯卡·斯克洛道斯卡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玛丽·居里的童年
她的父母本来都是出生于中产之家,从小接受教育长大,但在19世纪几次波兰民族起义中,他们失去了家庭财富。母亲患上了肺结核,家里靠着父亲教书的收入维持生计。玛丽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注定无法继承什么金钱,但好在,她继承了一样无比重要的财富——知识!
年幼的玛丽·居里
玛丽的父母非常开明,他们给所有的孩子同等的机会,也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倾囊相授。就比如说信仰,母亲布罗尼斯瓦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而她的父亲瓦迪斯劳则是一个无神论者。虽然两人对此有分歧,但都不干涉孩子们的信仰问题。玛丽从小跟着母亲去教堂,她笃信天主教,而父亲对此保持尊重。
然而她9岁时,一场斑疹伤寒后玛丽失去了姐姐,2年后母亲又因为肺结核去世。曾经苦苦在天主面前祈求的玛丽心灰意冷,天主听不到吗?明明她是如此的虔诚。年幼的玛丽无法再全心全意地相信上帝,也不知道该如何寄托自己的脆弱,她放弃了信仰,变成一个不可知论者。
玛丽·居里的童年
信仰的崩塌让玛丽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在中学毕业后,她不得不在乡下休养了一年才走出阴影。然而在她之后的岁月中,抑郁症依然像一条疯狗,隐藏在黑暗中,随时会冲上来咬她几口。
18世纪的时候,欧洲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儿:瓜分波兰。
现在的波兰地图
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分三次通过战争手段瓜分波兰领土,最后一次直接导致了波兰的灭亡。波兰首府华沙实际控制在俄罗斯人手中,他们为了彻底“同化”波兰人,第一步就是控制了波兰教育。波兰公民学习哪些课程,学到什么程度都由俄国人说了算。而教科书中也有意无意地逐步抹去波兰文化和部分历史。
俄国人有他们的规则,波兰人一样有反抗手段,1882年,第一所“飞行大学”在华沙成立。一大群饱读诗书的学者们偷偷在私人住宅中给孩子们上课,课程内容自然是普通学校学习不到的知识。因为在当时的法规下,举办和组织私人课程是违法行为,为了避免被查封,他们不得不一直改变教课的地方,因此这所大学被称作“飞行大学”。
玛丽·居里姐妹与她们的父亲
居里的父亲瓦迪斯劳也是其中一员。他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物理,但因为俄罗斯政府关闭了波兰学校的实验室,瓦迪斯劳便从实验室偷了一些设备来教授孩子们。但因为他不慎在公开场合表露出自己的政治观点,很快被学校解雇了。
父亲瓦迪斯劳失业后,家庭财务真正陷入困境。一家人无法,只得被迫将自己家的小公寓出租给租客换取家用。
02 我想读大学
玛丽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1883年,她以全优的成绩完成中等教育。即便她是这样优秀,这样的求知若渴,波兰大学的校门却向女人们关闭。1863年,波兰教育部曾给国内所有大学委员会发出一项法令,明确禁止女性入学。
24岁的玛丽·居里
至于女性的出路很简单,读完中学的女孩子,要么嫁人,要么去找份工作糊口,继续学习?想也不要想。玛丽不愿接受这种生活,她与姐姐布朗雅达成协议。布朗雅在巴黎已经通过了医学生考试,如果妹妹愿意先做家庭教师来资助姐姐获得学位的话,姐姐工作后会将妹妹接到巴黎,并且尽可能地资助她后面的学习费用。
就这样,玛丽成为一名家庭教师,除了给自己留下一部分微薄的金钱维持生活外,将其他收入都寄给了远在法国的姐姐布朗雅。日子过得很艰难,但玛丽却从未退缩。无法获得知识的日子是可怕的,在当家庭教师的这几年中,她越发坚定了自己一定要成为大学生想法。
玛丽·居里
