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陕西共出了几个状元(清代嘉庆年间神木出了两位武状元)(1)

状元锁牌

陕北神木位于黄河岸边,秦汉时期原始森林覆盖,后来成为西北少数民族来往、纷争、杂居和融合的前沿,是边防要塞、军事重镇,秦长城、明长城纵贯南北。深山密林的自然条件、金戈铁马的战争环境,砺炼出强劲的武风,历代相传,将星璀璨,彪炳史册。清代嘉庆22年(1817)至24年(1819)年间,出现了武凤来、秦钟英两位武状元。

清代总共武状元109名。其中,陕西被明确记载的为3名,而神木竟占到2名,一时轰动朝野,“神木弓马甲天下”风传各地,河南等地的一些武林高手也慕名前来结拜知音。

1、秦钟英:机遇非常幸运

清朝陕西共出了几个状元(清代嘉庆年间神木出了两位武状元)(2)

秦钟英画像

秦钟英,又名秦天荣,嘉庆十八年(1813年)武举人,嘉庆24年(1819年)20多岁时,考取了一甲二名武进士。嘉庆皇帝在太和殿召见参加殿试的武举,宣布本科等第的进士名状,因一甲一名武进士徐开业未到,龙颜大怒,当即下旨将秦钟英进位补缺,成为头名武状元,授予头等侍卫。后来,他历任广西提标前营游击、山西老营堡参将、抚标中军参将、直隶河屯协副将、贵州安义镇总兵等职。1848年,他协助林则徐在云南剿匪立功,官至贵州提督,与林交往密切。1850年,湖南李元发群匪窜入贵州滋扰,他督师拦击,英勇奋战,擒获匪首,肃清边界,凯旋回营,闻名朝野。

秦钟英步入仕途后,先后得得到山西巡抚申启贤、直隶总督讷尔经额、云贵总督林则徐的知遇提拔,也引起执管兵部事务曾国藩的重视,官运亨通,春风得意。

1851年,秦钟英去世,时年60岁左右。咸丰皇帝降旨表示沉痛悼念的心情,褒扬他恪守尽职的忠诚;曾国藩奏请赐予谥号,予以格外关照,但被咸丰以“依例”为由婉拒。秦钟英葬回神木县城孟家沟故里。

“提督军门府,状元及第家”,这是民国初年秦桃则每逢春节在自家门上贴的一副对联。原来,他正是武状元秦钟英的嫡孙,虽家境贫寒,但却念念不忘祖父的荣耀,深感自豪。

2、武凤来:传奇色彩浓重

清朝陕西共出了几个状元(清代嘉庆年间神木出了两位武状元)(3)

武凤来

从前,神木永兴堡(今永兴村)十多户人家,半农半牧。在一棵根深叶茂、郁郁葱葱的松树下,住着武姓兄弟两家。长兄妻子临产的前一天晚上,梦见突然开花的松树上,先后飞来两只凤凰栖息。武家人听了格外高兴,认为是吉祥的预兆。长兄的儿子生下后,特地起名凤来。

武凤来两岁时,不幸父母双亡,婶母赵氏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毫不犹豫地带回家中,好像亲生的一样抚养。但孩子十岁时,赵氏因病去世。后来,叔父娶妻刘氏。刘氏勤劳简朴,忠厚善良,是操持家务的好手,种地、养猪、养羊,还养了一匹小马驹,生活比较殷实。十七、八岁时,武凤来出落得身强力壮、腰圆膀宽,在务农之余,还非常爱好骑马射箭、舞刀弄枪。

一天,武凤来闲转到附近的老爷庙,发现里面陈列着一把约七、八十斤重的大刀。他仔细端详,反复掂量,爱不释手,但总觉得太重,只抡了十来个回合,便气喘腰困、汗流浃背,再也撑不下去了。但他心想:没有平时的苦练,哪有武艺的高强?!从此,只有有空,他就来到此地,坚持练习步功、刀法。四、五年后,十八般武艺基本上精通,居然以单手举起碾石,闻名遐迩。不久,他考取了举人,再也没人敢小瞧了。

嘉庆22年(1817),朝廷举办二年一度的京考殿试,村里不少人认为他具备了应试资格,苦口婆心地劝道:

“你练成了一身好武艺,给咱去考上个状元回来吧,让我们也都沾沾光!”

刘婶对他尤其寄予厚望,连夜做了一双新鞋送来了:“穿上去考状元吧!”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武凤来骑马持刀,赴京赶考。科考之日,京城校场,人山人海,来自全国的46名习武举子英姿勃勃,跃跃欲试。龙椅上正襟危坐嘉庆皇帝,威严地打量着各地举子,希望精选出一个合格的状元,顺利完成选拔英才的心愿。

主考大臣看见嘉庆态度严肃,便以关切的口吻问道:

“马上就要开考了,皇上为何心事重重”?

嘉庆说:“昨晚梦见两只凤凰落在大树上,不知何意?”

主考大臣说:“凤来大树,可能是这次状元人选的先兆”!

科举开考后,各路举子尽心竭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嘉庆的注意力却集中在武凤来和一位河南举子的身上。两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力大武精,刀法纯熟,百十个回合后的大刀,竟然被他们撼地三尺,然后又从容拔出,脸不红,心不跳。相比之下,武凤来的武功尤为突出,嘉庆惊喜交加。而且,名字又吻合了梦境,武凤来果然中了头名状元。

消息传来,永兴堡全村沸腾了:县太爷急急忙忙带领各路文武官员亲临祝贺,大摆筵席,载歌载舞,唱大戏三天。省亲结束,嘉庆授予武凤来头等侍卫,担任山西老营堡参将。他精忠报国,建功立业,被授予头等侍卫加一级,在内蒙古达拉特旗盐店宣兔圪卜东划给官地,人称“状元圪卜”;为了表彰栽培武凤来的赵氏和刘氏,褒扬恩德,嘉庆24年(1819)正月初一,嘉庆册封赵氏和刘氏为夫人(册封原件现存)。

武凤来去世后埋葬在家乡。他的后人珍藏着原来的状元印、顶戴盔甲,直到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在兵荒马乱中被军人抢去,成为他们永远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