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1)

泸州,古称“江阳”,别称酒城、江城,是四川省地级市,全国区域中心城市,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中心城市 、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截至2019年,泸州下辖4县3区(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和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面积12232.34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泸州市常住人口为4254149人。

泸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西汉设江阳侯国;梁武帝大同年间建置泸州;泸州在宋代即为西南要会,明代即与成都、重庆三足鼎立,成为当时全国33个商业大都会之一。 形成了以名酒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长江文化为代表的五大特色旅游资源;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7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9个。

泸州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第二大集装箱码头,四川第三大航空港 ;也是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以名优酒为主体的食品工业基地、循环型化工基地、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9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之一。

泸州历史沿革

(下文历史参考图中,黑色为过去地名,棕色为当代地名以便对照)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2)

前316年,秦灭巴蜀,同年设置巴郡、蜀郡。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苏嘉为江阳侯,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3)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犍为郡,领江阳县。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4)

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阳郡。

西晋仍置江阳郡。江阳郡属益州,下辖江阳县、符县、江安县。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5)

南朝刘宋、南齐置东江阳郡。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6)

南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建置泸州。泸州辖一郡即江阳郡,三县即江阳县、江安县、绵水县。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7)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仁寿中升为泸州总管府。改江阳县为泸川县,为泸川郡治。泸川郡辖泸川县、富世县、江安县、合江县、绵水县。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8)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泸州。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9)

北宋,泸州泸川郡置泸川军节度。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10)

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潼川府路迁治泸州。泸州升本路安抚使。

宋末改泸州为江安川,属潼川路。辖泸川县、江安县、合江县、纳溪县。

宋、元之际,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最终筑城于合江神臂崖,坚持抗元35年。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11)

元,改江安川为泸州,并废泸川县入泸州,改属四川行省重庆路,辖江安县、合江县、纳溪县。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12)

明洪武六年(1373年),泸州升为直隶州,隶属于四川行中书省,九年(1376年)直隶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辖江安县、纳溪县、合江县。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13)

清雍正五年(1727年),将贵州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14)

清嘉庆七年(1802年)泸州置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

民国初,改泸州为泸县,属永宁道,为永宁道治,并与江安、纳溪、合江三县脱离。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15)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置第七行政督察区。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16)

1950年1月17日,设泸县专区,辖泸县、纳溪、合江、隆昌、富顺、叙永、古蔺和古宋8县。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17)

1950年8月,泸县析出设立泸州市,成立泸州市人民政府。9月,改称泸县专员公署,属川南行署区。泸县专署驻泸州市,辖泸县(驻泸州市小市镇)、合江、古蔺、叙永、古宋、纳溪、富顺、隆昌等8县。

1952年3月,泸县专署迁隆昌县,改称隆昌专区,后属四川省领导。同年12月专署迁泸州后,改称泸州专区。原由川南行署直辖的泸州市划归泸州专区。辖1市、8县。1952年,云南省威信县水田乡飞地划归四川省古蔺县。

1953年1月12日,泸州市划归泸州专署领导,并为专员公署所在地。(1953年,泸州市改为省辖市,委托泸州专署代管。)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18)

1960年,撤销古宋县,并入叙永县。7月14日,撤销泸州专区,所属市县划归宜宾专区。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19)

1983年3月3日,成立省辖泸州市,下辖市中区和泸县、纳溪县、合江县。原宜宾专区泸州市改为泸州市市中区,划归省辖泸州市管辖。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20)

1985年6月4日,叙永县、古蔺县划归泸州市管辖。

1996年1月26日,泸州市市中区更名为泸州市江阳区。江阳区在原市中区的基础上划出鱼塘、罗汉两镇和小市、高坝两个街道办事处归龙马潭区,划出安富街道办事处归纳溪区。原纳溪县丹林乡、江北镇、石棚镇和泸县石寨乡、分水岭乡、黄舣乡、弥陀镇、通滩镇、况场镇划入江阳区。

1996年1月26日,批准设立泸州市龙马潭区,龙马潭区辖原市中区罗汉镇、鱼塘镇、小市街道、高坝厂区街道和原泸县的胡市镇、石洞镇、特兴镇、金龙乡、安宁乡。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21)

