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逛展吧 我们一起去废墟(1)

周末逛展吧 我们一起去废墟(2)

地点:泰康空间

地址: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红 1 号 B2

参与方式:活动人数为 30 人,微信后台回复姓名、电话,先到先得。

周末逛展吧 我们一起去废墟(3)

2014 年夏天,潘丽在一处废墟匿名做了一件涂鸦。她将裸露的破败砖视作书脊,根据砖的形状涂上不同的颜色,并写上各式各样的书名。她将这幅作品取名为“墙中书”。她说,“我在寻找一种节奏,书名(语言)和这个废墟(特定空间)之间的节奏。”

潘丽、任瀚和陈卫都是当代优秀的创作人,他们通过文字、造型艺术等形式,表达对于世界的思考。语言、图像、声音分别能做什么?媒介的边界究竟在哪儿?艺术与城市应该如何共生?

将“墙中书”作为楔子,他们将会探讨废墟与人以及城市之间的关系。同作为在城市中寻找和创作艺术的人,他们会产生怎样的共鸣?

潘丽 Anita Pan

2010 年荷兰莱顿大学硕士毕业。自由创作者,包括写作、人声即兴、装置、摄影、录像、拼贴、表演等。主要研究跨媒体(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关系),(跨)文化等。

视觉作品集锦:

周末逛展吧 我们一起去废墟(4)

墙中书 Bookcase in the Wall

材料:丙烯颜料、笔刷尺寸可变

2014 年夏天我在一处废墟匿名做了这件涂鸦/装置。那处废墟现在变成了建造中的工地,涂鸦已不在了。

裸露的破败墙砖像是最好的书脊,在这样的空间(书房)该有对应的“藏书”吧——这是我的初始想法。这些书有些是挪用真实存在的书的名字,有些则是从我自己的诗句中摘取,也有少数是在现场即兴编造出来。

我在寻找一种节奏,书名(语言)和这个废墟(特定空间)之间的节奏。

周末逛展吧 我们一起去废墟(5)

钟 Horologe

材料:钢钉、透明细鱼线、废弃电源板(废墟拾得)、蓝色碎镜片(废墟拾得)

尺寸可变

墙皮剥落留下的印记,使人想到古时的日晷:它不以均匀的刻度分配时间,而只是显示出时间在平面上的投影。

这份时间的地图,随着时间自身的增长、因受外力而扩张版图。在我试图用钉子记录下这版图时,也成为了施力者,并偶尔无意间再度改变了它的疆界。

周末逛展吧 我们一起去废墟(6)

出生礼 Birth Ceremony

材料:白色胚布、茶色镜面玻璃一块(废墟拾得)、蜡烛一支、钢钉、砖块(废墟拾得)尺寸可变

在葬礼上是唢呐被吹响;在出生礼上,是火和风。

即将被推土机推掉的这栋楼,它的所有入口和出口还在(门和窗),但已经没有了内外的界限(门和窗)。风可以毫无阻碍地穿过它。

周末逛展吧 我们一起去废墟(7)

编辑 | 谭 艳

单读出品,转载请至后台询问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单读 12 ·创造力之死 》

本期《单读》从文学写作、历史叙事、生活方式,从个人到社会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回应了这个话题,作者以各自的方式,反思,批判,创作,抵御着同质化的侵蚀。

周末逛展吧 我们一起去废墟(8)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原文链接

快快成为最先拥有单读 12 的读者

找回你的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