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说到,育儿村村民秦亿名清晨莫名被人杀死在自家院中,勘察案发现场,只留下两颗染了血的青梅果子。

正当案件一筹莫展之时,一名樵夫上山砍柴时在崖底发现了一具尸体,经过勘查,死者是失足摔死的,而在其旁边发现的凶器则正是杀害秦亿名所用的刀具。

本以为案件到此真相大白,谁知在死者口袋里竟也发现了两颗青梅果子,而后死者妻子前来认领尸体时,竟说出了让所有人瞠目结舌之事。至此,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明朝奇案连环无头案 明朝奇案知县断案(1)

欲知后续精彩内容,我们接着往下看:

听司捷说完,胡知县便让衙役将赵勾的尸体进行收殓,让司捷带回去好生安葬。随后,胡知县则带领众人又返回了育儿村。

在返回育儿村后,胡知县再一次来到了秦亿名家中,对其院中的青梅树仔细的打量起来。他将青梅树上的果实从头到尾仔细数了一遍,发现树上有六个果子被摘的痕迹。

当即,胡知县便闻秦树保道:“这树上果子被摘了六颗,可眼下除了院中落下的两颗,还有那赵勾身上的两颗,那两颗果子到底去了哪呢?”

秦树保摇了摇头回道:“前天我父亲发现果子被人偷后就非常生气,于是便在院子里蹲守偷果子的贼,不料贼人凶狠,竟将父亲给杀死了,如今父亲身死,那贼人也失足摔死,至于花钱买果子的人是谁,还有那两颗果子去了哪里,我也不曾知晓。”

听罢,胡知县思索了片刻,随后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了一遍,大致理清了此案的经过:

首先一名陌生男子雇赵勾前来偷果子,并按照五两银子一个的高价收购。面对如此诱惑,赵勾自然不会错过,于是便前后两次翻墙进入秦家偷果子。

第一次成功偷了两枚,并换取了十两银子交给了妻子司捷,第二次盗取时,被蹲守在院中的秦亿名发现,二人发生争执,最终赵勾杀了秦亿名,然后自己在偷了果子后失足摔下悬崖身死。第一次偷到了2枚,并卖了10两银子。

明朝奇案连环无头案 明朝奇案知县断案(2)

所以此案的罪魁祸首是那个买果子的陌生男人,此人明知道秦家有青梅果树,为何自己不去买,反而要出高价让赵勾前去呢?此时必有蹊跷!

然而,现在唯一见过这名陌生男子的赵勾已死,其妻司捷又未见过此人,案子此时又陷入了僵局。

唯一的知情人赵勾死了,案子一时陷入了死胡同,见状,胡知县并未急着回县衙,而是在育儿村接着住了下来,一边继续梳理案情,一边让育儿村,王闸村及周边村子的里正去各家走访,以此来探寻那个陌生男子的下落,结果一连数日,还是一点结果都没有。

事已至此,胡知县认为这陌生男子或许闻见风声早已经逃离了此地,如此,该案便成了无头案,一时半会儿恐怕难以破解了。

眼见如此,在此处多待下去已无多大意义,随即便将打探消息衙役召集过来,准备离开育儿村,返回县衙去。

可就在召集出去打探消息的衙役时,有两个衙役却迟迟未归,直到正午时,众人吃了午饭,他二人才灰头土脸的跑了回来。

胡知县见二人这般模样,当即问道:“你们二人去了哪里?为何头上都是灰尘?”

衙役当即回道:“昨日我俩奉命在村里调查陌生人,结果在村尾一户人家调查时,却发现半山腰上燃起了大火。见状,我二人便跑过去救火了。”

明朝奇案连环无头案 明朝奇案知县断案(3)

胡知县听罢,随即说道:“火熄灭了就好,你们二人吃点饭菜,等会儿就要返回县衙了。”

二人听罢,便拿碗准备吃饭,就在此时,其中一位衙役停下步子说道:“大人,虽说这大火被熄灭了,但属下觉得这火烧得有蹊跷!”

