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王家坝闸真的开闸了吗(千里淮河第一闸)(1)

阜南县一家箱包厂里,员工认真工作。 张强 摄

阜南县一家箱包厂里,员工认真工作。 张强 摄

中新网安徽阜阳8月13日电 (记者 张强)11日,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闸处,淮河水流平稳,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有序。

淮河王家坝闸真的开闸了吗(千里淮河第一闸)(2)

阜南县老观乡因地制宜,发展芡实种植产业。 张强 摄

当日,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牢记殷殷嘱托 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集中采访活动走进阜南县,探访该地生产生活情况。

淮河王家坝闸真的开闸了吗(千里淮河第一闸)(3)

航拍西田坡庄台。 张强 摄

王家坝闸系淮河中上游重要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自1953年建成至今,王家坝闸已有13个年份16次开闸蓄洪,共蓄洪75亿立方,为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发挥了重要作用。

淮河王家坝闸真的开闸了吗(千里淮河第一闸)(4)

航拍“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 张强 摄

日前,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疏浚、堤防加固、护岸及影响处理工程等。

淮河王家坝闸真的开闸了吗(千里淮河第一闸)(5)

西田坡庄台村民闲来围坐一起唠嗑。 张强 摄

2020年7月20日8时30分许,王家坝闸第16次开闸泄洪,23日13时关闸,停止向蒙洼蓄洪区分洪,蒙洼蓄洪区累计进洪量3.75亿立方。

淮河王家坝闸真的开闸了吗(千里淮河第一闸)(6)

“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 张强 摄

洪水退后,蒙洼蓄洪区里的阜南县老观乡因地制宜,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变对抗为适应,变水患为水利,变劣势为优势”,依托龙头企业持续发展壮大芡实、莲藕、龙虾等适应水生环境且经济效益高的特色产业。因水体环境优良,种植技术先进,老观乡产出的芡实个大、壳薄、味美,药用价值高,为老观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淮河王家坝闸真的开闸了吗(千里淮河第一闸)(7)

王家坝抗洪纪念馆一隅。 张强 摄

“芡实成了我们的脱贫‘金钥匙’。”老观乡党委书记王军说,芡实俗称“鸡头米”,属水生植物,可以日常食用,也可以作为中药,被誉为“水中人参”。同时由于当地水体环境好,产出的芡实个大、壳薄、味美,药用价值高,芡实干果加工成米仁,在市场上颇受欢迎,部分产品还出口日韩等国家。目前,老观乡芡实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形成了集芡实种植、采摘、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淮河王家坝闸真的开闸了吗(千里淮河第一闸)(8)

媒体记者参观王家坝抗洪纪念馆。 张强 摄

在阜南县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村民正利用蒙洼庄特的资源优势,积极谋划旅游产业,开办农家乐,开发旅游资源,发展采摘园、垂钓中心等,打造旅游庄台。

淮河王家坝闸真的开闸了吗(千里淮河第一闸)(9)

媒体记者参观王家坝抗洪纪念馆。 张强 摄

“美丽庄台是我家,我家不比城市差。”这是最近在西田坡庄台上流行的一句话。利民村村民王今桂说:“庄台在这一年的时间也发生了不少变化,环境更美了,基础设施更完善了。干群关系更和谐了,庄台上生活的群众的心更紧密了,邻里们生活也更加融洽、幸福。”

2021年6月底,王家坝抗洪纪念馆落成,该馆通过展出照片、文献、实物、影像、雕塑等资料2000余件,全面展示淮河治理、抗洪抢险、生产自救、领导关怀等光辉历程及王家坝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科学内涵。(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