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1)

星期日 2021年8月29日

刷屏的“饭圈”二字,终于出现在了艺术圈,这是本周的一大亮点。第二大亮点自然还是那些有故事的展览。《艺术栗子》挑选了两个近期爆出的考古发现,即便不是这专业的人看起来也会很有趣。北京宋庄新建了一个“网红”艺术公园,那些美图都在这期的播报中~

▪ 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

▪ 北京宋庄打造新艺术公园

▪ 以图像呈现关良艺术风格小史

▪ 女性主义艺术家朱迪回顾展

▪ 山中8年,闫博个展“我在”

▪ 谢其个展“夏天过去了好几年”

▪ 陈侗“纸包不住,火什么”

▪ 国际级美食摄影赛事启幕

▪ 北大创建当代文献服务机构

▪ “生生之介”探讨后疫情时代美学

▪ 成都发现先秦聚落遗址

▪ 山西大同发现贾宝墓葬

今日睡前阅读12条,预计需要8分钟。

01

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

8月25日,中国美协在京召开了美术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座谈会,就加强文艺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2)

针对娱乐圈出现的一系列引起社会和舆论强烈关注和严肃谴责的违法、失德事件,美协副主席闫平宣读了《“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致广大文艺工作者倡议书》,向各行业的美术工作者发出四点倡议:严于自律,常怀敬畏之心;勤于学习,提高认知水平;悉心创作,坚守艺术理想;秉持初心,践行德艺兼修。与会的各位嘉宾均在倡议书上签了名。

02

北京宋庄打造新艺术公园

北京知名画家村——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近日在村口新添了一处占地上万平方米的开放式艺术公园。灰砖、不锈钢雕塑、铁锈板的组合,让公园充满“艺术范儿”,园内还为艺术家展示作品预留了大量空间。这个名为“北京宋庄城市客厅微景观设计”的项目,由Crossboundaries建筑设计,重新定义了艺术区的公共艺术空间。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3)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4)

© 白羽

本项目是宋庄艺术商业示范街的入口,也是艺术创意小镇南区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与小堡文化广场、印象街项目构成整体景观系统。数据显示,宋庄镇总面积约115平方公里,47个村庄中27个村庄有艺术家居住,整个宋庄艺术区目前聚集了7000名左右的艺术家,其中登记为常驻的有4200名。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5)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6)

© 白羽

宋庄镇政府希望提供一个具有多功能和包容性的公共设施,将毗邻小堡文化广场停车场的街道景观改造成一个热闹,且符合民生诉求的户外社区公园。

03

以图像呈现关良艺术风格小史

8月27日,“游艺东西:关良的风格史研究”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策展人。展览通过 “图像证史”的研究方法,深入以关良为核心的个案研究,以关良及其友人的作品、文章、历史文献、照片等资料,串联整个展览的大事记。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7)

上海美专部分教师在南京旅行写生时拍摄

左起:李超士、张辰伯、王济远、汪亚尘、关良、刘海粟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8)

1980年关良在创作《太白醉酒》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9)

关良《游龙戏凤》

纸本水墨设色 32cm×30cm

广东美术馆藏

关良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家。20世纪初期,大批留日、留法画家归国是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的滥觞。在此环境中的关良,用其西画学习的背景成为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传播最早的播撒者之一。与此同时,在中国画的变革大潮中,他融西学而内化,在水墨画中探索出一条简拙至美的戏曲水墨画之路。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10)

关良《钟馗》

布面油画 56x71cm 1960年代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11)

关良《上海苏州河》

28cm×36cm 布面油彩 1964年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改良思潮下的“洋画家”(1900-1949)、时代塑造的“国画家”(1950-1976)、回归自我的“游戏笔墨”(1977-1986),以此形成关良的图像历史脉络同时,以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文化脉络(1900-1986)为辅助线索,呈现与关良艺术创作思想相关的文化事件,以期呈现出关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的历史形象、个人形象和作品形象。

04

女性主义艺术家朱迪回顾展

8月28日,80多岁的先锋女性主义艺术家朱迪·芝加哥在美国旧金山笛洋美术馆举行回顾展。展览以时间顺序追溯其创作历程,在其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除了赞美女性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的代表作《晚宴》之外,还将展现艺术家被这件经典作品所“遮蔽”的更多面,例如她对于色彩的关注以及对于不同材料的运用。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12)

