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著名的文学家、学者南怀瑾,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不可否认的是,南怀瑾先生在学术上具有极高的造诣,为中华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不过,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却并非是他的学术著作,而是他求仙问道的奇闻异事。

南怀瑾见剑仙(曾在四川求仙问道的南怀瑾)(1)

其实,这一个潜心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师,对于武侠以及求仙问道也是具有浓厚的兴趣。原来南怀瑾先生从小就喜欢看各种各样的武侠小说,对于其中各色各样的英雄人物是崇敬不已,小时候便自己尝试学习武艺,成年之后亦是想要四处寻觅师傅。

后来,果真还让南怀瑾先生找到了一位武艺高强、神通广大的高人。根据南怀瑾先生回忆,那一位来自四川的高人曾经并指成剑,只是轻轻这么一挥,就能够将数人合抱粗的松树给拦腰折断。南怀瑾见状不由得大吃一惊,称赞为“超脱了凡人境界”。

南怀瑾见剑仙(曾在四川求仙问道的南怀瑾)(2)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那一位高人是否真的如武侠小说里的武林高手一样,拥有强大的内功和劲气,能够以指为剑,将一棵松树给拦腰斩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来自四川的武林高手

我们都知道,南怀瑾先生在成名之后,便负笈四方,四处游历。这不仅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南怀瑾先生不仅仅是为了学问上的事情,而且是为了实现从小到大寻仙问道的梦想。于是,南怀瑾先生便开始四处拜访名山大川和其中隐居的隐士,希望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机缘。

南怀瑾见剑仙(曾在四川求仙问道的南怀瑾)(3)

根据南怀瑾先生的后人表示,南怀瑾先生当初是“不计耗资,不论宗派,凡遇有一技之长的人,或具神通,或有道,或有武功,即顶礼叩拜为师”,在他20岁之前的时候,“所拜的师父,各门各派,积加起来亦多达八十余人。所学范围有南宗、北派,长拳、短打,乃至十八般武器,少时亦习弄过十四件左右,外加蒙古摔跤、西洋扑击等”。

由此可见,南怀瑾先生对于习武和寻仙问道这两件事情到了何种痴迷的地步,竟然拜过80多名各门各派的师傅。只不过,或许是因为身体素质的缘故,南怀瑾先生并没有修习到一身高强的武艺,并且学得很杂,难以精通。

南怀瑾见剑仙(曾在四川求仙问道的南怀瑾)(4)

直到后来,南怀瑾先生遇到了一位号称是“剑仙”的高人。这一位高人来自四川,名字叫做王青风,隐居在鸿鹄山之中。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鹄山自古以来就是藏龙卧虎之地,根据史书记载,就连东汉著名的张天师张道陵当年也是隐居于此的。

因为了解了王青风的事迹,南怀瑾先生便效仿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多次前往鸿鹄山拜访王青风的隐居之地。一开始,王青风也表示自己已经远离红尘,不愿再收弟子,但是最终他还是被南怀瑾先生的诚心感动了,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南怀瑾见剑仙(曾在四川求仙问道的南怀瑾)(5)

在长谈的过程中,王青风也是不禁为南怀瑾先生那丰富的学识而触动,另外,南怀瑾先生也是为王青风的境界所折服。后来,王青风也是亲自为南怀瑾先生展示了一番自己修炼的剑术,根据他所说:

“剑道有两大境界,一者为有形之剑,一者为无形之剑,而我已经学至无形之剑境界。”

二、无形之剑境界

王青风的话听上去十分玄乎,南怀瑾先生即便对他敬畏有加,但内心也暗自不信。然而,接下来王青风的演示,就让南怀瑾先生目瞪口呆。只见王青风气沉丹田,将五指并拢成剑,对着一棵粗壮的松树隔空挥下。

南怀瑾见剑仙(曾在四川求仙问道的南怀瑾)(6)

顿时间一声巨响,而后整一棵松树便不堪重负地拦腰折断。当南怀瑾先生上看查看的时候,赫然发现松树树干上的缺口十分光滑整齐,仿佛被利剑给斩断一般。见此情景,南怀瑾先生对于王青风高强的武艺和无形之剑的境界再无怀疑,一心想要拜其为师,学习武艺。

不过,王青风终究没有传授给南怀瑾先生这一门神奇的剑法。而后来的事情,我们也不得而知。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王青风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或者说这根本就是南怀瑾先生杜撰出来的?我们也不得而知。

南怀瑾见剑仙(曾在四川求仙问道的南怀瑾)(7)

小结

其实以南怀瑾先生的学术影响力来看,他杜撰造假的几率并不大,他的这些所见所闻也是由他本人亲笔写下的。那么,这一门神奇的剑法很可能就是某种魔术障眼法,不然为何王青风不肯将剑法传授出去呢?不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理性看待,而不是盲目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