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一直在传宋太祖开国后留下了三条碑誓,其中一条是:保全柴氏子孙,柴氏纵有罪不得加型,当成大宋慈悲的证据。现在我们就来剥开赵大伪善的面纱。

事实上,称呼周世宗为柴荣就是赵宋的阴谋,要是世宗泉下有知,可能棺材板都压不住要起来掐死生前无比信任的赵大,再气死一回不可。

宋朝前的大周 流传千年的谣言(1)

陈桥兵变——赵匡胤上位

我们都知道,后周开国皇帝是郭威,世宗能够继承帝位是因为他是郭威的养子,而在郭威的血亲直系后代被后汉刘承佑全部杀了以后,郭荣就成为了郭威法理上的唯一继承人。但,这里他能继位的前提是他姓郭,是郭氏认可的郭家后裔。所以终世宗一朝,郭荣从来没有叫过柴荣 他待自己生理学上的父辈也是以元舅之礼,换句话说柴家不是皇族,只是因为郭威的皇后,郭荣的血缘上的姑姑姓柴,所以柴家人是外戚身份,不是后周皇族。即使善待柴氏为真,和善待后周也是两码子事。

其实,郭荣在血缘上是有其他兄弟的,如果柴家人是皇族身份,那么郭荣早死,在五代乱世可能就不会立自己的幼子继位从而给了赵大机会。他完全可以让自己成年的兄弟继位,至少保住权利不被外姓夺走。

宋朝前的大周 流传千年的谣言(2)

清明上河图

就因为在法律关系是他的姓柴的家人只能是外戚身份,而郭威的其他后人已经全部被杀,所以他死之后只能硬着头皮传位给自己儿子,法理上的皇族郭家的后人郭宗训。

宋朝前的大周 流传千年的谣言(3)

开封博物馆赵匡胤石像

我们继续来看看宋朝有没有真的善待郭荣(宋后改称柴荣)的直系后人。史载郭荣除了周恭帝宗训外,另有三子:曹王熙让、纪王熙谨、蕲王熙悔。 乾德二年十月,当时最多也不过就是六七岁年纪的柴熙谨不明原因地夭折。熙让和熙悔也在不久之后陆续“不知其所终”。有纪录记载当时赵匡胤本欲杀死这几个小孩,后来大将潘美不忍,把其中一个带回抚养,改名潘唯吉。周恭帝郭(柴)宗训后来被封为“郑王”,迁往房州居住。十三年后,年仅20岁的宗训蹊跷病死,没有后代。之后赵匡胤为其穿孝发哀,谥曰“恭皇帝”~(猫哭耗子)除了柴宗训外,柴荣的另外几个儿子都莫名其妙的死去或消失的无影无踪,正宗皇室郭荣之一脉彻底断了。一直到了嘉佑四年(公元1059),宋仁宗下令找来柴氏族谱(周到后族,非皇族。),从郭荣的生理学上的子侄中找一个辈份最长的人给予一定的待遇,由他及他的后人承担奉祀后周皇族之职。所谓善待的柴氏,其实既不是后周皇室,自然不会对赵宋江山造成一点威胁,还可以落得一个赵宋皇室仁慈的名声,真是一举多得。

宋朝前的大周 流传千年的谣言(4)

古都开封

历史从来都是相似的,几百年后的康熙年间,康熙嘴上说着朱明皇室找一个后人祭祀明廷,结果真的朱三太子隐姓埋名七老八十了还被千古一帝夷灭全家,然后雍正找了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姓朱的知府,宣布他就是朱明后裔,负责朱明皇陵。可谓和赵家善待柴家一个道理。

古来帝皇心术,不得不服。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啊。可是赵匡胤的这一心机,总之是得到了他想得到的结果。这不千年以后。还在流传赵氏仁慈。虽是篡位到善待前朝后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