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漩涡

城市单中心裂变为多中心是全球一线城市的必由之路。

2014年四川天府新区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自此成都开启了“双中心”的城市空间时代,双中心是国内多个大城市进化的主要路径,尤其是拥有国家级新区的城市,都将新区定位为城市新中心,成都也毫不例外的将天府新区视为城市新中心来打造。

成都市中心发展前景如何(成都正形成三中心)(1)

图示

如果说双中心是国内大城市发展进化的必备载体,那三中心的城市格局将是全球一线城市的进化之路,而当下的成都正由双中心裂变为「三中心」。

当然这里需要澄清一个事实,现代城市的发展实际上都在“去中心”;如成都大力推进的TOD战略,其核心也在去中心,本文中的中心泛指:在地理空间上跨越原城市中心,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的城市高强度开发,并承担相应的城市主核功能。

成都发力三中心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发展十字方针」其中东进打开了成都「三中心」城市格局的大门。

成都市中心发展前景如何(成都正形成三中心)(2)

成都城市规划

在东进战略的统筹安排下,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简阳新城,相继问世,三年后空港、简州合体组成东部新区,2020年5月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东部新区位于龙泉山东侧,是推动成都城市空间从“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的重要载体,这里是成都践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先行区,也是继中心城区、天府新区之后的第三大热土。

成都市中心发展前景如何(成都正形成三中心)(3)

成都东部新区图示

成都中心城区、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成都东部新区在成都国土空间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三中心形态,放眼望去国内二线城市能做到如此规划的,除了成都也只有成都。

成都怎么敢三中心?

外界不少声音都在议论,成都城镇发展空间的步子迈得太大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国内二线城市在城镇空间发展上极少提出过“三中心”的发展,更别提现实。如日前武汉国土空间就提出:一主四副,杭州提出:一核九星,还有不少城市都还停留在做大做强主中心的路上,

成都为何敢发展三中心?要想在城市空间上实现三中心,首先需要保障城市常住人口能源源不断地增长,产业这些都是次要的,中国城市的发展早就从“人跟着资本走”迈向了“资本跟着人走”的时代。

成都市中心发展前景如何(成都正形成三中心)(4)

图示

所以这几年自上而下,各大城市都在干一件事“抢人”。同时抢人大战的爆发并不是偶然,而是在“老龄化、少子化”的时代背景下的城市焦虑症。

据成都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已达2093.8万人,据统计过去十年间成都常住人口增量高达581.9万,从常住人口规模来看,成都仅次于重庆、上海、北京,从增量来看成都仅次于深圳、广州。

成都市中心发展前景如何(成都正形成三中心)(5)

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增量数据

成都常住人口的规模和增量都位居前列,这便是成都在城市格局上能大步流星对标全球一线的关键。要知道,重庆是一个省的体量,因此从实际意义来讲,现阶段成都在常住人口上是和京沪一档的。

这几天,各大城市都发布了到2035年的国土空间总规,从各大城市到2035年规划的常住人口规模来看,成都仅次于上海、重庆。

成都市中心发展前景如何(成都正形成三中心)(6)

图示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成都城市配置是按照2600万规划的,所以取中间值,2035年成都常住人口有望突破2500万(但或许这个数值会更高)

为什么成都能有这么高的人气?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四川都是“强省会”发展,成都和四川地级市呈现几倍经济差,人口流动都是用脚投票的,在城市发展差异下,全川人口都会优先选择成都。

同时甘肃、青海等周边宜居情况不够理想的省份人口,也倾向于选择成都,毕竟成都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这一点也吸引了不少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口迁移成都。

所以,未来成都常住人口的增量仍会高歌猛进,而沿海地区就不好说了。从城市内生发动力来看,成都有这个能力去实现三中心的愿景,但三中心谁才是成都这座西部大城的未来呢?

成都市中心发展前景如何(成都正形成三中心)(7)

成都图示

谁是成都的未来?

判断一座城市新区发展潜力和受重视程度及投资价值等要素,教育、产业和定位是至关重要。

同为一线城市的广深为何在户口含金量上远不如京沪?说白了,还是广深在教育上差京沪太多,谁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教育上,成都中心城区拥有最大的话语权,尤其是传统五城区,这里是成都优质资源的聚集地,是当前成都实际意义上的城市主中心,也是未来成都这座西部大城的实力的最佳体现。这里主要先讲一下新区。

在教育上,东部新区的支持力度要高于天府新区。

东部新区成立时间满打满算才一年出头,但在教育上已初现大城气概。成都七中、石室中学、川大附小、成都实小、石笋街等成都优质名校都已落户东部新区,最引人瞩目的是这些名校不是挂牌,而是本部领办分校,其利好程度自不言而喻。

成都市中心发展前景如何(成都正形成三中心)(8)

图示

据日前东部新区发布的《支持成都东部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八大措施》和《成都东部新区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规划(2021-2035)》到2035年东部新区将建成337所学校,在教育定位上:东部新区将建成教育事业公平而有质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区。

值得一提的是短期内(2025年),东部新区还将持续引进14所优质教育资源,这在天府新区身上是从未发生过的。

目前天府新区的教育资源说不上多好,也有不少名校,但可惜多数是挂牌,与本部的关系不大。

成都市中心发展前景如何(成都正形成三中心)(9)

成都高新区图示

东部新区教育支持力度很大其实也很好理解,东部新区在产业定位、成熟度上不如天府新区,且东部新区尚处一片空白,要想吸引人,成都必须拿出真金白银,而在城市开发起步阶段,将优质教育资源密集的导入新区,是增强新区吸引力的最佳利器。

天府新区虽然没有完全成型,但雏形已现,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在吸引力、资源吸附力等综合要素上已初见成效。

所以,在前期教育上的投入,东部新区高于天府新区也可以理解。但教育这一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城市新区开发当中,许多城市就喜欢“画教育大饼”。所以能短期内兑现的优质教育配套,那这个新区肯定值得关注。

在产业和定位方面,天府新区要略胜一筹。先来讲一下,大家对城市区域发展的误解,不少人认为GDP的高低就能看出谁更强,其实不然。天府新区的产业聚焦在“三产服务业”,制造业功能不强,而历来制造业就是“刷GDP”的猛兽,所以衡量区域实力并不能用GDP来作为标准,这里大家可以参考下:社消、R&D、社会治理、税收、商业体层次等。

成都市中心发展前景如何(成都正形成三中心)(10)

成都三岔湖TOD图示

基于产业发展的关系,时至今日天府新区的GDP都不高,但这并不代表天府新区不强。

天府新区主要聚焦在服务业上,东部新区主要瞄准了制造业,从产业大方向来看双区并不冲突,历来做大做强服务业就需要强大的制造业支持,而要长远的做优制造业,就需要强大的服务业,双区在产业大方向上呈现互补的形态。

所以准确来讲,天府和东新都是成都的未来,只是区域价值不同,这里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关注公众号(见证成都城事)获取更多成都发展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