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史上,有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在中国现代诗史上独树一帜,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终生追求浪漫主义诗风,用他的一生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主义,致使自己身败名裂,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徐志摩人生故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徐志摩人生故事(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徐志摩人生故事

在近代史上,有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在中国现代诗史上独树一帜,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终生追求浪漫主义诗风,用他的一生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主义,致使自己身败名裂

在短短的34年生命里,在留下无数脍炙人心的诗句,同时也给自己的感情生活制造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断送了他的一生。

与张幼仪的婚姻

1915年,徐家是江南富商,出于经济政治利益考虑,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定下了二人的婚约。15岁的张幼仪嫁给了徐志摩。

但是,徐志摩对张幼仪并没有什么感情,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婚后更是没有正眼看过张幼仪,结婚不久徐志摩便去留洋学习

1920年徐志摩迫于压力把张幼仪接到沙士顿,这期间张幼仪怀孕了。此时的徐志摩遇到了年近16岁的林徽因,丝毫不理会怀孕的张幼仪,对林徽因展开疯狂追求,为了表现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还劝张幼仪把胎儿打掉,张幼仪说:“可是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徐志摩却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那时候打胎是很危险的,张幼仪不答应,徐志摩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产期临近,张幼仪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才被接到柏林,生下了孩子。最后在柏林逼着张幼仪签下了离婚协议。

在徐志摩看来,他们不应该继续着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生活。长痛不如短痛,离婚,是结束痛苦,追求幸福的开始,

追求林徽因

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不久在英国伦敦认识了林长民,在林长民家中,30岁的徐志摩无意间看到一个,清秀玲珑,双眸明亮的林徽因,妙龄含春的音容样貌,令徐志摩为之倾倒无法自拔,叹为仙子,再加上林徽因才华出众,徐志摩完全被她彻底迷倒

之后对林徽因展开猛烈的爱情攻势,徐志摩为林徽因写了大量的情诗,情窦未开的林徽因,惊慌不已,就把这个告诉了父亲林长民。

顾及到情面,林不好当面质问徐志摩,就给徐志摩写了一封信:

志摩足下:长函敬悉,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毫)mockery(嘲笑),想足下(误)解耳。星期日(十二月三日)午饭,盼君来谈,并约博生夫妇。友谊长葆,此意幸亮察。敬颂文安。

之后林觉民带着林徽因回到了中国,这段感情纠葛就不了了之,回国后林徽因便遇到了梁思成,双方情投意合,组建了家庭

他与陆小曼的婚姻

1922年,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经常与朋友王赓相聚,时任警察厅的王赓专注于工作和政治前途,无暇顾及陆小曼,陆小曼想去玩时,他就说:“我没空,叫志摩陪你玩吧。”王赓根本就没想到在这样情况下会产生婚姻危机。就这样,徐志摩与陆小曼在王赓首肯的大好形势下一起玩耍。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他们感情越陷越深。

之后,陆小曼和王赓之间发生争吵。陆小曼在众人面前,受到王赓的辱骂,陆小曼离家出走。最后于1925年与王赓离婚,

不久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海公园举行了震惊当时的婚礼,邀请老师梁启超做证婚人,本想老师多说吉日良言,不曾想梁启超当众训斥,骂的狗血淋头

徐志摩、陆小曼此后婚姻不顺,短短5年后就阴阳两隔,很多人认为:全因婚礼上梁启超的诅咒式“证婚”而起。

对于徐志摩,张幼仪是他耗尽一生也还不了的债,林徽因是他穷尽一生无法得到的爱,陆小曼是他粉身碎骨,不惜一切娶回来的女人,凄美狗血剧情都发生在徐志摩身上。

也许徐志摩之所以能写出脍炙人口的诗,也是因为这些离奇的感情遭遇吧!

针对,徐志摩,你有什么要说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