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大结局 我的咏叹调评电影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1)

日本,2021

喵莱坞的庞波小姐作为电影制片人,让她的助手吉恩剪辑b级片的预告。虽然只有短短的15秒,但十分考验功夫。吉恩通过了考验,剪出了精彩了预告片。

同时,庞波也说出了选择吉恩做助手的原因,因为他有一双陷入绝望的不幸福的眼睛,眼中透露出创作的欲望和想象的深度。如果人生太幸福,就不会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思考。而不幸正是创作的动力,难以融入社会,恰恰能够想象和创造出一个非凡的艺术世界。

和庞波小姐一样,我也不喜欢太长的电影。90分钟的电影就像沙漠里的绿洲般难能可贵。如果让观众盯着银屏2、3个小时,简直就是虐待观众。所以,导演要学会用最简洁的方法表达自我。

电影是创造梦想的载体,也是塑造演员的平台。将一个普通的充满自我否定的人,变成一个认识自我重拾自尊的明星,电影就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庞波为打工女孩娜塔莉精心写了《大师》这个剧本。

吉恩是一个无法融入社会充满绝望的制片助理,他一直在默默学习如何拍电影。娜塔莉是一个怀有电影梦的打工女孩。在艰辛的工作中,从不放弃成为演员的梦想。其实他们的眼中都有光,只不过不是那种自以为幸福的满足之光,而是如暗夜星空般对梦想执着的渴求之光。

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导演,一个是菜鸟女主角,两个新手就开始搭档拍戏了。当然,一开始不自信是正常的,一个怀疑自己没有才华,一个猜想自己没有魅力。当菜鸟导演坐到监视器前,老戏骨和新人却没有令他失望,拍摄渐入佳境。从表演方法,到摄影角度,再到场景设置,加演的桥段也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吉恩开始大展拳脚,逐渐显露出导演的才华。而娜塔莉也出色的扮演了莉莉。这部出道新手拍的戏有了冲击奖项的可能。

吉恩在拍戏时偶遇了高中同学阿伦,他虽然是高级白领,但却无法燃起对工作的热爱,虽然事事顺利,但缺乏梦想带来的进取精神。

拍摄虽然结束了,但那只是一大堆视听素材,关键的步骤才刚刚开始,精妙的剪辑能够为一部电影注入魔力和灵魂。剪辑者是电影第一个观众,拍摄要主观,剪辑要客观,更加考验一个导演的才华。独辟蹊径的剪辑几乎可以重构整部电影,令原本平淡无奇的内容瞬间变得神奇深刻起来。

遇到困难的时候,吉恩遇见了名导演彼得森先生。明白了,作为一名导演,他不仅是剧本的执行者,场景的调度者,拍摄的统筹者,剪辑的策划者,更是电影的灵魂和统帅,决定一部电影最终要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一部电影的制作是技术层面,而一部电影的表达则是心灵层面。电影其实就是导演在找寻自我,形成自己对世界独辟蹊径的理解,然后表达的载体。从进入电影行业,到成为制片助理,再到成为导演,在梦想成真的过程中,也是那个模糊而朦胧的自我渐渐变得清晰鲜明的过程。找到“我的咏叹调”,用电影在这个世界中留下自己鲜明的烙印,大概就是一个成功导演的座右铭吧。

吉恩就是这样代入自己,通过电影发出寻找自我表达自我的追问,而这也契合了这部描写音乐家电影的主题。由此他觉得素材并不完美,还缺少了情感核心的部分。

为了补齐缺憾,吉恩和高中同学阿伦拼命努力,筹集资金继续拍摄。而将银行和电影公司以及普罗大众结合到一起的,不就是梦想的魅力吗?

许多电影讲述的都是得到,只有这部电影讲述放弃。通过剪辑,吉恩意识到,音乐和电影一样,艺术和生活,只能二者择一。纯粹的艺术容不下生活的琐碎,好的电影也无需多余的材料。为了在短暂的时间内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只有大胆放弃。为了艺术能够真正地纯粹地表达自我,必须返璞归真,删繁就简,这样,电影才空灵且真挚,变得一击入魂,过目难忘。

此片获第49届动画安妮奖最佳长片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