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 姜宁 通讯员 郑翔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工程的推进,各地文化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众多古老文化遗产焕发青春,各项目传承人也成为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受益者与见证人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近年来,伴随传统文化的复兴,“师徒授业”作为一种奢侈但高效的文化传承方式,也慢慢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近日,由高密市宣传部、文广新局和艺术剧院主办的,山东茂腔名家孙秀芝收徒暨青年茂腔演员张资昱拜师仪式,在高密市艺术剧院成功举办从师生升级为师徒,既是对传统教育文化的发扬,更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坚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高密茂腔张其荣唱段?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高密茂腔张其荣唱段(茂腔名家孙秀芝)

高密茂腔张其荣唱段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 姜宁 通讯员 郑翔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工程的推进,各地文化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众多古老文化遗产焕发青春,各项目传承人也成为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受益者与见证人。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近年来,伴随传统文化的复兴,“师徒授业”作为一种奢侈但高效的文化传承方式,也慢慢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近日,由高密市宣传部、文广新局和艺术剧院主办的,山东茂腔名家孙秀芝收徒暨青年茂腔演员张资昱拜师仪式,在高密市艺术剧院成功举办。从师生升级为师徒,既是对传统教育文化的发扬,更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坚守。

程门立雪,喜贺梨园新秀遇良师

春泥护花,乐见参天云树催新芽

师徒传承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关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各地的茂腔剧团也都组织过正式的拜师仪式,在师徒自愿的基础上,青年演员拜老演员为师,老艺人课徒授业传授戏曲技能,这有力地推动了茂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后来,由于社会环境变迁,师徒关系更多地被师生关系所取代。相较而言,师生关系较为松散,部分老艺人也受到“密不外传”传统观念影响,使得老一辈的艺术积累无法得到全面的继承,最终导致技艺流失和人才断档,这给后来茂腔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遗憾。

此次,青年茂腔演员张资昱主动提出拜著名演员孙秀芝为师,既是对传统师徒关系的肯定和实践,也为茂腔乃至其他戏曲剧种的传承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尊师重道、艺德双修,师徒之礼也是为了更好地激励青年演员向茂腔前辈学习,锐意进取,博采众长,精益求精,为茂腔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孙秀芝是当红茂腔名家,在她眼里,张资昱是一名尊敬师长,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好学生,两人师生情缘由来已久:“她热爱茂腔尤爱小生行当,虽然自身条件不是很优越,但她从不放弃,一直在努力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她提出拜师时我非常高兴。因为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这么年轻的青年演员,积极主动想拜师学习一个地方剧种,的确很难得。这说明了茂腔的魅力,也说明资昱对茂腔这一传统文化的认识很深刻。”

张资昱从14岁开始学习茂腔,提到与孙老师的相处点滴她如数家珍:“从2008年参加高密茂腔电视大奖赛时,我就住在孙老师家学戏。到潍坊艺校学习的时候,孙老师也经常去上课。等来到单位工作后,我也是一直跟着孙老师学戏,孙老师对我要求也格外的严格。”

近年来,茂腔界不时传出新人拜师求艺的佳话:2009年,茂腔表演艺术家王淑娴举行收徒仪式,胶南青年歌唱演员安丰霞拜王淑娴为师;2014年,茂腔表演艺术家张梅香收胶南青年演员刘玲为徒;直至近日茂腔名家孙秀芝收徒张资昱。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拜师学艺,勇于担起“非遗”传承重担,这是茂腔乃至整个戏曲界的一种可喜的现象。

肘鼓小戏,演绎家长里短娘们事

胶东之花,歌颂家国天下齐鲁声

茂腔是山东的独有剧种,主要流行于青岛、潍坊、日照等地。从目前能追溯到的“老满洲”第一代茂腔艺人算起,大约有两百年的历史。称谓也几经演变,从“肘鼓子”“噢嚎唵”到“冒肘鼓”,再到建国后正式定名为“茂腔”,以时有尾音翻高八度的演唱为主要特色,俗称“打冒”。茂腔剧目众多,独有看家戏包括“四大京”“八大记”,其中尤以《罗衫记》最为出名。

