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清风 贵州遵义:跨过雄关漫道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漫道初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漫道初试(从漫道说开去)

漫道初试

大雅清风

贵州遵义:跨过雄关漫道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人民网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编者按:“……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遵义人民大步跨过脱贫攻坚的雄关漫道,正在迈向乡村振兴的崭新征途。站在时代的潮头,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

上边是人民网前几年刊发的一篇评论的标题和内容片段。雄关漫道这个词组,最早出现在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里,全词是: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对这首词的解释,大家可以到网上搜索,我就不赘述了。这里,咱们着重说说“漫道”这个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了“漫道”一词,解释为“不要说;别说。”有一种轻视、蔑视、藐视的意思,从而反衬出说话者的坚定与决绝。现在的群众口语,“漫道群众有意见,连我们自己也感到不满意” 。现代京剧《沙家浜》里郭建光的唱段《坚守待命,紧握手中枪》里最后一句是这样唱的:“漫道是迷雾浓云锁芦荡,遮不住红太阳万丈光芒——”。 “漫道”一词在古诗词中更常见,比如杜甫《绝句三首》“漫道春来好,狂风太放颠,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王昌龄诗《送裴图南》:“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辛弃疾词《江神子·侍者请先生赋词自寿》:“漫道长生学不得,学得后,待如何?”都是“不要说”之意。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里之所以采用倒装句式,是为了满足诗词格律的要求。“漫道”二字都念去声,按照格律要求,这一句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于是改成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这样才合辙押韵,这也是古典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

著名新闻人和学者范敬宜先生在其《总编辑手记》一书中有三篇文章分别讲了毛泽东诗词中一些诗句的理解和误解问题,其中讲到“漫道”不是“险道”,而是诗词中常见的否定动词用法,意思与“莫道”、“休道”、“不用说”、“不要说”是一样的,所以“雄关漫道真如铁”应该理解为“雄关漫道(不要说)真如铁”,表现了毛泽东蔑视困难、争取胜利的豪迈胸襟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同样的意境。

2006年有一部20集的电视剧《雄关漫道》,表现的是贺龙肖克任弼时领导的红二方面军的长征故事。不讲故事内容,单看那个题目,就知道编导演是一群根本不懂“漫道”的词义,把“漫道”理解为漫长的道路了,这是典型的不学无术、望文生义、曲解传统文化、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们悠久的、所剩无几的传统文化,就这样,在一代代文盲坚持不懈的摧残下,越发加速了毁灭。

这样的人,就是文化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