“哦?这火如何蹊跷了,你且细细说来。”胡知县回道。

那衙役当即说道:“昨日在大火熄灭后,我二人便沿着大火烧起的痕迹找去,最终找到了着火的源头,原来是一座坟墓前的蜡烛倒了,点燃了一旁的枯草,这才引起了大火。但怪就怪在这,昨日又不是任何祭日,怎会有人前去祭拜呢?而且在那坟前还摆放了贡品,其中一个碟子里还放着两颗青梅果子。”

“什么?坟墓前还放着两个青梅果子?”胡知县吃惊道。

“确实如此,我两看得很清楚!”

听罢,胡知县当即便让二人领着他前去那坟墓边查看,果然,那坟墓前的碟子里放着两颗青梅果子。

当下,胡知县在看清墓碑上的字后,得知了这死者是旁边叶典村的叶五常,随即便叫来衙役,让他们赶紧前去叶典村,并按照他说的去办。

大约一柱香的时间,衙役们便从叶典村返了回来,并带回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男子。男子名叫叶城,而那坟里埋着的正是他的父亲叶五常。

胡知县看了男子一眼,随即便吩咐衙役们将男子押回县衙再审。

待返回县衙后,胡知县立即升堂问案,他拍下手中惊堂木,大声呵斥道:“大胆叶城,你是如何指使赵勾盗取青梅果子,又让他杀害秦亿名的,还不快快招来!”

明朝奇案连环无头案 明朝奇案知县断案(4)

叶城闻言,当即便回道:“大人明察,小人冤枉啊,我与赵勾素不相识,这一切与我无关啊!”

胡知县知道对方不会轻易承认,随即便拿出两颗青梅果子递到了叶城面前,叶城看到青梅果子,当即浑身一震,随后便瘫软在了地上,哪里还敢狡辩,只能将案中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原来,这叶城的父亲叶五常年轻时曾与秦亿名是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二人经常一起出门去广东一带经商。

这秦亿名为人比较精明狡猾且相对吝啬,而叶五常则性格耿直一些,二人合伙做生意倒也赚了不少钱,后来秦亿名见自己出力多,便要求分开各干各的,于是二人此后便各自经营了。

自从分开后,秦亿名生意越来越好,而叶五常也渐渐走了下坡路,没过几年便赔完了以前所攒下的身家。

一次,叶五常醉酒后对儿子说:这秦亿名不是个好东西,自从分开后,便动了坏心思,把以前二人积攒的老顾客全部都给拉走了,并且还将我进货的渠道都给切断了,当初这秦亿名要散伙,看来是蓄谋已久了!

叶城见父亲这样说,心中顿时对秦亿名充满了怨恨,但虽说如此,但也不至于因此而杀人,而让叶城决心教训教训秦亿名,是因为一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

一年前,这秦亿名突然在家中摆宴并邀请叶五常参加,碍于面子,叶五常便孤身前去了。

席见,秦亿名说当年叶五常让给他的青梅树成活了,并且还结了十几个果子,今日高兴,所以邀几位老友过来喝上一杯。

明朝奇案连环无头案 明朝奇案知县断案(5)

当天,除了叶五常,还有秦亿名其他两个朋友也在场,四人把酒言欢,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当天下午,在喝完酒后,叶五常便独自往家走,结果在走到村口时,不慎跌入一条深沟摔成了重伤,等到叶城赶过来时,叶五常已经奄奄一息了,等到被抬到家门口时便咽了气。

事后叶城得知当天喝酒之后,秦亿名把其他二人都安全送回了家,唯独没有送叶五常。虽然事后秦亿名解释说当时叶五常坚决不要人送,而且叶五常家距离秦家最近,所以就没有去送他。