朱迪·芝加哥

图片:Donald Woodman/ARS, New York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13)

《晚宴》 布鲁克林美术馆藏

1979年,朱迪的《晚宴》首次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作品轰动一时,评价毁誉参半。在《晚宴》中,朱迪在一个三角形的桌子上摆放了39个餐布和碟子,意为替39位神话和历史上的著名女性预留的座位。每个座位都有一块桌巾,绣着这位女性名字以及标志其成就的图像或符号,盘子中以不同形式呈现出女性隐私部位的样子。整个装置在男女工匠的合作下完成,赞美了诸多女性传统成就,例如纺织艺术、瓷器彩绘等,与主流文化推崇的、男性主导的艺术形成对比。直至今日,这件作品所引发的争议依然映射在朱迪的整个艺术生涯。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14)

《将世界开往毁灭》 1985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15)

《特雷布林卡的尸骨》 1988

“大屠杀项目:从黑暗到黎明”系列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16)

《我将如何死去7》 2015

“终结:对死亡和灭绝的沉思”系列

朱迪被认为是“女性主义艺术”的开山鼻祖,于1969年率先在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提出女性艺术课程,除了强调女性重新自我认同之外,其作品强调女性集体的合作来取代男性竞争的模式。此次回顾展将展出约150件朱迪创作的油画、素描、陶瓷雕塑以及版画,其中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展览中还有一大板块聚焦于朱迪在第二波女性主义艺术运动中扮演的角色。

05

山中8年,闫博个展“我在”

8月29日,由张子康担任学术主持、郑妍担任策展人的闫博个展“我在”在安居客艺术中心开幕,该展览由永乐文化和安居客艺术中心联合主办。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17)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18)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19)

展览出的数十张作品时间跨度8年,正好是闫博从北京市内搬入郊区山中居住的8年。艺术家不希望题目牵引观众的观看,所有的作品都没有名字,统一标注为“无题”。这些色彩丰富、形式独特的创作,更像一件件可以悬挂的雕塑。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20)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21)

闫博生于艺术世家,大学的专业是油画,而在多年传统油画训练和研习之后,他开始对于如何表现结构、空间和色彩的关系有了疑问,这也是个人风格变化的发端。在山中的雨棚下,一遍遍刷涂、打磨,最终形成个人标志性的语言。这8年的实践,都呈现在这个展览中了。

06

谢其个展“夏天过去了好几年”

8月28日,谢其个展“夏天过去了好几年”在麦勒画廊开幕,展出艺术家2019年至今的布面作品。这次展览既是艺术家近年来创作轨迹的回望,同时也集中展示了其近期大胆的尝试与自我突破。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22)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23)

长期以来,身体及肖像作为谢其绘画的重要母题,始终贯穿于她不同时期的创作之中。此次展出作品中的人物,皆是谢其的朋友,在与朋友聚会、交流时她拍下很多照片,有时也会请朋友做出特定姿势,再从这些素材中捕捉“心理侧写”。这些人物的形象是模糊的,有的只有一个局部,通过戏剧化的色彩过渡,结合古典绘画的经典图示,完成一幕画面中的戏剧场景。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24)

展墙大面积使用了金色,谢其说她觉得这是很夏天的颜色。置身于金色的展厅之中,有一种殿堂级的肃穆在,却并不冰冷,画中涌动的情感就静静在展厅内流淌。

07

陈侗“纸包不住,火什么”

8月29日,由巽美术馆联合呈现的陈侗作品展“纸包不住,火什么”在顺德美食博物馆开幕。展出艺术家多幅纸本水墨作品,从艺术家的个人艺术创作的经历出发,寻求绘画与观众历史层面的对话。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25)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26)

展出作品尺幅都不大,这些作品更像是艺术家的日课。陈侗用每日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完成“每日一涂”,在其为展览所写的前言中提到:“相比那些多少还是考虑了必要的形式的绘画,这些日课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在我和读者那里,绘画真正成为了媒介,而传播的有效性正是得益于笔墨最低限度的发挥,点到为止,意犹未尽。

08

国际级美食摄影赛事启幕

“Pink Lady®美食摄影师大赛”即将于2022年步入第11年,作为国际极具影响力的美食摄影赛事,该大赛拥有超过25个内容类别,包括美食风尚、家庭美食、美食意见领袖、手机摄影、街头美食、美食短片、青年一代等,旨在展现食物对于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多样性。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27)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28)

