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总第五段,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老子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老子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第一节总第五段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钥与?虚而不淈(gǔ),动而俞(shù)出。多闻数(shù)穷,不若守于中。
【文字内容释述】
本段继续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阐述“道”的“无名”,同时,又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指出不要纠缠如何解释“吾不知其谁之子也”,由此引出老子五千言的主旨并非穷尽论述宇宙生成,而是人类社会治理如何学习和遵循宇宙生成及运行自然法则最终实现圣人之治,这是哲学社会科学问题而不是自然科学问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阐述人类社会治理如何学习和遵循宇宙生成及运行自然法则。本句非常经典,但传世本多解为“天地对待万物和圣人对待老百姓,如同祭祀后将用草扎成的狗随意丢弃一样,没有仁爱,任其自生自灭、自作自息。”如此解读可以毫不客气地讲纯属胡说八道。
第一,刍狗之“恒名”包括祭祀前后两个方面,传世本只取刍狗祭祀后被随意丢弃的状况,舍弃祭祀前敬若神明的状况,看似更为合理,但实际已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的片面认知方法。
第二,不管是帛书甲、乙本还是传世本,文字都是“以万物为刍狗,以百姓为刍狗”,而不是“以万物为祭祀后之刍狗,以百姓为祭祀后之刍狗”,传世本的解读纯粹就文字本身而言,也具有狭隘性、片面性,不是老子原意。
第三,按照传世本的解读,即便狭隘理解刍狗为祭祀后的状态,“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也应该有个从仁到不仁的转变过程,才能构成完整对应。如此一来就无法解释天地和圣人“没有仁爱,任其自生自灭、自作自息”了。我们总不能说祭祀之后刍狗被随意丢弃就是没有仁爱自然行事,而祭祀之前对刍狗敬若神明就是有仁爱不自然行事吧。用“天下皆知不仁之为不仁,斯仁矣”的比较认知方法来解读“不仁”,这怎么可能会是“不仁”的“恒名”呢?
所以,要弄懂本句意思,还是要从刍狗的本质属性、外部形态、祭祀前后的状态对比、与相关事物对比的性质转换等方面,来深刻领悟何谓刍狗的“恒名”。
第一,“以万物为刍狗”,不管这个“为”是解为当作、比作、看作还是对待等等,都无非万物与刍狗两者之间的比较,说明刍狗不属于万物。刍狗不属于万物又会如何呢?说明刍狗不是依道而生,而是依人的自我意识而生。
第二,刍狗与真狗相互比较,顾名思义,刍狗没有感知能力、意识和情感,它既不懂得摇尾讨欢也不可能反咬你一口。所以,“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依道行事生成万物却不受万物感知、意识和情感等个体意识的控制或者反作用,而是完全依照天地的本我意识自然行事。
第三,再用刍狗与“不仁”进行比较。所谓“仁”,不管是仁爱、仁义、仁慈等等,一句话就是心肠软,说好听点是率性而为,其本质就是受限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的主观情感意识,其认知事物不是遵循事物的本原而是容易受到他人意识的反作用影响,导致不全面、不客观,容易摇摆不定。所以,“仁”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的典型代表,完全是依照每个人的不同情感喜好来定义、评判和取舍,依照自我意识和主观意志来行事,容易导致说一套做一套,通过所谓的“仁爱”以实现治国安邦的思想主张是不可能实现的,是空想主义。
综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回应“弗始、弗志、弗居、弗去”和“不见可欲,使民不乱”的,指天地依道行事不会偏爱偏私,根本不存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的主观情感意识,而是把万物当作没有意识的刍狗一样,完全不受万物不同欲望的反作用影响或干扰。
由“天地不仁”到“圣人不仁”,同样是“言有宗,事有君”,一方面是从天地遵循自然法则体现出“不仁”,推演归纳出圣人治国安邦之道也应做到“不仁”;二是对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具体体现在“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的这六个“不”,进行归纳总结,其核心就是“不仁”。“不仁”是秉持“玄德”意识行事的前提基础,避免“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受到民众和官长夫大们不同欲望的反作用影响或干扰。
那么,“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与以民为本是否相矛盾呢?当然不是。
