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死后的惨状(齐桓公老婆改嫁引发一场握手言和的战争)(1)

读《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僖公四年

齐桓公与蔡姬乘舟游玩,老夫少妻,齐桓公本也很喜欢淘气的蔡姬,可是这个老婆这回玩得却不知分寸了。她故意晃动小船来吓齐桓公,齐桓公真的是吓到了,叫蔡姬停手,但是蔡姬却不听。

她觉得自己会游泳,就算掉进水里也可以救老公。但是这个老公就是个老头啊,哪里经得起这样玩。一气之下,齐桓公就让人把这个娇妻给送回娘家蔡国了。

一个公主被送回娘家,不是一般丢脸啊!蔡侯把妹妹嫁给那个老头的时候,就是为了巴结齐国,可是现在这样被齐国羞辱,是可忍孰不可忍啊,转头就把蔡姬改嫁给了另外一个强国楚国楚成王

这时候,齐桓公觉得委屈了,我只是送老婆回娘家反省,又不是休了她,怎么就让她改嫁了?不开心!齐桓公一下子带了七八个诸侯国联军,征讨蔡国去了。

果然是土豪,财大气粗起来打战都是玩的联军模式。不用说,蔡国瓜了。

为了抢回因为老婆改嫁丢掉的面子,或者也是为了教训日益强大的楚国,接下来,齐桓公又去征讨楚国。

齐国联军太过强大了,硬拼绝不是上策。

楚成王先是派了一个使者去,质问齐桓公

你凭什么来侵略楚国?你齐国国土在北海,我楚国在南海,我们之间的距离简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你到底凭什么啊?

以前还以为“风马牛不相及”的意思是,风、马、牛,三样东西没有关系的意思呢,哈哈,“风”的意思是雌雄相互吸引,整句意思是,即使是马或牛雌雄发情追逐,跑得又远又快,也都还不至于超越边界。

我们两国相隔甚远,你齐国又怎么会带兵带到这里呢?

来看看代表齐桓公的管仲是怎样没有道理都掰出道理的。管仲说:

很久很久以前,周朝天子的祖宗给了我齐国的祖宗姜子牙一个使命,“你就天南地北地去征战吧,帮周朝天子收拾那些不听话的人”,而今天你楚国不肯向周天子进贡祭品,还有,之前周昭王外出时,在你地界的汉水里船坏而溺死,也是要你负责的。所以我齐国得来收拾你。

真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楚国使者再气不过,也只能说:

好,不进贡确实是我们君主的罪过,但是我们怎么敢不进贡呢?而周昭王的账,怎么能算在我们头上,你问诸水滨去吧。

“问诸水滨”和“风牛马不相及”一个意思,就是不关我事。

可齐国联军还是步步紧逼,大军更靠近楚国了。

这时,楚成王派出了杀手锏,屈完。屈完去到齐国联军阵营谈判时,齐桓公还为他搞了一次大阅兵,来炫耀自己的实力。

齐桓公说:

我要打你楚国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我们大家能友好相处啊,你愿意和我和好吗?

屈完先是托着这个装逼的齐桓公,说:

与您和好就是我楚国国君的心愿啊。

齐桓公霸气更盛了: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不再哑忍,屈完决定亮出底线,不然你真觉得我什么哑巴亏都会吃呢:

你如果用高尚的德行来安抚诸侯,我们都会服从你齐国的,但是你若是坚持用武力来欺压我国,我楚国就和你决死一战,你也未必能完胜!

大约明白这已经是在亮底线了,无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齐桓公呵呵的又和楚国握手言和了。在召陵定下友好盟约。

召陵之盟后,楚国又有了喘息的空间,继续北上,攻城略地。

鲁僖公五年时,秋天,齐桓公召集众诸侯在首止开会,讨论给周天子立太子

想象不到周天子有多生气?这种情形就像是不通知你,你弟弟和你朋友在一起很正经的讨论决定你老婆什么时候生孩子一样荒唐。可是天子无可奈何。

这期间,楚成王的得力大臣斗子文,就是当初辅佐楚武王的斗伯比的儿子,趁机灭了齐桓公的附属国诸侯的老婆的本国,弦国。意思差不多就是楚国杀了齐国的远房远房亲戚来显威风。齐国面子自然是挂不住的。