1891年,布朗雅毕业了,她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医生。同时她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让妹妹玛丽搬到巴黎和她住在一起。同年11月,玛丽顺利进入索尔本大学(即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刚刚入行的小医生,收入也不多,除了给妹妹提供住所和一点点学费,再也给不了多少。大学学费非常昂贵,玛丽的父亲也努力资助了一些金钱,但杯水车薪。交纳了高昂学费后,生活费便捉襟见肘。玛丽不得不饥一顿饱一顿地完成学业。有时候她一整天就靠吃几块黑面包,再灌下大量的水来充饥。学业重,压力大还吃不饱,好几次玛丽都因为饥饿而晕倒在地。但她都努力扛了过去,1893年,玛丽获得了物理学学位。
玛丽·居里
之后,玛丽留在学校中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一次,她获得了奖学金,日子终于不用过得紧巴巴了。
03 相遇相爱的浪漫关系
1894年,在科学界初露头角的玛丽想要找一个大一点的实验室。她的波兰同乡,瑞士福利堡大学物理学教授约瑟夫·科瓦尔斯基介绍她认识了巴黎理化学校实验室主任皮埃尔·居里。
皮埃尔·居里
两人一番交谈后,皮埃尔很可惜地告诉玛丽,他没有合适的实验室场地可以提供。但经过这次交谈,两个同样热爱科学的年轻人相爱了。隔年,两个幸福的年轻人在巴黎郊区举办了一个简朴的婚礼,没有婚纱和礼服,玛丽和皮埃尔穿着实验室大褂一起走进礼堂,我们熟悉的那个居里夫人就此诞生。
两人用收到的结婚礼金买了两辆自行车,这样,夫妻二人就可以一起骑车去实验室了。
玛丽与丈夫皮埃尔
本来玛丽想在学业结束后回到波兰去,皮埃尔也赞同女朋友的想法并且说自己可以去波兰当个法语老师。但说心里话,玛丽觉得可惜。他们二人如此热爱科学,如果移居波兰,实验室注定与他们无缘,与丈夫一起在华沙做老师?不,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他们要留在法国,只有在这里,玛丽才能继续她的研究。
玛丽与丈夫皮埃尔
1896年,玛丽被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发现的铀盐的放射性现象吸引,她开始研究铀射线。皮埃尔很快加入了她的研究,夫妻两人在学校后面的旧棚子中完成了他们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实验。这是一个陈旧的实验室,天热的时候里面闷得像个蒸笼,下雨的时候却外面下小雨,里面下大雨。一位参观者形容这个棚子:“一个介于马厩和马铃薯棚之间的产物,如果我没有看到工作台和化学仪器,我会以为我被人开了一个恶作剧玩笑。”
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居里夫妇在沥青铀矿中发现了钋和镭。
玛丽与丈夫皮埃尔在实验室
繁重的工作间,玛丽还生下了长女艾琳,她在实验室和家之间打转,兼顾了事业和家庭,孩子和丈夫都照顾得很好。1903年,居里夫妇因在放射性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与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玛丽与丈夫皮埃尔和长女
1904年,玛丽又生下了第二个女儿伊芙·丹尼斯·居里。皮埃尔很高兴女儿的降生,这个家变成了四个人,两人的事业同时蒸蒸日上。他对妻子承诺要在巴黎大学给他们建造一个更好更大的实验室,正当这对神仙眷侣摩拳擦掌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皮埃尔·居里
玛丽·居里
1906年4月19日,在与妻子一起获得诺贝尔奖后的第三年,皮埃尔在穿过一条繁忙的巴黎街道时绊了一跤,随即被一辆重型马车撞倒,他的头重重磕在了石阶上,当场身亡。
该责怪谁?是那天的大雨还是心不在焉脑子里还想着实验的皮埃尔?
