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武汉,因水而兴,长江穿城而过,武汉临江而立。160余条江河奔流不息、166座湖泊烟波浩渺,大江大河的滋养,塑造出武汉天生的豪情,也孕育了一片包容广博的人间乐土。坐落于此的华中科技大学,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砥砺前行,用“七个一”缔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精彩——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1)

一所长青的学府

翻开历史的书页,你会发现,这所朝气勃发的大学,有着深厚蕴藉的积淀——华中大的历史,是一部记载传奇的书卷。

沐浴在新中国的光辉里,学校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征程——1952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急需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中南军政委员会根据中央关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的指示,决定在武汉成立华中工学院。1960年10月,华中工学院被批准成为全国重点建设高等学校。1988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华中工学院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2)

时光流转,2000年,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的华中理工大学、培养中国百强医院院长最多的同济医科大学、“新中国第一所城市建设高等学校”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为华中科技大学,自此,学校以崭新的面貌、铿锵的步伐,坚定地迈向世界一流。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3)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4)

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在改革开放中腾飞……越过七秩的历史门槛,那些厚重的历史回声,穿越时空,在华中大校园回响。如今,这座长青的学府锐意不减当年,向着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前行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5)

一本辉煌的群英谱

七十个春华秋实,无数华中大人将自己的青春写进学校的历史荣光,他们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星,点缀着华中大的灿烂星空。

我国著名教育家、老校长朱九思主持学校工作三十余年,为华中大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华工之父”;我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在华中大工作了67年,研发了世界首台大型放疗设备——全身伽马刀;中国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开创了中国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曾任华中大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一批又一批先贤大家,在此滋兰树蕙、弘文励教。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6)

朱九思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7)

段正澄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8)

裘法祖

岁月长流,薪火相传。如今,一位位鸿儒俊杰,接下“教书育人”的接力棒,续写“春风化雨”的感人故事。

20位两院院士“挥斥方遒”;15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位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1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位国家级教学名师“挥毫泼墨”;1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飞文染翰”……华中科技大学这本群英谱册,正被3700余位专任教师谱写新的辉煌与成就。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9)

一处学术的重镇

“明德厚学”在七十载的岁月中被传承,“求是创新”在跨时代的征程中被激发。70年厚积薄发,华中科技大学这座学术重镇,正带着创新的精神气质,不断迈出探索的步伐。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华中大这四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里,走出了无数“国内首个”“国际领先”成果。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10)

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学校瞄准科技前沿,一批批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重大需求的科研成果精彩亮相。首轮“双一流”建设期内,在高校获国家“三大奖”数量排行中,华中科技大学位列全国第五,拿下华中地区高校第一的宝座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11)

今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将永久编号52487号小行星命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星”,它闪耀星空,成为华中大人心中永恒的灯塔。而在中国航天人的“飞天梦”里,也一直回响着华中大人奋进的铿锵足音

罗俊院士带领团队在山洞蛰伏30多年,于2018年成功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2019年,“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华中科技大学参与研制;今年5月,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诞生,吴庆文教授从事相关理论分析工作……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12)

华中大人耕耘星海的雄心,在校友们身上也得到了印证。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华中大校友吴伟仁院士;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华中大校友于登云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华中大校友彭华康……他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奔赴一场又一场与浩瀚太空的约定。

一方育人的沃土

立足武汉,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华中科技大学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已成为卓越人才的培养摇篮。回顾过去,学校创写了学科发展壮大的辉煌史——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13)

风好正扬帆,敢向潮头立。除了强劲的学科实力,在专业建设方面,华中科技大学也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学校累计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9个,其中国家级74个、省级15个。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招生专业占比超过70%,位居湖北省第一;获批工科和医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计42个,位居湖北省第一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先后有7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7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学校实施大类招生与培养政策,积极探索本研贯通培养模式,通过灵活的学制结合优质的教学与科研资源,助力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14)

这是一方成长的沃土,无论你来自何处,都能在这里汲取知识与智慧,收获认同和荣光,成就最出色的自己;这是一片知识的海洋,无论你选择哪个专业,都能在这里扬起理想风帆,驶向胜利彼岸,收获成功的硕果。

一个更大的世界

竞争与合作共存,碰撞与融汇并行。华中科技大学藏着一个“更大”的世界,在这里,学子们拥有走出国门、倾听世界的机会。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15)

2021年9月,华中大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相聚云端,签署两校核心合作伙伴协议。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16)

