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将观众视野拉到了大明王朝,从靖难之役,仁宣之治,再到土木堡之变,大明王朝从稳定,繁荣,衰退到土木堡皇帝被俘,这其中都与皇帝的帮手有关,例如内阁大学士的文官,锦衣卫的特种部队,司礼监的太监等等,明朝皇帝设置这些部门或者职位,都是为了更好的能够辅佐朝政或者相互制约。
正是由于这些部门的存在,导致明朝中后期皇帝从此君王不早朝,甚至常年不上朝,那么,明朝皇帝是如何掌控国家权力的?作为一个历史爱好的发烧者,总想梦回明朝去探个究竟。我们先从朱元璋时期开始了解。
凤阳农民朱元璋通过机遇和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推翻残暴的大元帝国,而这个农民皇帝虽说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治国脑子是非常的好,对待官员喜欢用残暴的手段,以致很多人都对朱元璋的统治时期多有诟病,然而朱元璋洪武时期的统治是直接带给了后代明朝极大的方便,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朱元璋时期明朝历经宰相制度、相权分化制度、废除宰相制度等一系列提高皇权的措施,从李善长到胡惟庸这两代宰相的辅佐,让朱元璋深刻体会到相权的弊端,胡惟庸一案发爆发后,朱元璋只能直接废除了宰相制度。
而这个制度的废除直接让皇帝累成狗,毫不夸张地说,明朝的皇帝不仅要做皇帝,还得做宰相的活,原来有宰相的时候,皇帝能够更好的统筹全局,而宰相已被废除,那么就意味着皇帝要想掌控权力必须得自己来。
朱元璋废除宰相后,建立殿阁大学士制度可是宰相这活哪有那么好干,朱元璋从小就吃苦耐劳,每天都有批不完的奏折,常常需要自己批改到深夜,这样的日子短期朱元璋还受得住,但越往后越累,被逼的实在没办法,朱元璋就模仿之前王朝的大学士制度,建立殿阁大学士来辅助自己批改奏折,这就是明王朝权力掌控的第一个改革。
这个殿阁大学士制度的产生,让文官只有执笔批改的权力,却没有负责全局的权力,权力还是在皇帝手中,并且担任殿阁大学士的官员们职位非常低微,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这样的制度,其实也就朱元璋这个从小吃苦耐劳的农民受得住,他的子孙们谁吃得了这个苦,到了儿子朱棣在位时期,殿阁大学士已经无法完全替皇帝分忧。
朱棣建立内阁机制,帮助皇帝辅政
明朝永乐年间,朱棣常年是从事军事驻防,根本没有正规的接受政务处理方面的经验,虽说有殿阁大学士,但这些大学士只能负责代笔,其他的还得是朱棣自己来审阅,每天光审阅就得耗费朱棣一大堆时间,天天都被困在宫里。
后来,朱棣一看这不行,自己才中年怎么天天憔悴的像老年人一样,于是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最好的让人帮自己处理国务,并且自己还能够把控权力,思来想去,就建立了明朝独特的内阁机制。
内阁就是筛选出朝中最有能力、最有威望的几个大臣共同执行宰相的权力,变相的就是宰相重新建立了,但这个宰相不同于以前的宰相,这是几个人共同当宰相,这个制度很大程度的帮助皇帝分担了政事压力,同时也让国家的治理更加有序。
- 内阁机制既分权,又有效率,创建“仁宣盛世”
不得不说,朱棣的内阁建立很大程度上,使得大明王朝政治发展更加的清明;并且朱棣还建立太子参与内阁制度,这其中的意思就是由太子领衔内阁,太子和内阁几个重臣一起处理国事,既能够锻炼太子,又能够相互监督。
那么这个制度在后世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呢?朱棣之后的“仁宣盛世”就是在内阁手中一手达到繁荣昌盛的,内阁的价值和效率也因此高效运作起来,甚至到了明英宗时期,皇帝被俘获了,大明王朝依旧可以没有任何影响的运作,所以说内阁的建立对国家利大于弊。
- 内阁成员官职不高,却凌驾于六部之上
全国大小的事务全部交由内阁进行商定处理,内阁是凌驾于六部之上,但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内阁重臣们的官衔都不高,基本都是四五品,而六部的长官基本都是二品,品级的差距让内阁很多时候也不好直接命令六部。
后来到了明宣宗时期,朱瞻基看到这个窘况,直接提升了内阁学士的品级,并且内阁首辅是唯一的一个一品官员,其他内阁大学士也是二品左右的官员;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内阁首辅是内阁管理者,那么内阁首辅这不就是宰相吗?
