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牛奶的危害因素?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牛奶的危害因素(牛奶常见异常乳的形成与解决)

牛奶的危害因素

形成异常乳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而且受牧场奶牛、环境、检测条件等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往往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形成原因,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异常乳形成原因,供大家参考。第一类:低酸度酒精阳性乳这是我们比较常见而且处理起来也是比较棘手的一种,因为它的形成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但最主要的还是与应激有关。奶牛在受到应激因素的刺激时,机体激素水平改变、代谢机能出现紊乱、泌乳机能下降,从而导致牛奶稳定的胶体系统遭到破坏。常见的应激因素包括:气温的急骤变化(主要是热应激和大风)、泌乳期的异常分布(集中产犊、有严重繁殖问题的牧场)、惊吓、频繁变换饲料等因素。造成酒精阳性乳的营养因素主要有:第一种:日粮总量不足或过高,精饲料喂量过大,饲料发霉、变质,尤其是青贮饲料品质差,导致奶牛食欲下降或引起腹泻等胃肠疾病;第二种:长期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缺乏;长期饲喂低钠饲料;钙磷比例失调,日粮中钙量过高。第三种是内分泌失调,通常是指奶牛在发情期、妊娠后期或注射雌激素时,由于雌激素的作用,会使子宫、乳腺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变,乳汁中钙、钠等离子平衡遭到破坏。这一类多见于在采用同期发情的牧场。第四种:加工贮运因素。因运输不当、制冷罐故障、制冷设备设计容量远远大于实际产奶量等原因导致牛奶冻结,乳中一部分酪蛋白变性,在进行解冻等处理时,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酸度相应升高,以至产生酒精阳性乳。其他因素,如奶牛患一些疾病后,乳汁的合成机能紊乱,加上环境条件、饲料条件的改变,极易产生酒精阳性乳。这些疾病主要有:隐性乳房炎、肝脏机能障碍、酮病、骨软症;钙磷代谢紊乱;繁殖疾病、胃肠疾病等。荷斯坦奶牛乳脂率与乳蛋白率正常的脂蛋比应该是1.12-1.13,但是由于我国粗饲料质量偏差,属于高精料型日粮结构,所以脂蛋比略高于此,一般在1.2-1.3左右,这要具体看牧场的日粮类型和结构。如果超出此范围,说明牧场的日粮类型较差或日粮结构不合理,需要进行调整。下面看几种在不同泌乳阶段脂蛋比异常所反映的牧场管理问题:脂蛋比<1.12,反映瘤胃功能异常,精料比例大有关系;脂蛋比>1.4反映日粮蛋白不足或瘤胃降解蛋白不足;产后100天内脂蛋比>1.4可能是干奶期日粮不合理,膘情差;产后120天以内脂蛋比>1.4则意味着日粮中精料多,缺乏优质粗纤维饲料;若泌乳早期乳脂率较高,则意味着奶牛存在能量负平衡,在快速利用体脂,重点监控奶牛是否发生酮病。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脂蛋差如果小于0.4,说明牛群中有10%的牛发生了瘤胃酸中毒。差值越小酸中毒牛的比例越大,严重的还会出现负数,就是乳蛋白率大于乳脂率的现象,提示牧场有全群发生瘤胃酸中毒的风险,这种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关于乳脂率低的问题:乳脂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瘤胃分解纤维产生乙酸的量,乙酸代谢最终转化成乳脂。所以出现乳脂率偏低的情况重点要考虑奶牛摄入粗纤维的总量和纤维消化率。造成乳脂率低的主要原因:日粮总量不足、干物质采食量低和瘤胃健康状况是影响奶牛粗纤维摄入量的主要因素;影响纤维消化率的主要因素是纤维质量、纤维长度和瘤胃功能;纤维太长或太短都会影响其消化率。关于乳蛋白低的问题:影响乳蛋白率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MCP)。遗传因素主要受母牛和种公牛的影响。那么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MCP)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主要是瘤胃健康状况、日粮中蛋白水平特别是限制性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和蛋氨酸)、日粮能量水平和干物质采食量。影响奶牛瘤胃健康状况主要是由于疾病、酸中毒、使用抗生素、营养不足或不平衡造成,还有就是如果添加脂肪不当也会影响干物质采食量和瘤胃微生物活力;另一种情况是:日粮中蛋白总量不足或缺乏必需氨基酸、缺乏能量、还有可能是蛋白过量;缺乏能量可能是目前影响蛋白产量的主要因素。另外干物质采食量会同时影响上述三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