1996年7月1日,泸州市行政区划调整,设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和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市政府驻泸州市江阳区大山坪。

泸州下辖的这些县历史沿革如何,下面来了解一下(江阳、龙马潭、泸县延续泸州历史不另文说明了)。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22)

《永乐大典•泸州志》载:“纳溪县,县名。古之有溪,上控永宁界首,下注泸江,昔诸葛武侯平定云南,蛮夷(少数民族)纳贡而出此溪,因名纳溪,又曰云溪”。

北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在今永宁河入长江的河口置纳溪寨。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升纳溪寨为纳溪县。先属泸州,后属江安州。元、明、清三代均属泸州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属川南军政府,后属下川南道、永宁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撤销永宁道,直属四川省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隶属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2月3日,纳溪解放,同月12日成立纳溪县人民政府,隶属泸县专署。1952年改属隆昌专署,1953年初属泸州专署。1960年,改属宜宾专区。1983年6月建立省辖泸州市,纳溪县划归泸州市管辖。1996年7月1日,纳溪撤县建区,为泸州市纳溪区,结束纳溪建县764年历史。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23)

纳溪境内自然风光旖旎秀丽,山地湖泊星罗棋布,保存了良好的原始生态景观风貌。有天仙硐、凤凰湖、普照山、鼓楼山、大旺竹海等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欢乐派海滩公园、云溪温泉、酒镇酒庄、花田酒地、清溪酒谷和黄龙湖漂流等旅游项目吸引周边许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使纳溪成为开展休闲养生、生态度假、农业观光体验的最佳目的地。2016年花田酒地和云溪温泉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护国运动文化园区、龙洄酒庄、太山研学旅行基地、泸州欢乐派海滩公园等4个景区成功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启玉葡萄庄园、梦里水乡田园度假农场、乌木水寨等3个景区成功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24)

合江县: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取大江(长江)与安乐溪(赤水河)合流之意,定名为合江,沿用至今。

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合江建县,名符县,治安乐水会(今合江城南关地段),隶益州犍为郡。

王莽新朝(9-24年)改符县为符信县,隶西顺郡。

东汉建武间(25-56年)改符信县为符节县,建安十八年(213年)之前隶犍为郡,之后隶江阳郡;西晋泰始间(256-274年)复名符县,隶江阳郡;东晋永和三年(347年)改名安乐县,隶益州东江阳郡;南朝梁天监间(503-519年)改安乐县为安乐戍,隶泸州江阳郡。

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改名合江县,隶泸州江阳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隶泸州;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隶泸川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泸川郡为泸州,隶泸州;贞观元年(627年),隶剑南道泸州。五代十国时期,仍隶剑南道泸州。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隶西川路泸州。南宋景定三年(1626年),改泸州为江安州,合江隶潼川府路江安州。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隶四川南道宣慰司重庆路泸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占领四川成立大夏国,隶大夏泸州军民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隶四川行中书省泸州直隶州。

清康熙元年(1622年),隶四川省泸州直隶州。嘉庆七年(1802年),隶四川省川南永宁道泸州直隶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隶四川省下川南道泸州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道,隶四川省泸州。

1950年至1968年,合江先后隶属川南行政公署泸县专区、隆昌专区、泸州专区、宜宾专区。

1983年6月,设省辖泸州市,隶四川省泸州市。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25)

合江县风景名胜:

佛宝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佛宝风景区有原始森林60万亩,是地球同纬度、低海拔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丹霞地貌与原始森林结合的典范”。林海中有桫椤、水杉、福建柏、华南五针松、银杏、楠木、对开蕨、猕猴、中华竹鼠、金线蛙、大白鹭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数十种。

福宝古镇,是川盐入黔的重要道口,素称“盐道古驿”。现有贯打唢呐、佛宝山歌、岩口号子、传统酒令等8个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誉称“非遗之谷”被誉为“中国山地建筑精华”“凝固的空间交响乐”。福宝古镇是川盐入黔的重要道口,素称“盐道古驿”。福宝古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有贯打唢呐、佛宝山歌、岩口号子、传统酒令等8个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誉称“非遗之谷”。豆腐干、酥饼、山花蜜是传统知名土特产品。古镇南面有猿猴岩居部落,北面有高村汉代崖墓群,与古镇一起构成高品位的历史人文景观走廊。