《罗衫记》一剧,各方剧种均有演绎,所用本子也多有不同。除了茂腔,昆曲、京剧、潮剧、梆子、柳腔、四平调等均有所发挥。一件“罗衫”,可以串联起多个剧种。相较于京昆梆侧重艺术悲剧思想性的演绎,乐用快意恩仇来冲淡草根悲苦的茂腔等地方戏,似乎更加深入人心。一面看的是思想高深度。这样,地方戏非好即坏的价值体系就显得过于肤浅。一面看的是心灵寄托。而“正剧”偏要打破人的幻想,就不给你纯粹的世界去超脱苦难。心境不同,所需各异;唱腔做派,众口难调。孰高孰低,当真难说。想听京昆的《白罗衫》,也爱看柳茂腔的《罗衫记》。

然而,更多时候往往是“有钱难买衣罗衫”,在戏曲整体式微的当下,以往的雅俗之辩也逐渐转变为了传统与现代之争。由于原因种种,看一出完整地道的戏曲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确实是遗憾难“买”衣罗衫了。好在,近几年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借助“高雅艺术进校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文化工程,戏曲文化迎来了振兴发展的第二春。

作为地方戏曲,茂腔也重新焕发了活力。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一直在路上,继续沿用着本土的风格,演的依旧是“娘们儿”的事,唱的还是生生不息的胶东劳动人民。唱腔简单、古拙、质朴,没有高谈阔论,却始终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社会教化作用。同时,在提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在,茂腔等地方戏曲更是一扇展示民间文化的窗口,一颗保存地域特色的活化石。在一定程度上,可算得上是戏曲界的《红楼梦》,以百科全书似的视角,记录展现着胶东一域各行人民的“唱念做打”等各种生活情态。我们现代人也能从中体味到先辈艰难创业的一份寒凉,更能进一步激发出当代青年守业创新的决心和使命感。

茂腔《罗衫记》经过上世纪五十年代戏改之后,确定沿用下目前的演出版本,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茂腔大师曾金凤的得意之作,也是当红茂腔名家孙秀芝的拿手好戏。此次拜师,是一次茂腔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最好见证。提到拜师的初衷,张资昱如是说道:“孙秀芝老师的艺术和艺德大家有目共睹,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从学艺开始一路走来都离不开孙老师对我的帮助,早就有了师徒之实。而我提出要正式拜师,就是为了通过‘师徒之名’来鞭策提醒我,作为一名青年茂腔演员的义务和责任。我愿意与孙老师一起将茂腔艺术传承下去,绝对不会辜负孙老师与观众对我的期望。”

古韵新声,传唱家事国事天下事

名师高徒,共谱茂腔青春新乐章

茂腔,在二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几经起伏却始终在坚守、一直在创新。即便拿出老旧的胶木唱片,听一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唱腔,也不难发现茂腔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但不管怎么变,歌唱演绎的始终都是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小中见大,先“修身齐家”,再“治国平天下”。从传统的“四大京”“八大记”到现代戏《金嫂子》《盼儿记》《徐福东渡》《秧歌乡的故事》,从“娘们儿”家常事到家国无事小,歌颂的是生活中的真善美,在“锅碗瓢盆”的碰撞中自有褒贬和示范意义。

戏曲作为传统文艺中的一朵奇葩,通过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把一代又一代戏曲前辈们摸索总结出来的艺术经验传承下去,颇有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历史责任感,也就是经曲艺先辈们“本土化”后常说的“为祖师爷传道”的时代使命感。戏曲界的拜师既是一种师承关系成立的宣示,也是师徒间形成艺术传承契约的见证仪式。在传统观念中,师徒关系丝毫不亚于父母子女间的感情。如今虽然新事新办,但这份传承茂腔的决心与用心是显而易见的。

谈到拜师,张资昱也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我觉得,茂腔是一个比较完备的剧种。作为青年茂腔演员,首先要自信,为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感到自豪。当然看到戏曲艺术的整体现状,我也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我深知,不管要怎么发展,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努力将这门艺术全面继承下来。所以,我现在就想多学多练,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茂腔的魅力展现给更多的观众,通过合格的艺术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茂腔、喜爱茂腔。”

“我从13岁从事茂腔工作,见证过茂腔给观众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作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传项目,茂腔要长远发展,需要培养青年演员接过传承重任。”言语间难掩喜收高足的喜悦和“首开山门”的责任感,孙秀芝坦言,“我作为老师,愿意把自己多年的从艺心得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现在政府对“非遗”支持力度很大,我们师徒会不负众望,携手共进,为茂腔的传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