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 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 文学家 、哲学家,有“ 诗豪 ”之称。

一、纳爽耳目变,玩奇筋骨轻。

出自唐·刘禹锡《秋江早发》。纳:吸收,吸取。玩:玩赏。呼吸清爽的空气,可以让人耳聪目明,玩赏奇特的景观可以让人筋骨轻松。

二、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

出自唐·刘禹锡《萋兮吟》。人的名望高了,就会成为人们诽谤指责的目标,那些花言巧语的中伤,就算是智者也难以提防。

刘禹锡最好的七首诗(刘禹锡笔下水平最高的十首诗)(1)

三、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出自唐·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此句诗是描写黄河的雄壮绵长与蜿蜒多沙。

四、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出自唐·刘禹锡《石头城》。这是一首吊古诗,感叹江山依旧,人事已非。作者感于人事的变换,有如风流云散一样迅疾,故作此诗加以咏叹。怀古幽思,隐然可见。

刘禹锡最好的七首诗(刘禹锡笔下水平最高的十首诗)(2)

五、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出自唐·刘禹锡《金陵怀古》。人事:人之所为。空:徒然。地形:指地势的险要。国家兴衰取决于人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依靠山川地势的险要。

六、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出自唐·刘禹锡《玄都观桃花》。玄都观里有千棵桃树,全都是刘郎离去以后才栽种的。景物已变,人事也非,斯情斯景,怎不令人为之慨叹不已呢。

刘禹锡最好的七首诗(刘禹锡笔下水平最高的十首诗)(3)

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自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船旁边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驶过,枯树前头一望无际的树木枝青叶绿,欣欣向荣。这两句诗,常用来比喻在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腐朽事物的存在不足为奇,丝毫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进步的、新生的事物是在没落腐朽的废墟旁,蓬勃发展起来的。

八、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出自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春天欣欣向荣的树林里,新叶催换了旧叶;江河奔腾的流水里,前面的波浪让给后面的波浪。用来比喻新陈代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必然规律。

刘禹锡最好的七首诗(刘禹锡笔下水平最高的十首诗)(4)

九、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出自唐·刘禹锡《视刀环歌》。诗句深切的感情有时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与我们常常所说的“言难达意”是同一个意思。

十、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出自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间屡经兴亡变化,河山仍然依旧。四海为家:四海归于一家,天下统一。这两句诗与罗贯中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意味十分相似。后人常用这两句诗来比喻青山依旧,人世浮沉,徒增不堪回首的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