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6月4日,鲁迅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拿来主义》,时过境迁,88年过去了,再次重读这篇文章,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很会运用唯物辩证法,在这篇文章里,他指出,过去的中国奉行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这样的排外思想,势必走入夜郎自大的盲目误区。

不久,鸦片战争以后,“又碰了一串钉子,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拿来主义怎么解读(重读拿来主义)(1)

这种“送去”,说的通俗点儿,就是遭遇了掠夺,所以说,作者提到:“但我们人没有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这句话明显嘲弄了那些任人宰割和瓜分的甘心做人家走狗的帝国主义的帮凶们。

作者转换话头,说:“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堀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嗑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以此引出“送来”之说,在今天,这种“送来”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入侵”。

拿来主义怎么解读(重读拿来主义)(2)

提起这种“送来”的货色,有日本在大连搞的“风情街”,近日人教版的“毒插图”,都是一堆思想垃圾。

这种玩意,吃进肚子里,比“残羹冷炙”还要有害,对我们的下一代,简直是贻害无穷!

拿来主义怎么解读(重读拿来主义)(3)

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鲁迅先生当年力倡的观点,直到如今,依然还是高见。

我们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不能“怕给他的东西污了,”就“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

这种全盘否定,只和文革一样,成为千古笑柄。

当然,也不能“因为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不辩良莠,一概西化,盲目崇拜的效果,最终会迷失自我。

由此鲁迅先生得出“我们运用脑隨,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结论。

我们可以成为宅子的新主人的第一点,就是“沉着,勇敢,有辩別,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新文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