而做了楚国小弟的郑国,当时抽风没有去首止开会。等到第二年夏天,齐桓公带着几个诸侯国的兵力去收拾那个缺席去年会议的郑国。

同年秋天,楚成王又去打齐国的小弟许国。

冬天,许国害怕楚国,决定改跟楚国老大。

齐国加大攻势折腾郑国,最后郑国也只能求和。

忒搞笑了。楚老大和齐老大明争暗斗,楚老大打了齐小弟一耳光,齐老大就赏楚小弟一闷棍,打到最后,两个小弟受不了了,于是我跟了你老大,你跟了我老大。

苦的就是那些小弟啊。本来就是今天讨好这边,明天巴结那边的生活,谁都惹不起。

齐桓公和楚成王争了大半生。不知道管仲、齐桓公这两个强敌一一去世后,好斗的楚成王会不会感到一丝唏嘘?

有人说,此次齐国伐楚,实在可爱,蔡姬也算是中国的海伦了?齐桓公为了夺回娇妻而集结一众诸侯兵力,先是一口气灭了蔡国,逼到楚国边境时,却驻扎下来,可见是为了女人的意气用事。

但别忘了那是春秋时代,既讲究礼数又礼乐败坏,既浪漫文绉绉又粗暴亮兵器的春秋时代。一切都以军事实力为尊严标准。“春秋无义战”不是一句空话,所有的战争都是讲利益的。所以,齐桓公伐楚还有第二层原因。

齐国俨然已是中原霸主,众诸侯国都争相要当小弟,马首是瞻。

此时楚国虽处于蛮荒之地,也发展成了不可忽视的强国。楚国为了进攻中原,当然要动摇本土霸主的地位。

楚国先攻打齐国的小弟郑国,小弟向大哥求救,管仲建议救郑不如伐楚。齐桓公便借着攻蔡的名义去伐楚了。

齐桓公身边有管仲鲍叔牙高傒这三个名字,足以让世人敬畏他。可惜他晚年荒唐,致使齐国从里面慢慢烂到外面,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名字,足以让他昏庸了世界。

易牙,齐国主厨,为鲁菜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因为齐桓公说没吃过人肉,就杀了自己4岁的儿子来做菜献给齐桓公。

竖刁,齐国太监,为了向齐桓公表忠心,自行阉割。

开方,卫国太子,他老爸打输了,让儿子送点礼物去齐国表示臣服。谁知儿子一去不回头,直接在强盛的齐国当官了。十五年没有回过卫国,父母死了也没回过卫国奔丧。

这三个人,管仲临死前,特意嘱咐了齐桓公不能宠信他们。可能人老了容易沉迷恭维奉承的话,这可是易牙、竖刁和开方的拿手好戏啊。齐桓公晚年的国君大权,都是这三个人在操纵着。

最后,齐桓公病倒,被三人软禁,还不给饭吃。齐桓公是饿死的。他死后五子内乱,无人收尸,尸虫爬满屋子。

之后齐桓公的五个儿子轮着做了一遍齐国国君,也是个神奇的国度啊。

齐桓公身死以后,五个儿子暗斗变成明争。其实好像冥冥中有这么一个道理,只要活得够久,把对手的生命耗尽了,自己就能上位了。

因为太子昭出逃宋国,公子无亏抢先即位,只在位3个月,就被太子昭带着宋襄公的军队杀回来抢走了君位,死于绞刑。也许是因为太不得人心,或是因为在位时间太短,连个正经国君名号都没有。

太子昭接着即位,叫做齐孝公,在位9年,他死以后,他的弟弟公子潘杀了他的太子,公子潘就即位做了齐昭公。

这个齐昭公倒是个长命的主,在位20年。都说出来混是要还的,这不,等齐昭公一死,他的弟弟公子商人,照样杀了齐昭公的儿子,即位为齐懿公。

齐懿公在位4年,荒淫无道,被车夫杀了,儿子也被废除太子之位。齐懿公的弟弟公子元造反,成功即位为齐惠公。

齐惠公在位10年。看看,活得久多么重要!齐惠公活到现在,那些争君位的人都死光了,在齐惠公死后也没人去杀害他儿子了。

齐桓公的孙子辈,终于不至于被其儿子辈赶尽杀绝,终于能够顺利即位,是为齐顷公。这段桓公之子的好戏终于可以结束了,真能闹腾。

齐桓公死后,他的儿子辈,居然接连统治了齐国40多年。人头算多,年数就偏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