秦亿名的说辞,叶城自然不肯承认,叶城始终怀疑是秦亿名故意设局害死了他的父亲。因此,叶城对秦亿名恨之入骨,想寻机报复一下他。

想着那秦亿名竟然对那棵青梅视若珍宝,于是叶城便想到了一个报复的办法,他让家中的仆人李光找到王闸村的赵勾,借口家中有人生病需要用青梅做药引,并开价五两银子1个青梅果子。

那赵勾本就穷得叮当响,听闻还有人用五两银子买一个青梅果子,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因为青梅树在当地并不多见,于是李光便按照叶城所说,将育儿村秦亿名家有青梅果树的情况告诉了赵勾。于是,当天夜里,赵勾便翻入秦家偷走了两颗青梅果子。

但叶城的计划并不是要青梅果子,他的想法是让赵勾在偷的过程中惊动秦亿名,如此二人必然会发生争执,这年老的秦亿名自然不是赵勾的对手,如此便达到了教训秦亿名的目的。

可这赵勾成功地带回了两颗青梅果子,由此可见,他并没有碰见秦亿名。于是,他让李光转告赵勾,让其接着去偷青梅果子,价格还是五两银子一个。

再说那秦亿名在知道自家青梅果子被偷后,心中很是气愤,于是,他日夜守在院子里,要抓住这个偷果子的贼。

赵勾第二次是在清晨时分翻入秦家偷果子的,他刚从树上摘了四颗果子,就遭躲在暗处的秦亿名袭击。

情急之下,赵勾便拔出随身携带的尖刀,一刀刺死了秦亿名。见秦亿名身死,他也吓得不轻,随即赶忙带着四颗青梅果子逃窜,其中两颗就是此时从口袋中掉落在了地上。

明朝奇案连环无头案 明朝奇案知县断案(6)

就这样,赵勾带着剩下的两颗果子逃出了育儿村因为杀了人,他也不敢走大路,于是便想着从山间小道翻回去,结果不曾想,失足跌落悬崖摔死了。直到天亮后樵夫上山打柴时才发现他的尸体。

李光在得知秦亿名被杀,赵勾失足摔死后,便将这消息传给了叶城,并劝其出去躲一躲。

但叶城认为,这秦亿名是被赵勾杀死的,而赵勾如今又摔死了,此事已成定案,与他没有丝毫关系,故而并没有急着出去躲避。

如今秦亿名已身死,大仇也算得报,于是他便将赵勾卖给他的两颗青梅果子拿到父亲坟前祭奠。叶城将青梅果子当成供品放在坟前,随后又点上一对蜡烛,这才心满意足地下了山。

怎知傍晚刮起大风,将其中一根蜡烛吹倒了故而点燃了旁边的干草,引发了一场火灾。

此时正巧两个衙役在村里查案,看到山上起了大火便上去救火,待熄灭大火后,找到了起火的源头并在起火的坟前发现了两颗青梅果子。

衙役们返回育儿村后,胡知县从衙役们头顶上都是草木灰发现了端倪,待衙役将事情经过细说后,这才根据坟墓前的碑文找到了叶城。当即,胡知县立马派衙役前去抓捕叶城,这才破解了此案。

明朝奇案连环无头案 明朝奇案知县断案(7)

最终,案件水落石出,犯罪事实清晰,胡知县按照《大明律例》判处案件主谋叶城斩首之刑,同犯李光杖责五十,牢役五年年,案件直接杀人犯赵勾,因坠崖身亡,故而不再多做追究,其卖青梅果子所得,没收充公!至此,案子顺利告结。

写在最后:

细观此案,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实都是因为内心的猜忌!而之所以会有猜忌,不过是人内心所产生的恶罢了。

一念恶生,便如那滔滔泉水一般,虽然看似并无太大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会越聚越多,最终形成汪洋大海,从而走向不归之路。

在此,劝诫所有人,守住内心的善良,莫让邪恶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唯有守住了本心,方能得到善果。

上集精彩:明朝奇案:男子身亡,知县见院中种树有蹊跷,两颗青梅引出真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