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记载了很多名人伟人的去世,除了皇帝的葬礼有官方主持,搞得比较隆重之外,在一些地方官员中,只有《明史》里记载的海瑞,由于他当官时清廉,在去世之时,竟然只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连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为之悲泣不已,主持海瑞的丧事佥都御史王用汲自己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因海瑞为官清廉,虽然他自己没有钱来办好葬礼,然而,他的死讯传出来之后,南京的老百姓因此罢市,海瑞的灵枢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百姓主动披麻戴孝,载道焚香,沿途祭拜,哭声动天。真的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葬礼。

古时候的葬礼怎么举办(史上最浩荡的葬礼)(1)

海瑞之所以得到史上最高礼遇的葬礼,正是因为他一生为官的真正清正廉洁,举一个最小的例子,按照当时官场的风气,新官到任,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示祝贺。这些礼品礼金只要数额不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海瑞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别人送的礼品一一退还,连老朋友贺邦泰、舒大猷远道送来的礼也不例外。至于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占。海瑞临终前,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七钱银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虽然他自己没有钱办葬礼,但老百姓的心里象明镜一般,才会有他死后如此隆重的场面,的确令人惊叹不已。

古时候的葬礼怎么举办(史上最浩荡的葬礼)(2)

然而,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的河南兰考,也曾经出现过一场如此感人的场面,那就是后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国的好干部 焦裕禄。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当时的兰考,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在境内决口,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严重,再加上受到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群众生活十分贫苦,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治理“三害”。他亲自带领群众开始种植泡桐树,经常带头查风口,探流沙,在一次下暴雨时,他站在齐腰的水里,观察洪水情况,他在农田地里办公,农民的草庵,牛棚里研究对策,这样的好干部,深的百姓爱戴,那时的兰考人人种树,泡桐树蔚然成林。

古时候的葬礼怎么举办(史上最浩荡的葬礼)(3)

他工作日夜操劳,加上伙食跟不上,焦裕禄身患肝癌,但他依旧忍着病痛工作,他多么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见把兰考的不毛之地变成耕地良田,焦裕禄因肝癌病逝,临终前他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带领兰考人民,奋不顾身,治理"三害",以身殉职,成为县委书记的学习榜样,兰考人民深情缅怀,他以身作则,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喜爱,当焦裕禄病重住院的消息传开后,四乡八村的老百姓涌到县委,都来问焦裕禄住在哪家医院,非要到病房去看看他,县里的干部劝也不听。有个叫靳梅英的老大娘,听说焦裕禄去世了,冒着大雪大黑天地摸到县城,看见宣传栏里有焦裕禄的遗像,就坐在马路上不走,愣愣地看着遗像一动不动。

古时候的葬礼怎么举办(史上最浩荡的葬礼)(4)

焦裕禄送葬那天,街上人山人海,街道树枝上挂满了布条,数万群众披麻戴孝,齐刷刷地跪倒在地,恭候棺木到来,放声痛哭,有的妇女还挎着装满鸡蛋和馍馍的竹篮。棺木下葬时,拽绳的人怎么也不愿放下绳子,硬是一点一点地往下放。当绳刚一松手,成千上万的人立即从四面八方向墓穴冲去,他们痛哭着,呼唤着:“焦书记,您回来呀!”接着又虔诚地再次跪下磕头,捧起一把把黄土轻轻洒向棺木。就这样,没动一铲,兰考人民用手中的黄土将焦裕禄与兰考的大地融为了一体。

古时候的葬礼怎么举办(史上最浩荡的葬礼)(5)

焦裕禄的葬礼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此情此景,的确令人无数人动容,他在兰考工作的日子只有475天,但兰考人民对焦裕禄充满了敬意和无限的怀念,因为他真正践行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生信条。为人民造了福,人民是永远记得你的,焦裕禄的这事迹也载入史册,光耀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