每年都有更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参与到比赛中。同时,大赛采用匿名制评审,这也确保了所有参赛者被公平公正对待,真正拥有才华的人方能脱颖而出。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29)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30)

2022年是大赛规模拓展里程碑式的一年:大赛将首次引入地区奖项,作为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获奖者的额外表彰。另一个激动人心的奖项增设是去年为纪念芬兰最伟大的女摄影师而设立的克莱尔·阿霍女摄影师奖,2022年该奖项得主将获得由芬兰旅游局提供的独家芬兰之旅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31)

Pink Lady®美食摄影师大赛2022年现已开启,即日起至2022年1月22日均可通过互联网进行申请。

09

北大创建当代文献服务机构

8月27日,北京大学当代中国史料馆(“中国当代艺术档案”专馆)启动仪式在798艺术区举行。该机构是国内高校创建的首家集史料典藏、学术研究、艺术展览、国情教育和智库咨询于一体的当代文献服务机构。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32)

该馆立足于搜集、典藏当代中国与世界范围内各类相关主题的文献史料,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提供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文献服务。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牛大勇受聘担任馆长,王海英、谭维受聘担任副馆长。

10

“生生之介”探讨后疫情时代美学

8月28日,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美术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介——后疫情时代生态美学发展国际研讨会暨生态艺术展”(线上展)在雅昌艺术网展出,同时举行了线上开幕式及研讨会。展览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副主任程相占教授、山东美术馆馆长张望教授提供指导,由山东美术馆收藏部郭振宇主任策划,由“山东大学生态人文学研究团队”特约研究员、博士后张嫣格担任策展人。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33)

张嫣格从学术的角度阐释了“生生之介”的主题与内涵,从艺术作品中提炼出生态艺术的跨媒介性价值与意义。展览邀请了国内外山东籍的部分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暨批评家30余人。此次展览是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与山东美术馆关于生态艺术的首次合作,开创了生态美学与当代艺术的跨界,将成为山东当代艺术的新生态和新路径。

11

成都发现先秦聚落遗址

8月25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在成都市郫都区犀浦街道发现一处周代遗址——犀园村遗址。该遗址是成都平原少有的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时期连续发展的遗址,其春秋时期的墓地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的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墓地,层位关系清楚,可以作为成都平原春秋墓葬考古的标尺。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34)

发掘现场航拍图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该发现对于成都平原周代文化细化时间维度、复原历史文化面貌、重现社会组织形式、揭示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意义,是了解与研究古蜀文化不可多得的材料。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柳叶形剑,体现了古蜀亦农亦兵的社会组织形式。柳叶形剑器形小巧、造型古朴,是最具蜀地特色的武器。敦一般被认为是楚文化的典型器物,此次在成都平原的东周墓葬中也有发现,这体现了蜀国与楚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35)

柳叶剑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36)

青铜敦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在成都平原以往发现的先秦遗址中,春秋时期的遗址比较少,出土陶器也不甚丰富。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可复原的陶器,有罐、盏、豆、器盖等,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质和时代特征,填补了成都平原春秋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12

山西大同发现贾宝墓葬

8月26日,《山西晚报》发布消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大同发现一处北魏时期墓群,在其中名为“贾宝”的墓葬中首次发现了北魏时期的木质武士佣和镇墓兽。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37)

M13全景(自南向北摄)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38)

墓室(由北向南摄)

该墓葬群在2017年5月至6月,由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的。经过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共清理出北魏墓葬44座,其中M13形制独特,内涵丰富,纪年明确,墓主名为“贾宝”,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贾宝在《魏书》中并无记载,考古工作者分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威贾氏作为凉州名门望族之一,各分支在政治舞台上均比较活跃,北魏时期以贾彝、贾润一支最具代表性。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39)

木镇墓兽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40)

荣宝斋画院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美协座谈会提及饭圈现象)(41)

石灯、北魏木质武士俑

考古人员在发掘M13墓葬时发现,该墓葬曾数次遭到盗扰,随葬器物主要见于木堂前廊、墓室南侧及东侧,包括陶器、釉陶器、石器、铅器、铜器、银器、漆器、木器等。

文字|艺术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