尧坝古镇,在北宋皇佑年间便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驿站,是古江阳到夜郎国的必经之道,被誉为“活着的古镇”“川黔古驿站”。福宝古镇和尧坝古镇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法王寺,为千年古刹,法王寺在清朝光绪年间敕封为十方丛林、皇家寺院,因数百根丹霞石梁柱构造而被誉为“天下石工第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观光,休闲度假,访古探曲,回归自然。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26)

叙永古属蔺州、称永宁。明天启三年(1623年),改土归流,废永宁宣抚司,设叙永同知,隶四川叙州府。叙永之名,据旧志记载:取叙州府之“叙”与永宁宣抚司之“永”而得来。得名历史约380余年。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置羁縻蔺州,领今叙永、古蔺两县地,属剑南道泸州。宋高祖乾德二年(964年),废羁縻蔺州,县境相继分属泸州江安、合江、纳溪和泸夷罗氏鬼国地。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置永宁路,属四川行中书省。

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永宁宣抚司、增置永宁卫,属四川;不久,改永宁卫隶属贵州都司。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增置赤水卫、普市守御千户所,属贵州都司;天启三年(1623年),废永宁宣抚司,设叙永同知,隶四川叙州府;崇祯三年(1630年)置叙永善后厅,八年(1635年)改叙永军粮厅,隶叙州府。

清初,改叙永军粮厅为管粮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废永宁卫、普市所改为永宁县,属贵州威宁府;废赤水卫并入贵州毕节县;雍正五年(1727年),改永宁县隶四川叙州府;八年(1730年),升叙永厅为直隶厅辖永宁县,不久设赤水分县丞隶永宁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迁永宁县治于古蔺,改称古蔺县;后改叙永直隶厅为永宁直隶州,属四川省。

民国初年(1912年),改永宁直隶州为叙永县。1949年12月1日,叙永解放,成立叙永县人民政府,属泸县专员公署。1952年,相继属隆昌专员公署、泸州专区公署、泸州专员公署。1960年,属宜宾专员公署。1985年,属泸州市,迄今未变。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27)

叙永县风景名胜:

春秋祠,位于叙永城中心,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陕西、山西籍盐商集资修建,为秦晋公所,又名西秦会馆。因供奉关羽喜读《春秋》而得名。建筑占地2500平方米,清宫廷式建筑风格,木石雕刻十分精湛、古朴淳厚、精美绝伦,艺术价值极高,为晚清典范。2006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洞景区,位于县城西35千米的马岭镇,景区面积30平方千米。景区内清凉洞摩崖造像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为半圆形岩窟,高8米,深5米,洞室宽阔。摩崖镌刻佛像223尊,最高者2.17 米,最小者 0.17米,左右分布,错落有致。佛像刻工精细,造型生动,服饰飘逸,色彩鲜艳,为明代摩崖造像,属川南少有的摩崖石窟雕刻。2013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雪山关,位于县城南面的赤水镇,毗邻赤水河,建于明洪武年间,为川滇东路古道上的一座名关。地处川、滇、黔边界,山高路险,常年积雪而名。是川盐运销云贵必经古道,至今尚有运盐工的脚印和拐扒窝。明代以来,杨升庵、李骥元、赵藩、张之洞等登临关口,留有题咏。2012年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坡楼,位于县城东城花园街,今县人民医院内。原名忠烈宫、报国寺,俗称黑神庙,为贵州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后多次维修。1916年护国之役,云南护国军入川,蔡锷(字松坡)将军设护国入川军司令部于此。蔡锷病逝后,县人在此设馆纪念蔡锷将军护国讨袁的丰功伟绩,并改名松坡楼。2012 年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傅钟故居,位于县城西城布店街,建于清代晚期,坐南向北,为小青瓦屋面,泥木结构,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 300 多平方米。为傅钟青少年时代旧居。2012年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鸣三省”石厢子会议旧址,位于县城南79千米的石厢子彝族乡,因场头耸立几块酷似厢子的巨石而得名。2015年列为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全国3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丹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县城东北,以四川省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为主,融合自然生态景观、道教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人文景观。1996年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石龙龟山石刻,位于叙永北面大石镇,因山势耸立,绿水环绕,沿岸山丘如龟,形成众龟朝龙之势而得名。2012年龙龟山寺庙遗址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画稿溪国家级自然生态旅游区,位于县城北约44千米的水尾镇境内,东、北面与贵州省赤水市、四川省古蔺县接壤,面积18平方公里。高山峻岭、峡谷深幽间溪河潭瀑、珍禽异兽,丹霞景观、孑遗植物(桫椤)景观、水体景观、古遗迹遗址景观、奇石景观及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相辅相成。2003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赤水林果花海,位于叙永南面的水潦彝族乡、石坝彝族乡和赤水镇。赤水河上游的河谷地区,属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叙永境内的万亩桃李花海从河谷底到山顶逐渐开放,花期持续时间长,香飘数里,迎来川滇黔游人如织,成为乌蒙山区靓丽风景。

