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关注】萌状元头条号,收获更多精彩分享。

本文共1002字,阅读全文约3分钟

我们如何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追完以家人之名)(1)

近期,《以家人之名》的热播让“原生家庭”的话题再一次进入大众视线。相爱相杀的画面,可能在很多的家庭都存在着,有些人也许幸运,有些人也许还在突围,有些人也许终其一生都难逃桎梏。

本次小萌为大家推荐了5本关于如何避免、解决以及与原生家庭和解的书籍。推荐以下书籍的根本意义在于,我们要完成一个“阻断”。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但当我们检视和察觉了自己的“毒素”之后,我们就要果断驱除“毒素”,拿出勇气“阻断毒源”,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孩子。

我们如何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追完以家人之名)(2)

杀死一只知更鸟

哈珀·李 / 著

译林出版社 2017年2月

>>>>

推荐理由

孩子遇到的问题中,哪些是年龄造成的、应该如何让他们成长、哪些又是成长中的关键?父母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在复杂的社会中,哪些方面应该顺应,哪些方面应该坚持,哪怕要为此付出代价?阿迪克斯这位平凡却睿智的父亲为众多迷茫的父母提供了一本教育说明书。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一个孩子问你问题的时候,你要正儿八经的回答,不要东拉西扯,顾左右而言他。虽说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但他们会比成人更敏锐地察觉到你在回避问题,回避只会让他们糊里糊涂。”

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塑造了人类家庭教育的典范,并提供了极具可操作性的实例与示范。

>>>>

作者简介

● 哈珀·李(Nelle Harper Lee)

1961年普利策奖获得者

2007年美国自由勋章获得者

>>>>

读者评论

● “整本书在教我们这些社会人如何回归对待事物本身应该明辨是非,不能从众而应该遵从良心,不能因为传统和闲言碎语产生偏见,明白人与人之间温暖的琐事也是值得赞扬的。”

● “多希望我十岁的时候读了这本书。”

● “希望我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父亲,在维护社会正义的大事上做不到,在对待孩子上希望能做到。”

我们如何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追完以家人之名)(3)

娇惯的心灵

格雷格·卢金诺夫 /乔纳森·海特 /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年7月

>>>>

推荐理由

从出生起,孩子的每一天都受到父母的严格安排和设计。放学后,不再能自由玩耍,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唯一的目的是超过同龄人。慢慢地,即使父母们迫切想和孩子交流,孩子们也只愿在互联网世界寻找共鸣。

进入2020年,全世界青少年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比例大幅增加。心理焦虑,已经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首要心理问题。

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有些善意的保护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孩子成为“脆弱的一代”。这不能简单归咎于父母和教育管理者,更不能归咎于“娇惯”的孩子。本书是一部“社会科学的侦探小说”,巧妙地回答了“钢铁”是怎么没能炼成的问题。

>>>>

作者简介

● 格雷格·卢金诺夫

美国个人教育权利基金会(FIRE)主席,兼任首席执行官。

● 乔纳森·海特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TED大会演讲人。

>>>>

读者评论

● “如果说反脆弱这本书是需要思考转化才能迁移到孩子的教育中,这本应该就是直击内心的一记耳光。作为早教老师,我也建议你读一读。”

● “非常及时的对于新一代心理变化的分析。”

● “颇受启发。”

我们如何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追完以家人之名)(4)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吴晓乐 / 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年11月

>>>>

推荐理由

这世间最大的伤害,打的旗号叫“为你好”。

有人坚信女儿患有多动症,直到她真的患上多动症;有人偷偷希冀着,父亲对她说一句:好女儿,你也辛苦了;有人深藏秘密,却只能躲进柜子;有人做了母亲,却习惯在深夜躲进厕所痛哭;有人在和母亲第一百次的和解失败时,她决定宽恕自己……

本书的9个故事,没有一个是是普罗大众乐见的教育神话,没有一篇看了会感到喜悦。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带有伤痕,在修饰和美化伤痕之前,我们不妨先想想把孩子带到这世界上的初衷。

无数读者在读这本书时看到了自己。

>>>>

作者简介

● 吴晓乐

曾任家庭教师

>>>>

读者评论

● “没有人能活得轻轻松松,但这真是我们想要的吗?”

● “自从有了小肉团团,我一直很努力地在告诉自己,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父母。这本书可看,一切皆是警惕和告诫。”

● “这部作品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在家长与孩子之间,叙述者作为家教,是合法且充分的“第三者”,她能看到孩子的苦,也能看到家长的难。”

我们如何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追完以家人之名)(5)

投资大师罗杰斯给宝贝女儿的12封信

吉姆·罗杰斯 /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年1月

>>>>

推荐理由

对许多父母而言,最富足的投资就是投资孩子的未来。父母希望为孩子建立的不只是金山银山,而且是一条孩子自己有能力挖掘探索的宝山之路!

作为国际投资界的传奇人物,罗杰斯在本书中集自己一生学来的投资经验和人生哲学,融合浓浓的父爱,倾情传授给两个小女儿,教她们在面对未来多变的世界时,应该持有的人生哲学和投资态度。

成功没有偶然,唯有持续让自己跟上世界的变化,才能保持见机行事,准确出击,达成目标。该书不仅对既做父母又做股票的人有用,对尚未做父母也不做股票的年轻人也很有用。

>>>>

作者简介

● 吉姆·罗杰斯

国际著名投资大师

3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

>>>>

读者评论

● “满满一本的人生道理,却不深奥。非常好!”

● “这种人生经验与阅历的分享,重要的不是有多精髓,而是字字肺腑。”

● “全书只有平实的话语,却无处不透着深深的父爱!一个懂爱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真情的书,我将来也会念给我的孩子。”

我们如何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追完以家人之名)(6)

热锅上的家庭

奥古斯都·纳皮尔 / 卡尔·惠特克 / 著

后浪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5月

>>>>

推荐理由

以往,我们把心理问题归咎于个人、创伤和原生家庭,试图站在个人的角度突破创伤性经历和童年问题。可这本书告诉我们:家庭就像一个小宇宙,自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当心理问题、家庭问题出现时,人不必也不应孤军奋战,要和家人一起解决问题。

从离家出走闹自杀的女儿,到貌合神离的夫妻,再到父母双方的原生家庭……本书讲述了布莱斯一家是如何在治疗师的引导下找对方向,化解家庭危机的。也向我们解释了家庭中存在已久的制衡力量、三角关系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等诸多问题。

如果你备受孩子和自身问题的困扰,这本书将为你提供一个全新、有价值的参考。

>>>>

作者简介

● 奥古斯都·纳皮尔

北卡罗来纳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 卡尔·惠特克

雪城大学医学博士

>>>>

读者评论

● “这本书我读了很久,里面有很多话让我心有戚戚或者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一本优秀的家庭读物。”

● “这本书引入家庭治疗这个概念,如果个体的问题出自家庭,需要家庭各个成员的配合,忽视共生环境的影响,个体无法独善其身。”

● “作为身处家庭之中的人,觉得本书中肯、大胆。”

—— END ——

责任编辑|小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