“百姓”对“万物”,文字对照工整、用词形象生动优美又非常严谨。但是,不要想当然就把“百姓”理解为我们今天讲的老百姓或者前文“恒使民无知无欲也”的民众。“百姓”与刍狗放在一起,也是与祭祀有关。我们中国人的姓约产生于原始氏族部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姓氏逐渐增多。它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整个氏族部落称号,目的是“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明确同姓不婚以避免近亲繁殖。古代祭祀作为一种礼制,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和礼仪。除了前文谈到过的天子祭祀天神地祇外,其中一种就是以姓氏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宗祠家族祭祀祖先。由于受“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思想的影响,“百姓”指的就是各个不同姓氏的宗祠家族祭祀,各敬各的祖,祈求宗族先人恩赐自己福泽等。“百姓”完全以姓氏划分,既包括了民众,也包括了官长夫大,并非专指老百姓。所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回应“不见可欲,使民不乱”的,圣人完全超越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的主观情感意识,进一步从求真务实的角度阐述如何避免社会陷入唯上不唯实的思想混乱之中。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与?虚而不淈,动而俞出。再次回到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表述“道”的“无名”。“其”,即“道冲”,进一步描述“道冲”呈现的外部形态。橐是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由于春秋战国时代有关橐的记载资料较少,只能参阅汉朝文献典籍来大致了解一二。据考古发现,1930年山东滕州出土的汉朝冶铁画像石中就有橐的画面,它有三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皮革而成。拉开皮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皮橐,橐内的空气通过排气阀而源源不断进入到输风管,最后再进入冶炼炉中,将风能转化为热能提高温度来冶铁。橐与锉(鍑)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类似于现代的打气筒和风箱之类,由此也可以证明原文应该是“锉其兑”而不是“挫其锐”。橐与锉(鍑)中空的特点好比天地之间空无的状态。
“钥”,甲、乙本均为“籥(yuè)”,古同“钥”,按照现代汉语用词习惯予以修改,意思不变,本义门直闩,即门后穿横闩的直木,防止大门从外边推开以保障安全。“橐钥”,指连接橐的把手和皮橐内活动圆板之间的圆木,意即“道冲”呈现的水柱状、伞柄状,如同是隐藏在皮橐内的圆木。这表明:一是“道冲”呈束状,而不是象恒星一样四面八方照射;二是“道冲”的束状无法观察到。束状也对应了“解其纷”。
“虚而不淈,动而俞出”,主语仍是“其”,阐述“道冲”在宇宙空间的外部形态和运行特点。“虚”,空的意思,对应“殆或存”,指人类无法在天地之间观察到“道冲”所呈现出的外部形态,犹如无法看到隐藏在皮橐内的圆木,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淈”,传世本解为枯竭,这不符合老子原意,工具书的这一解释也是因为传世本误读后经过两千多年沿袭而将错就错。“淈”不应该解为枯竭其理由如下:
第一,要形容“道”不断向上喷涌流淌的动力永不衰竭,或者喷涌出的物体永不枯竭,“道冲,而用之有弗盈”已经足够了,这里没有必要重复。“橐”对于“锉”虽然看似重复,但能够起到从抽象到具体便于理解的作用,“淈”如果作枯竭解它起不到这个作用。
第二,“虚而不淈”那自然是“虚”和“淈”之间存在转折关系。“虚”是一种空无的状态,表明无法观察到其具体呈现的外部形态,正因为“虚”,所以才有“殆或存”。而“枯竭”与“空无”显然搭配不当。
“道冲”因为无法观察到其呈现的形态,才让老子感慨“沉呵!殆或存”,正常反应应该是联想到,莫非它们都躲藏在天地之间某个黑暗的角落,就象橐钥隐藏在皮橐内一样致使我们无法观察到吗?因此,大胆推断“淈”应该带有躲藏、隐匿的意思,而且与水有关。
按照这个思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淈”多跟“汩”连用,表示水的流通。《文选·郭璞<江赋>》:“潜演之所汩淈,奔溜之所磢错。”李善注:“《说文》曰:‘潜,藏也。’又曰:‘演,水脉行地中。’”可见,“淈”是指地下河水潜藏在地表之下流淌。而“冲”则是地下河水受到地形结构的影响,形成较大的压力,最终沿着地表裂缝喷涌出地面。“不淈”不但是“虚”的转折,还对应了“冲”,说明“道冲”也并非外部压力所致。由“冲”到“殆或存”到“虚”再到“不淈”,层层递进,一步一步阐述“道冲”的外部形态和运行特点。由此可以明确,“虚而不淈”的意思是:“道冲”虽然因为无法观察而呈现出空无的外部形态,但它并不是潜藏在宇宙中,“道冲”不断向上喷涌流淌并非因为其潜藏而形成外部压力所致,也不是天神主宰所为。既然没有天神主宰,又不是宇宙大爆炸,那“道冲”的动力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呢?老子并没有对此展开阐述,但可以肯定它是宇宙终极能量源。
