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一十九(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天地合气万物滋生的哲理:一天之中阴阳消长的道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天地合气万物滋生的哲理:一天之中阴阳消长的道理

天地合气万物滋生的哲理:一天之中阴阳消长的道理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一十九。(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

(接前文)回到这篇原文,通过读了张介宾的这段注解之后就非常清楚了,“平旦至日中,”平旦指的是早上六点,日中指的是中午十二点,这个时候是天之阳,而且是阳中之阳。(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前一个阳是指的白天,第二个阳的是指的气是升腾的,也就是阳气升上来。“日中至黄昏”,日中是中午十二点,黄昏是下午六点,这个时间是天之阳,也是白天,但是属于阳中之阴,是属于太阳逐渐开始往下落,属阳中之阴,第二个阴是指的下降的意思。气开始下降。

“合夜至鸡鸣”,合夜其实就是指的下午六点,鸡鸣是半夜子时十二点,这个时间是天之阴,阴中之阴。大家很好理解,阴气开始下沉,阴气是夜晚,下沉的意思。

再往后是“鸡鸣至平旦”,就是半夜十二点至第二天上午六点,这个时候也是夜晚。但是阳气开始升,这个时候是阴中之阳。这是指的阳气生长,所以说“人亦应之”,人也跟着是相应的。《素问集注》里说:“鸡鸣至平旦,阳气始生,应春升之气,故为阴中之阳;平旦至日中,阳气正隆,应夏长之气,故为阳中之阳;日中至黄昏,阳气始衰,应秋收之气,故为阳中之阴;合夜至鸡鸣,阳气在内,应冬藏之气,故为阴中之阴。”无论是张介宾还是《素问集注》,都是从昼夜四时来进行论注。这里讲的是阴阳消长之道,可以互相理解,都是非常好的。

第二,还有一个名词叫“合夜”,合夜就是日暮而合于夜也,就是《素问识》里注解为:“黄昏合夜为一,其相去不远,犹为酉刻也。”合夜指的就是酉刻,酉就是下午六点前后一小时这段时间,卯是早上六点前后一小时,酉时就是晚上的五点到七点这段时间,指的是夜晚刚刚开始。很多人说,到了冬天夜晚可不是从六点开始的,从五点开始就天就黑了,但到了夏天,过了七点半之后天还是亮,八点多才天黑。(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大家注意,这个时候夜晚和白天通常都是指的春分和秋分,日和夜各占一半的时间。早上六点太阳升起来,晚上六点太阳落下去,再加上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十二点,这样横着一切,竖着一切,正好劈为四瓣,正好是昼夜四时——昼夜四个部分,四个部分对应的是正好就是四季。

道家叫做“卯酉沐浴,水火既济”,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形容自然变化规律。还有一个注解,大家可能没能明白,就是鸡鸣,鸡鸣可不是早上三点钟鸡叫的时间。鸡鸣指的是半夜子时,就是夜晚十二点的时间。所以这一段文字讲的是昼夜阴阳消长的运动规律。(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提示有两个问题,阴阳之中又可分为阴阳,所以,阴阳双方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第二是阐明了自然界阴阳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人体昼夜阴阳消长运动与自然界昼夜消长运动是相应的,所以就叫“天人相应”,《黄帝内经》叫做“人亦应之”。(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一十九。(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