玛丽与丈夫皮埃尔
得到消息的玛丽悲痛欲绝。皮埃尔不仅是她心爱的丈夫,她女儿们的父亲,还是她最好的同伴,前路的共行者。
04 被歧视和丑闻困扰
还不等玛丽从丧夫的痛苦中走出,在皮埃尔去世两周后,新寡的玛丽被要求接任丈夫的职位,她成为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物理学教授。
玛丽·居里
这在当时简直是一桩大新闻,虽然法国巴黎的学术氛围比较开明,但欧洲各国普遍轻视女性,对女人取得的成就嗤之以鼻。1903年的那次诺贝尔奖,最初的时候玛丽根本就没有在提名名单上。法国科学院申报了两个人,但诺贝尔奖委员会却完全忽略了他们提案中“玛丽”的部分,只列出了皮埃尔的名字。还是一位名叫科斯塔·米塔·列夫勒的会员发现了这个明显的“错误”,他提醒了皮埃尔。皮埃尔是一个真正尊重妻子的丈夫,他进行了申诉,坚持认为他们应该作为一个团队来获得这个奖项,最终才有玛丽的获奖。
玛丽·居里
在颁奖典礼上,亨利·贝克勒尔曾大言不惭地道:“居里夫人的贡献是充当了皮埃尔·居里先生的好助手,这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上帝造出女人来,是配合男人的最好助手。”
当时台下的玛丽只是笑笑,并未多言。但事实上,发现钋和镭更多的功劳在玛丽,丈夫皮埃尔才是那个打下手的人。
玛丽·居里
给玛丽教授的头衔,并不是为了安慰这个丧夫的女人,完全是因为她在这个项目中远远走在了其他人前面,她是无可替代的。丧夫之痛,玛丽用工作来拯救,她埋首工作,将生活彻底活成了两点一线。玛丽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受到打击,我感到无法面对未来。然而,我不能忘记我丈夫常说的话,即使失去了他,我也应该继续工作。”
玛丽·居里
1909年,她在牛津大学拥有了独立实验室;1910年,玛丽成功地分离出了镭,并发明了用镭射线来测量镭的重量。因此,1911年,她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一殊荣。
1911年,玛丽·居里在法国巴黎大学的实验室
科学界也不是光明笼罩之地,在玛丽即将赴瑞士领取诺贝尔奖之际,一场或许是筹划已久的丑闻铺天盖地袭来。
大约是1910到1911年间,玛丽与她已故丈夫的学生保罗·朗之万发生了婚外情。
保罗·郎之万
保罗长得挺英俊,风度翩翩,留着一把浓密的小胡子,在科学界也算是帅哥一枚。更何况,他是科学家中难得的那种智商情商兼备的人,他很会说情话,这打动了玛丽那颗寂寞芳心。若说他有什么缺点,大概便是保罗是一个已婚男人。
保罗·郎之万与妻子
保罗与妻子感情不睦,妻子强势,而保罗本人却是一个四处留情的花花公子。玛丽并不是他的第一个情人,也不是唯一一个。然而,保罗对玛丽动了真情,他打算与妻子离婚,正式迎娶玛丽为妻。于是两人在外私筑爱巢,保罗的夫人发现后雇佣了一个小偷,从他们的公寓中偷出了两人的情书。然后她威胁保罗,如果你们再不停止婚外情,我就会把这件事曝光给媒体。
玛丽·居里
这事儿让玛丽和保罗两人进退两难,还没有等他们做出决断,保罗夫人忽然直接向媒体公布了这些信件内容,其中几封是两人的情书,里面有些露骨的描写。保罗夫人声泪俱下的接受采访,表示她不想离婚,如果丈夫非要离婚,她必须得到补偿并且要得到孩子的监护权。
爱因斯坦、埃伦费斯特、朗之万等科学家在一起
这是玛丽·居里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三天前,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整个欧洲媒体都炸了锅,报纸争相报道这个故事。他们把玛丽描绘成一个诱奸者,把一个有家室的男人从他善良的法国妻子和孩子身边引诱走。一些激愤的法国人甚至跑到玛丽的家外,用石块砸破她家玻璃冲里面大喊:“外国佬,诱JIAN者滚出去!”
玛丽·居里
婚外情是不道德的,但参与的两个人应该各打五十大板。然而,这次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玛丽这边。保罗·郎之万似乎在这件事儿中彻底隐身,没有人批评他,也没有人报纸刊登他的负面言论。传媒们有志一同的将矛头指向了玛丽·居里。甚至还有一些反犹的报纸将这玛丽定义为:摧毁了一个当地家庭的波兰犹太妖妇。完全不顾玛丽根本就不是犹太人这一事实。
玛丽·居里
整件事儿愈演愈烈,一些报纸开始造谣说皮埃尔还活着的时候,玛丽就已经开始偷情了。这显然不可能是真的,但一盆又一盆污水兜头泼下来,让玛丽情绪降到了低谷。
巴黎大学暂停了她的工作,甚至有些科学家联合起来在请愿书上签名,要求玛丽·居里离开法国。
05 爱因斯坦的鼓励
诺贝尔委员会写信来委婉要求玛丽留在法国,而不是前往瑞典领奖。因为领奖流程中有一项是与瑞典国王握手,然后共进晚餐。保守派一想到一个通奸的女人和瑞典国王亲密接触就不寒而栗,他们不想让玛丽出现在国王面前。显然,这些保守派选择性忘记国王本人情妇和私生子无数这一事实。
玛丽·居里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玛丽保持了25年好友关系的密友,只有他站了出来为玛丽辩解:“如果他们相爱,谁也管不着这事儿!”