2021年10月,华中大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聚首云端,共叙双边在核聚变领域20余年的合作友谊,并续签共建“磁约束聚变与等离子体国际联合实验室”协议。

……

2021年,华中大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共签署77个双边协议。截至2021年12月,已与世界上4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校和机构开展友好合作。工程科学学院是全国首批四个国际化示范学院之一,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被列为中欧建交40周年40个典型案例之一。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17)

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在各大国际赛事中,也从不缺少华中大人争金夺银的身影。2021年11月,在EDA算法国际竞赛中,吕志鹏教授团队夺得全球第一;2022年4月,吕志鹏教授团队再次拿下DIMACS算法挑战赛全球冠军;在2022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公布的超算存储500强中,并行数据存储实验室PDSL团队夺得了“10节点榜单”第一名,将世界纪录提高36%……

屡屡摘得各类科技竞赛的全球冠军,并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华中科技大学让学子们在世界舞台上,见证最美的风景,不断成就莘莘学子的青春芳华。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18)

一流的校风学风

以七秩积淀,逐一流梦想。华中科技大学向来以学风浓厚著称,学校从严治校,教师从严执教,学生踏实求学,共同铸就“学在华中大”的社会美誉。“学在华中大,建设大中华!”是华中大人发出的庄重誓言。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19)

跨越70载,走过峥嵘岁月,在光阴变迁中,华中科技大学培养了70余万名学生。他们以奋斗为笔,在喻家山下书写青春画卷;他们光芒四射,成为科技创新领域不可或缺的力量——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20)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在无影灯下,他握紧16000多名肝胆患者的手,带领他们走向重生,他说:“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术台上。”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21)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中国干扰素之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侯云德院士,毕业后投身病毒学研究,站在一线与病毒作斗争,致力于科技创新和人民防病事业60余年。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22)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我国第一批半导体专业的领军女科学家黄令仪,参与过两弹一星芯片的研发,她是中国龙芯物理设计者,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历史。

一批批顶天立地的科学家从华中大走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熠熠生辉。在一流的校风学风的浸润下,“新生代”英才也不断涌现。“微信之父”张小龙、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海康威视创始人陈宗年、中国女子网球名将李娜等各个领域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就读于此。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23)

一幅如画的美景

草木森森,绿意盎然;依山而建,因林而茂。喻家山下,主校区沃野千亩;汉口城中,同济医学院大隐于市,校园占地达7000余亩,这里是一代代华中大人的家。18万棵树木满眼绿荫,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校园绿化覆盖达72%,森林大学名副其实。掩映在绿色之下的华中科技大学,四时美景皆如画。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24)

在华中大爱上春天,并不需要日久生情,只需要看一眼粉花盛开的东九路。由青年园中到科技楼下,从老子像边到东九楼前,一处处,一树树,一丛丛,玉兰花年复一年畅意自如地绽放。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华中大季季有景,目之所及皆是心中所爱。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25)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26)

找一个阳光肆意挥洒的晴朗日子,约上三两好友,沿着空气中带着淡淡温馨的太阳气味,一起与华中大的美景撞个满怀。路过光斑流淌的深红砖墙一角,路过井然有序的自行车方阵,路过折射出七彩光弧的一汪清泉,阳光下的华中大宛如自然用光影轻巧点缀的一隅画布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27)

阳光不仅为春夏的树木赋予愈发蓬勃青绿的生机,也为秋来的枝叶涂抹静美而哀婉的朱红与明黄。阳光下的华中大宛如用不同景色刻下四季的数页手帐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28)

风是透明的河流,雨是冰凉的流星,悄悄滑落在树叶上,静谧雨后的华中大如被唤醒的谦谦君子。一些寻常的事物在雨天的衬托下,彷佛加了滤镜,让一切都变得朦胧而温馨。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叶的新绿与水的交融,焕发的是令人愉悦的活力和对新日的期许。

武汉学院光谷校区华中科学生态城(英雄之城光芒铸就)(29)

历遍寒来暑往,揽尽秋实春华。走进华中科技大学,放眼望去尽是美景,华中大人将如画的风景存进心底一隅,用努力、拼搏迎接灿烂的每一天。

欢迎怀揣理想和远大志向的你,加入华中科技大学,在这片包容广博的理想乐园,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找寻和缔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与精彩!

关注“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官微/官网/新闻网/招生办公室、长江日报、湖北日报、光明日报、软科、最佳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