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元帅可谓戎马一生。除了打了一辈子仗之外,朱德的感情生活也是充满了波澜,他的一生先后娶过六任夫人。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朱德元帅戎马一生)(1)

一:刘从珍

刘从珍是朱德的第一任夫人,她比朱德大两岁,是朱德大舅家的女儿,也就是朱德的表姐。在那个年代,表亲之间结婚在世俗社会中还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

十九岁的朱德,奉父母之命迎娶了自己的表姐,开始了他的婚姻生活。可惜的是,这段婚姻对于思想进步的朱德而言,并不是理想中该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而是父母之命下不得不完成的一件使命。

结婚后的第二年,朱德离家外出求学,而这一次外出,便再也没能见到过自己的发妻刘从珍。在朱德后来的岁月中,对于自己的结发妻子,他的内心充满了亏欠。虽然他们没有夫妻之恩爱,但毕竟还有姐弟之情意。

朱德参与革命期间被国民党通缉,蒋介石派人三次挖掘了朱德家的祖坟。留在老家的刘从珍,从此开始了吃斋念佛的修行,希望通过祈求能够使得朱德平安。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朱德元帅戎马一生)(2)

刘从珍

新中国成立后,早已身居高位的朱德写信给刘从珍,要把她接到北京居住,以方便对其进行照顾。刘从珍虽然对这位表弟丈夫仍然心存念想,但并没有受邀搬去北京,她在老家生活了一辈子,再没有哪里能够比自己的老家生活的怡然自得。

1958年,刘从珍在家乡病逝,享年75岁。得到消息后,朱德立即让儿子朱琦和女儿朱敏赶回老家,为自己的结发妻子送葬。

二:萧菊芳

青年时期的朱德离开家乡后,辗转来到云南讲武堂求学。在这里,朱德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贵人——蔡锷,除此之外,还结识了他的第二任妻子——萧菊芳。

萧菊芳是昆明师范学堂的学生,毕业后留在学校当一名老师。她比朱德大一岁,与朱德相识之后,两个人很快擦出了情感的火花,这是朱德第一次感受到爱情的滋味。

1912年,朱德与萧菊芳在云南结婚。1916年初,朱德跟随蔡锷将军发起护国战争,率军北征讨伐袁世凯的北洋军。

朱德出发后,有孕在身的萧菊芳不久之后生下了她与朱德的孩子,也是朱德唯一的儿子——朱琦。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朱德元帅戎马一生)(3)

萧菊芳

遗憾的是,生下朱琦后不久,萧菊芳染上了疾病,于1919年离开了朱德和他们的儿子,从此撒手人寰。

痛失爱妻的朱德伤心欲绝,这是她第一个真正爱上的女人,却如此早早的离开人世。为此,朱德特意写下一首诗,来悼念不幸离世的亡妻:

草草姻缘结乱年,不堪回首失婵娟。

枪林弹雨生涯里,是否忧惊避九泉?

三:陈玉珍

萧菊芳病逝之后,朱德悲痛了很久。做为一个孩子的父亲,很多人劝说朱德,让他再迎娶一房妻子,这样可以方便照顾他和年幼的朱琦。在众人的劝说之下,为了年幼的儿子有人照料,朱德答应了下来。

朱德有一个至交好友孙炳文,两个人在革命的岁月中一同作战了许多年。在孙炳文的牵线搭桥下,将自己的亲外甥女陈玉珍介绍给了朱德。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朱德元帅戎马一生)(4)

朱德

陈玉珍比朱德小十岁,曾就读于南溪简易师范学校,辛亥革命时期和讨伐袁世凯期间,她做为一名进步青年,一直都在参与其中。

不仅思想进步,陈玉珍的样貌也是非常出众,亭亭玉立的外表,秀外慧中的个性。她曾对家里人说,将来嫁人一定要嫁给自己钟意的人,如果是旧式婚姻或者对方入不了自己的法眼,她宁愿一辈子不结婚。

当她的舅舅将朱德介绍给她之后,陈玉珍的婚姻世界终于敞开大门,她被朱德忠厚的性格以及渊博的学识所深深吸引,仅仅通过几次接触,就认定这个男人是可以托付终生的人。

对于陈玉珍,经过几次相处,朱德同样觉得满心欢喜,他的内心深深感受到,这是一个可以给与自己幸福的女人。

男有情,女有意,朱德和陈玉珍走进了婚姻生活。对于朱德的儿子,陈玉珍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一样充满了关爱和照顾。