他写信给玛丽·居里:“我确信你应该继续鄙视这些痞子……如果这些乌合之众继续表演,那就停止阅读那些胡言乱语吧,把它们留给那些喜欢编造的爬虫。”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同时他还支持玛丽去领奖,说不管有什么样的指控,她都应该来瑞典,这是她应得的荣誉。
玛丽的那些女学生里,一部分对她开始敬而远之,却也有一部分公开支持自己的导师。一个女孩儿公开表示出对玛丽的支持,她是保罗·艾培的女儿。保罗·艾培,作为玛丽最好的研究搭档,竟然也在让玛丽离开法国的请愿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小姑娘对父亲一字一句道:“如果玛丽·居里是个男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她的话令保罗汗颜,在这个男权时代,大部分人对一个成功的女性充满着嫉妒心和恶意。这种负面情绪无法宣泄,找到一个机会便倾泻而出。一位“高尚”的女科学家闹出了桃色新闻,表露出对“性”的需求,那她立刻就被所有人口诛笔伐。如同中国的浸猪笼一样,誓要将她钉在耻辱柱上。
玛丽·居里与丈夫孩子
玛丽的精神问题已经很糟糕了,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是无视了委员会的反对,前往瑞典接受了她的第二个诺贝尔奖。
她在颁奖礼上说道:“镭是由我独立提纯得到的!”仿佛在回敬上次颁奖礼上亨利·贝克勒尔的大言炎炎。
1911年玛丽的诺贝尔奖证书
之后,玛丽按照流程坐下来与瑞典国王共进晚餐。一切都很顺利,因为她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她是无可替代的玛丽·居里。
等回到法国,玛丽再次情绪崩溃,抑郁症卷土重来,她不得不到修女开的医院休养身体和精神,这一沉寂就是三年。玛丽与保罗·郎之万的关系就此了断,男方的仕途和科研之路并没有受到半点影响,甚至还在老婆的默许下找了一个秘书做情人。此时法国人记起了他们是“浪漫的法兰西”,对此毫无意见,媒体们安静如鸡。
保罗·郎之万
直到1914年,一战爆发,玛丽重新出山,制造出移动X射线设备“小居里”。这些设备被送进法国各大战地医院,协助医生观察到受伤士兵体内的断骨和子弹残片。她的这个发明,帮助了无数士兵,令他们在战场上保全性命。
玛丽·居里制造的“小居里”
一战后,玛丽重新回到实验室,继续她的放射物研究,此时她已经年过半百,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对她的伤害非常大。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玛丽已经出现了诸如肌肉疼痛、贫血、白内障之类的症状。但她并没有停下来,玛丽几乎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玛丽·居里
1934年7月4日,她死于辐射造成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因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玛丽·居里的笔记本被存放在铅盒中保存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如果你想翻阅的话,都必须签署责任豁免书并穿戴防护装备。
玛丽·居里的笔记本
她的长女艾琳和她的父母一样有着极高的物理天赋,她跟随母亲的脚步获得了物理学博士,然后嫁给了研究室最有天赋的助手弗雷德里克·约里奥。两人在玛丽·居里死后继承了她的衣钵,继续对合成放射性元素进行研究。1935年,这对夫妇获得了授予居里夫妇的第三个诺贝尔奖。而他们的命运也与父辈们相同,因为终生接触放射性物质最终死于白血病。
艾琳·居里和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
小女儿伊芙非常漂亮,她成为了一名钢琴家兼记者,在二战期间移居美利坚。
伊芙·居里
为什么玛丽·居里如此伟大?世界上真的没有比她更聪明的女人吗?
玛丽·居里与两个女儿
在由男人们制定规则的世界里,女人的“功用”就是性和生育,她们的使命就是抚育儿女,照顾家庭。玛丽就出生在这样的年代,出生在一个女人连穿裤子的自由都没有的年代。每一个时代从不缺少聪明人,但是却缺少明知前路艰难,却也要迎难而上的聪明人。玛丽从未想过放弃,对她而言知识重于一切。忍饥挨饿又如何?她就在轻视的目光中迎难而上,歧视的氛围里不断奋进,成就了一番无数男儿也做不到的伟大事业。
玛丽·居里与女学生在一起
一路走来,路漫漫而修其远。在别人嫉妒、羡慕、恶毒的眼光中,在沉沉压在心头的抑郁症的折磨下,玛丽·居里从没有放弃过自己。她的这一辈子,是挣扎的一辈子,一个人拥有这般品质,合该她获得成功。
玛丽·居里
“生活中没有什么可怕的,只有需要理解的。现在是了解更多的时候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少一些恐惧。”——玛丽·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