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上提到的福建(鲜为人知的唐代中都)(1)

历史上,中华盛世,首推大唐。

关于唐朝都城,人们大多知道是长安,即现在的西安。但殊不知,唐代的都城不只有长安。

唐武德元年(六一八年),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定都长安。唐显庆二年(六五七年),唐高宗李治建都洛阳,且以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并列为国都,两京并重。唐光宅元年(六八四年),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以洛阳为首都,称其为“神都”,而长安反成为陪都。武周天授元年(亦称大周天授元年,六九〇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武周长寿元年(六九二年),武则天增设北都太原为陪都。唐神龙元年(七〇五年),唐中宗李显恢复长安和洛阳两京并重。唐开元十一年(七二三年),唐玄宗李隆基复以北都太原为陪都。唐开元二十一年(七三三年),唐玄宗李隆基以长安为京畿,洛阳为都畿,二者并称“京都”。唐至德二年(七五七年),唐肃宗李亨增设凤翔、成都两座陪都而形成五京制格局。唐肃宗李亨设立的五京是中京长安(今陕西西安)、东京洛阳(今河南洛阳)、北京太原(今山西太原)、西京凤翔(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南京成都(今四川成都)。唐宝应元年(七六二年),唐代宗李豫结束了五京制,以长安为国都,洛阳、太原为陪都。唐天祐元年(九〇四年),唐昭宗李晔迁国都至洛阳。

从上述众多国都和陪都的名称中,读者并未看到笔者在题目中提到的“唐代中都”。历史上,“唐代中都”是否存在?出现在哪个时期?其地理位置在哪儿?

“唐代中都”地理位置在唐代河东蒲州,即今天的山西永济。蒲州升为中都的时间始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九年(七二一年)正月,撤销时间在同年七月,维持了大约半年时间。

山西永济,古称蒲坂、蒲州。

“蒲坂”原指经过今蒲州老城的一条长约五公里的坡路。这条长坂起于普救寺东侧的峨眉岭,经寺坡径西直下黄河边的蒲津桥,东西两端高差约百余米,蒲州老城正位于坡中央的台地上,因此,先秦时期人们就把这座城邑称为“蒲坂”。古代“坂”通“反”,故“蒲坂”亦称“蒲反”。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二〇五年),建蒲反县,就用的是“蒲反”名;后改称“蒲城县”;至东汉建武元年(二五年)改“蒲城县”为“蒲坂县”,这是永济古称蒲坂的由来。

北周(又称后周,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明帝二年(五五八年),改称“蒲坂”为“蒲州”,这是永济古称蒲州的由来。

清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升蒲州为府,增置永济县,隶属蒲州府,“永济”县名由此始称。永济县名取自境内的古代水利工程“永济渠”。据记载,北周保定二年(五六二年)正月,州民曾在蒲州城东开凿河渠,导入河水以灌溉农田,并命名为“永济渠”,寓意为“永久之利”。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三月,山西省裁撤蒲州府,保留永济县,直属山西省辖。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五日,永济县解放。一九四七年九月,永济县与虞乡县合并为永虞县。一九四九年,恢复原永济县和虞乡县。一九五四年,虞乡县与解县合并为解虞县。一九六一年,原永济县与虞乡县再度合并成为新的永济县。一九九四年一月十二日,经国务院批准,永济撤县设市。如今,永济是山西省辖县级市,由运城市代管。

唐玄宗李隆基选择蒲州作为中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建都历史悠久。蒲州是中华民族发祥地的核心区域,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这里为“天下之中”。蒲州曾为五帝之一舜帝的都城,即“舜都”。南宋文学家罗泌所撰杂史《路史》中记述:“柱所都蒲坂”,认为上古传说中的农神后稷即烈山氏之子“柱”曾建都于此。先秦史专家丁山先生考证:“能植百谷百蔬的‘柱’就是‘后土’的省称”。

唐朝历史上提到的福建(鲜为人知的唐代中都)(2)

永济(古蒲州)与西安(古长安)、洛阳两地的位置关系图

二是地理位置优越。蒲州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处于长安与洛阳的中间地带。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原本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起来。唐王朝的都城在关中地区,对于粮食的消耗是巨大的,这就需要从外地调运粮食到京都地区,尤其是在灾荒年份。蒲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唐朝建立之初就已经显现出来。在唐高宗时期,关中地区发生饥荒,不得已要从江淮地区运输粮食,而蒲州则是必经之地,其无疑有利地保障了长安的粮食安全,从而更高效地保障了关中地区的稳定。

唐朝历史上提到的福建(鲜为人知的唐代中都)(3)

永济(古蒲州)位于运城(晋西南)的西南部

三是军事战略要地。唐代的龙兴之地是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而唐代有相当一部分军队来自河东地区(山西省西南部)。山西省西南部,简称晋西南,即现在的山西运城地区,古称河东。《旧唐书》在记载河东地区重要性时称:“劲锐强兵,尽出于是”。唐开元四年(七一六年),北部突厥反叛,唐朝出兵镇压,战争持续到唐开元九年(七二一年)四月。蒲州位于河东地区的西南部,军事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作为关中地区的军事屏障,起着拱卫京都安全的作用。