与陈玉珍结婚后没多久,为了革命事业,朱德不得不离开爱人和儿子身边,与好友孙炳文一起前往上海参与革命事业。

在这之后,陈玉珍独自照顾着朱德的儿子以及朱德的父母。而离开后的朱德,由于革命事业的残酷,他与陈玉珍彻底失去了联系,这也导致在未来的十数年,他们之间再没有任何音讯。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朱德元帅戎马一生)(5)

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开始大肆屠害共产党人,朱德及其家人被列入到蒋介石的重要名单中。

为了躲避蒋介石的迫害,陈玉珍将朱德的生母、养母以及两个侄子、一个外甥全部接到自己身边,带着他们到处躲藏,以免遭受到蒋介石的迫害。

这期间,朱德数次得到消息称,陈玉珍和儿子朱琦在蒋介石的迫害中遭遇不幸。所谓众口铄金、三人成虎,当朱德好几次听到同样的消息以后,无奈选择了相信。

直到十几年以后,当朱德和儿子再次团圆他,才得知儿子和陈玉珍这些年来,竟然幸运的躲过了国民党的迫害。

1967年11月7日,71岁的陈玉珍因为疾病而离世。去世以后,她被葬于老家的七洞湖边。

四:贺治华

在朱德的历任夫人之中,外表最为俊秀美丽的当属贺治华,她因为外貌俊美,一度被誉为“开江之最”。

在杨子烈的《往事如烟》一书中,曾这样描述贺治华的相貌:贺治华生得的确妖娆,柳眉杏眼,怒中带笑,愁中见喜。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朱德元帅戎马一生)(6)

贺治华

1922年,朱德为了追求革命事业,从上海乘船远赴德国。在这一年,通过张申府、周恩来的介绍,朱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也是在这一年,朱德结识了贺治华,她是朱德在云南时老部下的妹妹,因为通晓多国外语,在欧洲期间给与朱德很大帮助。

朱德与贺治华后来走到了一起,并且选择了结婚。1926年辗转来到苏联以后,贺治华生下了她与朱德女儿,同时也是朱德唯一的女儿——朱敏。

贺治华个性张扬,爱出风头,对物质的喜爱和欲望比平常人高出很多。在苏联期间,她常常出入于各种形式的宴会,这一点与性格淳朴的朱德完全相反,这也是他们最终没能继续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1926年,出于对中国革命的需要,朱德回到了祖国,而贺治华则另嫁他人。1928年,贺治华与丈夫何家兴回到中国,同时,她将女儿朱敏送到亲戚家寄养。这一年,贺治华背叛了革命,将共产党人罗亦农出卖。

罗亦农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内非常重要的一位领导人之一,蒋介石悬赏三千美金抓捕他。为了这三千美元的赏金,贺治华背叛了革命,出卖了罗亦农,后者因此遭遇国民党的残忍杀害。

朱德与贺治华的女儿朱敏,在后来的回忆中提到:我常常怨恨母亲:她为什么不要我?不抚养我?不给我母爱?长大后我才知道,母亲弃我而去,甚至叛离了我的爹爹,是为了追求与爹爹的信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在这一点上,我作为女儿,是不能原谅她的。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朱德元帅戎马一生)(7)

朱德与女儿朱敏

1928年,背叛革命的贺治华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从此下落不明。她的结局有许多种说法,但始终没有一个盖棺定论的答案。

五:伍若兰

如果说在朱德的历任夫人之中,哪一位最可以称得上是巾帼英雄、对革命事业贡献最大,那一定是朱德元帅的第五任夫人——伍若兰。她的英勇事迹,甚至可以和花木兰相提并论。

1903年,伍若兰出生于湖南省耒阳县,192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并在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湖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期间,伍若兰结识了毛泽东的妹妹毛泽建,并与她成为了好友。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伍若兰开启了她光辉的革命生涯。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朱德元帅戎马一生)(8)

1928年,朱德与陈毅一起,在湖南领导发动了著名的湘南暴动。在此期间,伍若兰以妇女联合会主席的身份,在耒阳县组织农民自卫队,积极参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革命运动,配合工农红军占领县城,建立了耒阳县苏维埃政府。

在接下来的革命和斗争中,伍若兰与朱德相识相知,她被朱德的崇高品格以及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所折服,而朱德也被伍若兰忠贞不二的革命精神所吸引。就这样,两个人走到了一起,由革命战友变为革命伉俪。