此外,“虚而不淈”也回答了“其犹橐钥与”,因为“橐钥”只有在往外拉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其具体形状,往里推的时候,它被包裹在橐内是无法看到其具体形状的。“淈”作潜藏解才能恰当地回答这种现象,表明“道冲”的柱状犹如包裹在橐内圆木一样,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只是无法观察到而已。
“动”,指“道冲”时刻处于运动状态,而不是静止不动。我们现在都知道,物质是运动的,静止只是相对概念,宇宙动力的源泉就来自于“道冲”,只有“道”时刻都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带动整个宇宙天体运行。老子用“动”作为描述“道冲”特征的“恒名”,同样是经得住科学实践检验的。这里要注意,“动”是对应“虚”,表示时刻都处于运动状态,不是对应“静”,不能理解成“不动不俞出,动了才俞出”。传世本解为“越鼓动风就越多”,一是把“动”与“静”对应理解;二是把“俞”解为“愈”,那就说明不鼓动也会出风,这显然不符合常理导致前后矛盾。
“俞”,不能解为愈加,因为老子原文并非“愈动而愈出”,而且,后文“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的“弥”已经是愈加的意思了,按照老子行文特点,这里如果也是愈加的意思,一定会用“弥”而不是“俞”。“俞”的本义是古代挖空树木做船,《说文》:“俞,空中木为舟也。”段玉裁注:“空中木者,舟之始。”但这无法明确解释此处的含义。“俞”在工具书中还解为“古同‘腧’”。“腧”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但它是一部编撰的中医学典籍,并非一人创作,跨越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集结而成,无法判定《黄帝内经》中最早描述“腧”的内容与老子五千言成书的时间孰先孰后,但这并不影响“俞”与“腧”在汉字演变中的渊源。所以,“俞”在这里应该作同“腧”解,并要结合“舟之始”的本义来准确定义。考虑到与现代汉语中“腧”的意思仍有所区别,故不将“俞”修改为“腧”,但应读作shù。
“空中木为舟”作为最原始的舟,显然不能行远路,只能用作渡河,解决古代无桥通行时两岸之间的交通问题,以便连接陆路交通,使“道”更加通达。“腧”则指人体穴道,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是与人体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既能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也能从外通向内,接受针灸等刺激,防治疾病。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个人理解,“俞”是指在点与点之间走捷径,使本来缺乏联系的事物之间能够建立快捷的联系通道,让本来无法通过观察发现的事物得以显现。因此,“动而俞出”也是对“其犹橐钥与”的回答,意思是:“道冲”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不断向上喷涌流淌出“玄德”,它能够走捷径迅速到达宇宙空间任何一个地方,从而建立快捷的联系通道。
虽然紧扣文字含义对“动而俞出”作出了解释,但这里还有三个问题:第一,“道冲”的能量来源问题。宇宙是否存在比黑洞能量场更加强大无比的能量?第二,捷径问题。如何才能瞬间把这种物体输送到宇宙空间任意位置?这个捷径是否就是黑洞?第三,如何才能建立快捷的联系通道?是量子纠缠吗?这种快捷的联系是不是维持宇宙运行的基础?这些问题并不是依据现代科学知识异想天开、自由发挥出来的联想,不是人为拔高老子的思想,而是文字本身的含义让人不得不去思考。要知道,老子五千言是写于近三千年前,并没有专业术语来规范解释这些宇宙知识,这就是老子为何文章伊始就提出要用“恒名”来描述事物本质属性的根本原因。所以,老子五千言不但是一切哲学思想的内核,也是自然科学的内核,它揭示了宇宙真理。这就是老子五千言无穷魅力之所在。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多”,过分、不必要的。“闻”,听到,特指聆听“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如何生成宇宙万物的相关论述。“数”,本义点数、计算,这里指按照本质规律预测推算出未来必然发展趋势,作动词。“穷”,本义尽、完结,《说文》:“穷,极也。”“若”,形似神也似,要注意与“如”的区别,“如”是形似神不似。为何两字要作如此解,具体到后文的“上善如水”和“弄耨若惊”时再来详细阐述。“中”,中心。本句意思是说:老子五千言的书之本旨是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阐述人类社会治理如何学习和遵循宇宙生成及运行自然法则,从而最终实现圣人之治,而不是从自然科学角度阐述宇宙万物如何生成,过多聆听这方面的论述容易导致推究到极点,还是从“道”的“无名”回到“有名”上来,继续阐述圣人治国安邦该如何学习和遵循宇宙生成及运行自然法则,这才是文章重点。
金圣叹批注版《推背图》第四十七象有云:“好把旧书多读到,义言一出见英明。”如果您信了,请转发;老子五千言最后结尾:“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善人”就是“善人之师”,善于教化别人之意,如果您悟了,也请转发。错误难免,敬请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