据史书记载,那时的唐代中都蒲州城,街道上是车马喧嚣,学府中是书声朗朗,楼榭歌场丝竹缭绕,其繁华程度不亚于当时的都城长安和洛阳。

可是从唐朝中都设立到撤销,反对之声络绎不绝、未曾停歇,特别是在中都设立后面临着扩充官员、修缮宫殿等问题时,反对浪潮更是此起彼伏。这反映出当时对于设置中都这一举措,朝廷意见分歧极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唐玄宗李隆基面临着中都设立和撤销的巨大压力,成为废除中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唐玄宗李隆基继位之初,面临的财政困难压力较大,不仅在于长期持续混乱造成国力不支、财政入不敷出,还在于当时灾荒频繁发生,百姓困顿。如果唐玄宗执意继续营建中都,很有可能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极有可能使唐王朝进一步衰弱甚至灭亡。这成为废除中都的另一更重要的因素。

唐玄宗设立中都主要是出于现实利益考虑而进行的一次尝试,但终因当时国力不支、灾荒频发、百姓困顿等因素,仅仅半年时间就夭折了。

虽然唐代中都蒲州不及长安和洛阳那般名满天下,很少被人提及,但是基于永济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为后人留下不少文物古迹和灿烂文化。

永济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五老峰景区,其分为东线和西线。

东线景区主要是五老峰,又称五老山。《周易》成书之前,五老峰是河洛文化早期传播圣地。唐宋以来,道教兴盛,五老山中,观庵簇拥,寺院林立,仙人飞升,朝客云集,香火缭绕。五老峰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之称,被誉为中国北方道教文化名山。

西线景区包括鹳雀楼、普救寺及普救寺塔、蒲津渡遗址及唐开元大铁牛、蒲州古城城墙和鼓楼。其中,千年古刹普救寺是中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动人爱情故事发生地。

除了五老峰景区,永济尚有其它一些景区,如位于中条山北麓的“中条第一禅林”万固寺、避暑胜地王官峪等。

在永济的众多旅游景点中,当属鹳雀楼最为著名。

唐朝历史上提到的福建(鲜为人知的唐代中都)(4)

鹳雀楼

唐朝历史上提到的福建(鲜为人知的唐代中都)(5)

鹳雀楼

鹳雀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扬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及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不朽,鹳雀楼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千古。在四大名楼中,滕王阁、黄鹤楼和岳阳楼均地处中国南方,唯独鹳雀楼位居中国北方的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东岸,并有“天下黄河第一楼”之誉。

唐朝历史上提到的福建(鲜为人知的唐代中都)(6)

鹳雀楼位于永济西部黄河东岸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地级)永济市(县级)蒲州镇,地处永济西部黄河东岸。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五五七年至五八一年),具体年份不详。北周时期,大将军宇文护为了镇守蒲州,在蒲州西面的黄河东岸建造了一座戍楼,作军事瞭望之用,这便是后世所称的鹳雀楼。

初时因楼视野开阔,登上楼顶则有凌空而小天下之感,故名“云栖楼”。又因黄河流域有一种嘴尖腿长、毛色灰白、酷似鹳雀的鸟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因此后称“鹳雀楼”。

登上鹳雀楼,可以远眺中条山、近瞰黄河水。由于鹳雀楼楼体壮观,气势雄伟,结构奇巧,加之地理位置优越和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常有文人雅士登楼赏景、赋诗感怀,并且留下许多不朽篇章。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其中又以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流传千古的《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中唐时期诗人李益的七言律诗《同崔邠登鹳雀楼》写道:“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春亦自伤。”整个诗篇,简言概之:登高望远,怀古幽情,抚今追昔,倦游思归。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登临鹳雀楼,望风烟之色,叹历史兴衰,叹世事沧桑,抒思乡愁怀,抒悲伤情感。

中唐时期儒学家和诗人畅当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曰:“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此诗运用对偶,给人匀称之美。前二句写登楼俯瞰,以寄胸怀;后二句写登高望远,以抒激情。前后二句,一气相贯。诗人站在鹳雀楼上,居高临下,目光远大,通过勾勒与描绘壮阔河山的气势,抒发诗人清高俊逸的情怀和壮志凌云的激情。

畅当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是情景交融的好诗,不失为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一首名诗和上乘之作。只可惜这首诗多是诗人自身情怀的真实流露,较之其前盛唐时期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略逊一筹。

唐朝历史上提到的福建(鲜为人知的唐代中都)(7)

启功先生所书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盛唐时期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是其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的前两句写景。其绝妙之处在于,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概括地把山水收入十字之中,又高度形象地描绘出宽广辽阔的画面,真正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之内、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的后两句写意。平铺直叙的诗句,或是在写登楼过程中的感受,但更是在写诗人一种永无止境的探求精神,含意深远,耐人寻味。“千里”和“一层”虽为实数,在此却已虚化,虚化成诗人想去探知的更广大空间,而“欲穷”和“更上”中,又包含着多少希望和憧憬。

整首诗篇,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意,且写景与写意之间承接得又十分自然和紧密,从而把诗意巧妙地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加广阔的视野。

古有“诗忌说理”之言。而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融合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是在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理却自在其中。此诗在平常的写景之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并给人们以奋发向上的激励,较之单纯抒发个人情怀显得更加志向高远。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是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人生哲理的典范。

王之涣五言绝句《登鹳雀楼》诗的篇幅虽短,却以千钧巨椽描绘了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更以意境深远的诗句表达积极探索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是伟大的艺术创作,具有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由唐至今,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那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绝唱,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积极进取、昂扬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