结婚后,伍若兰从来不以“军长夫人”自居,反而与人更加谦卑和善,她始终严于律己,对自己的要求和所有红军战士一样,一起吃红米饭、南瓜汤,穿一样的草鞋,睡一样的稻草铺。

军部配发给伍若兰一匹军马供其乘坐,但在行军赶路的过程中,她很少自己骑在马背上,总是将马让给那些体弱多病的女战友,或者受伤的红军战士。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朱德元帅戎马一生)(9)

在红军队伍中,伍若兰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宣传员,同时,她还是一位身手敏捷的女英雄。通过反反复复的练习,伍若兰可使双手打枪,并且枪法极其精准,在红军内部被誉为“双枪女将”。

有人问她,为什么一定要坚持练习双手打枪,伍若兰回答说:“这是在做两手准备,今后的战斗中,万一我的右手受伤了,我还可以使用左手继续跟敌人战斗。”

1929年1月,毛泽东与朱德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准备向赣南地区进军。2月1日,在江西吉潭镇与追击的敌人发生激烈交火后,红军转移至圳下村休整。

第二天天还没亮,红军再次遭遇敌人的打击,被国民党刘士毅部包围。为了掩护朱德和军部其他首长的安全,伍若兰毅然决然站了出来,她率领一部分红军战士向敌人的另一侧进行猛烈攻击,以此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正是在伍若兰不顾生死、舍己为人的战斗下,朱德及其军部其他首长才得以成功突围。接下来的战斗中,由于敌军炮火十分猛烈,伍若兰终因受伤严重而被敌人俘获。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朱德元帅戎马一生)(10)

敌人俘获伍若兰之后,为了从她口中得知红军去向,以及红军重要的军事机密,对她进行了惨绝人寰的严刑逼供。然而,当老虎凳、辣椒水等酷刑在伍若兰身上施展过后,得到的答复始终只有一个:“若要我低头,除非赣江水倒流!”

1929年2月12日,敌人发觉无法从伍若兰口中得到任何、哪怕一丁点的信息之后,选择将其残忍杀害。这一年,伍若兰年仅二十六岁。

伍若兰英勇就义后,红军内部开始流传一首关于她的歌谣,时至今日,这首歌谣仍然在当地流传甚广:“红军队里多英雄,双枪女将建奇功,横扫敌人如卷席,英雄威震七溪岭。”

在朱德的晚年岁月中,为了纪念这位为了革命事业而奉献生命的妻子,养了上千盆兰花,并先后创作了三十余首关于兰花的诗,以表达对她的思念。

六:康克清

康克清是朱德的第六任夫人,也是他的最后一任妻子。1911年,康克清出生于江西省万安县,穷苦百姓出身。1925年,年仅14的康克清开始投身革命。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朱德元帅戎马一生)(11)

朱德与康克清

1928年,康克清加入到工农红军,跟随红四军二十八团一起前往井冈山投身革命。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他知道了朱德。

1929年初,伍若兰牺牲后,朱德备受打击。几次连续不断的情感上的打击,让这位红军老军长再一次陷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

为了能够让朱德从失去爱人的痛苦中尽快走出来,让他能够重新调整好姿态,率领红军取得更多的胜利,贺子珍等人决定对朱德进行帮助。

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为了让朱德从阴影中走出,贺子珍等人决定给朱德安排一位夫人,她们在红军女战士中千挑万选,最终选择了和朱德性格一样淳朴敦厚的康克清。

在贺子珍等人的安排下,康克清开始照料起朱德的生活起居,并在众多人的撮合下,朱德与康克清走入了婚姻。这一次,朱德再没有像之前的婚姻那样,因为革命的残酷而无法维系长久。这一次,朱德和康克清的婚姻长达四十七年之久。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朱德元帅戎马一生)(12)

朱德与康克清

在往后的革命岁月中,康克清跟随朱德和红军一起,经历了艰难险阻的万里长征,以及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到1976年朱德因疾病离开人世以前,康克清始终与朱德相濡以沫,不离不弃陪伴在朱德身边。

1992年4月22日,朱德去世16年之后,康克清也因疾病而离开人世,享年81岁。

小编赠言:

老总一生六任妻,坎坷悲欢难相依;

表姐念佛吃斋饭,菊芳生子唤朱琦;

玉珍育子侍双老,贺氏贪财叛投敌;

若兰神射双枪挎,康妈相守致别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