鸡鸣三省大峡谷,位于叙永南面水潦彝族乡、云南坡头乡、贵州林口乡,是全国著名峡谷景观。云贵之界渭河、川滇之界果哈河在此交汇成赤水河,“一鸡鸣唱,三省齐鸣”。峡谷内上有卧龙穿崖高堰,下有从波逆转之回川。2013年,入选四川100处最美景观拍摄点。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28)

古蔺,古为西南夷地,《西南彝志》称古蔺为柏雅妥洪(彝语译音),系彝、苗、羿人聚居地区,唐置蔺州,自唐至明,虽属于州、府,实为彝族土司统治。明,曾置军卫、所,屯田戍边。清初“改土归流”,设巡检司,移汉民入蔺垦殖,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古蔺属永宁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永宁县迁至,翌年改永宁县为古蔺县。

1949年12月10日,古蔺解放。解放后,古蔺隶泸州专员公署,1960年改隶宜宾地区行政公署,1985年起,隶泸州市。

泸州地名由来(如果泸州市下面县区改为古代的名字)(29)

古蔺旅游

古蔺县地貌形态多样,构建出奇特的自然风光,广袤的喀斯特地貌,形成千姿百态的景观,溶洞比比皆是,隙泉、溶洞水随处可见。在川黔渝三省风景旅游大环线中,属于川、滇、黔交汇的风景名胜资源富集区,其周边分布众多的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资源。

黄荆景区,位于古蔺县西北部境内,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度带的赤水河流域,自然面积43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00多米,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是白垩系红色砂岩中山峡谷丹霞地貌区,世界同纬度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区,被喻为地球北纬28°线最后的处女地。景区风景秀美,风光秀丽,环境原始古朴:普照山,峰峦重叠,巍峨壮观;八节洞,在短短几千米的河段上大大小小8个各具特色的瀑布相连跌落,落差达100多米;环岩,悬崖绝壁环绕四周,地势险峻,古木交错;笋子山,山峰绵延,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珍稀动植物举目可见;白水洞奇景繁多;红龙湖景色秀雅。

太平古镇,位于古蔺县东35千米处,与贵州习水县毗邻,历史上曾有“小重庆”之称。战国至先秦时期,太平古镇属古鳛国部落和古夜郎国,古称“落洪口”。蜀汉时,诸葛亮南征,曾在这一代出兵布阵。明代以后,更名为“鹿平场”;后又易名为“太平渡”,沿用至今。明末清初,因川盐入黔的交通需求,此地设立水路驿站,众多盐商涌入太平渡设办盐号,商贾云集,贸易繁忙。太平渡口船只胪列,物畅其流,古镇因此逐渐繁荣。20世纪20至30年代,太平镇已成为川黔滇地带极富盛名的商贸枢纽。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太平古镇一带四渡赤水,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和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古镇景区先后获“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四川省“十大最宜业街巷”,太平镇平丰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住建部列为“美丽宜居村庄”。如今,古蔺的太平渡红军“四渡赤水”陈列馆与二郎滩红军“开仓分盐”旧址,同毗连的贵州习水、土城、仁怀、遵义等地,形成了一条堪称经典的红色旅游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