内阁首辅受到大学士们制约明朝的皇帝都不傻,内阁首辅虽然有总领之权,却没有总管之权,总管之权依旧在皇帝手里,这就意味着内阁首辅,想施行哪些政策必须好声好气地和其他大学士商量,大学士们举手投票,票数多的就可以施行,也就是说你内阁首辅再厉害,还是得看大学士们的脸色,彼此都僵持着,这直接让皇帝高枕无忧。
甚至后期万历皇帝十几年不早朝都能牢牢的把控住权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拴住了内阁这根线,内阁去管理天下,自己管理好内阁就行了;内阁制度也发生过不断的变化,到了后来,内阁竟然拥有了反驳皇帝的权力。
- 皇帝竟然被内阁怼的有苦说不出
例如:皇帝想修建一座宫殿,这费用就得国库出,国库由吏部管理,吏部直接推给内阁,说:“必须内阁同意,吏部才能放出钱。”好的,皇帝再去找内阁,内阁这些人一商量,这宫殿建造有没有必要,一旦认定没必要,内阁直接驳回了皇帝的要求,而皇帝也没办法说什么。
毕竟你讲理也讲不过这几个大学士,你直接命令吧!他们会说皇帝插手内阁太深了;并且内阁里面还有一些史官,皇帝一个不注意就被史官记录在册;这还不算完,御史大夫们只要听到皇帝犯错,一群大嘴巴就乌拉乌拉地怼皇帝,皇帝是有苦说不出,毕竟自己不占理。
皇帝成立司礼监,依靠太监来制衡内阁明朝的一些皇帝受不了内阁,于是就成立了司礼监,其实就是重用太监,让太监来和内阁抗衡;最开始明朝的前期,皇帝们都遵循一个道理,不能让太监接触权力、不能让太监读书、不能让太监嘴巴太油。
于是朱元璋、朱棣、朱高枳、朱瞻基时期,太监根本一点都接触不到权力,这四个皇帝中也就出了个三宝太监郑和,这太监还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太监,对权力一点都不感兴趣,就喜欢旅游。
从朱祁镇时期以后,太监开始受宠不过到了朱祁镇时期,这大哥太喜欢太监王振了,直接导致了自己被瓦剌活捉,而之后的皇帝们不知道为什么,都特别的信任太监,朱见深时期开始,太监就步步接触到国家权力,司礼监也就成为了替皇帝代笔的“批红”,批红就是替皇帝审阅内阁送来的奏折,然后盖章颁布,这个权力是非常大的。
毫不夸张的说,司礼监就相当于宰相,批红原本就是属于皇权,这下子太监们从皇帝那么拿到了皇权,就直接的提升自己的地位,后期阶段一直都是内阁和司礼监恶性斗争,双方都奈何不了自己,直到明朝末期,文官集团才重掌朝廷大权。
- 东厂,西厂,锦衣卫,内厂分担明朝司法权
以上说的都是明朝的政治上的权力,作为一个正规运作的国家,司法权力也是十分的重要,而明朝司法权力,反而是最混乱的一个朝代;很有意思的是,明朝司法权力由东厂、西厂、内厂、锦衣卫分别执行,一块蛋糕四个组织瓜分。
这直接导致了司法权力的过度使用,一些司法机构为了提高自己组织的司法执行能力,会不断的去抓捕一些无辜的官员和百姓,用这些人来充当自己的政绩,而司法部门真正背后的大佬还得是二十四衙门的司礼监,东西内厂和锦衣卫的头子,很多都是出自于司礼监。
并且这样一比较,大家就知道内阁和司礼监权力到底是如何划分,司礼监有批红权力,也就是说可以直接批改奏折和确定奏折;而内阁只有票拟权力,也就是内阁只能通过投票来决定一件事,而司礼监却能独裁,这就使得司礼监可以暗中扩展势力,来对抗朝中的文官势力。
- 司礼监力压内阁走向权力巅峰
而司礼监制度中最高长官掌印太监是不同于内阁首辅,掌印太监可以直接的管理全部司礼监,不存在什么投票决定,也因此掌印太监可以直接命令秉笔太监,后来“司礼监”一步步的权力走向了巅峰。
在明朝中叶到晚期阶段,司礼监的权力完全凌驾于内阁之上,而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小的奏章,都有通政使进行汇总发送给司礼监,司礼监拿给皇帝看,然后做出批示后,司礼监把东西拿到内阁,内阁草拟意见后,司礼监在拿到皇帝面前批阅,最后进行校对,司礼监批红。
结尾
明朝独特的国家治理方式带给整个国家有好有坏,前期帝王们英明勇武,能够很好的平衡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但遇到一些皇帝缺乏这些能力,那么这两个部门很可能也会逐渐强大起来,明代国家权力结构的组织形式及权力运作机制,都明显不同于此前各个朝代。
明朝最重要的两个中枢权力机构——内阁或司礼监,都不是国家最高一级行政实体;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办事机构,司礼监太监是宦官首领,皇帝的家奴;内阁大学士亦具有中朝官特点;在这种权力结构内,任何一个权力机构都无法逸出皇权控制的轨道,发展成为皇权的异己力量,也不可能形成真正危及皇权的“相权”或者“权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