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馍,根植在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吼一曲秦腔敞敞亮亮,一碗羊肉泡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就嘟嘟囔囔的古老陕西,与陕西秦始皇兵马俑、秦腔被称为陕西三张名片。泡馍,陕西风味小吃,馍块洁白,绵软筋韧,三色相映,粉丝晶莹剔透,肉嫩汤鲜,醇香缠齿。泡馍以其独特的做工和色、香、味、形、质、器、养、滋的美学意境,征服了老饕们的胃。

西安羊肉泡馍的历史由来(3000年陕西饮食文化煮一碗泡馍)(1)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中国璀璨的历史是伴随着人民不断迁徙、创新、融合而来的,就像人们的饮食那样,从一个地方流传到另一个地方,再和当地的饮食习惯和生产力结合,创作出新的美食。陕西作为人们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之一,也为现在的我们贡献了很多美食,如岐山臊子面、潼关肉夹馍、凉皮和泡馍都是现在闻名全国的美食。

西安羊肉泡馍的历史由来(3000年陕西饮食文化煮一碗泡馍)(2)

泡馍又叫牛羊肉泡馍,羊肉泡,古称牛羊羹。从牛羊羹到现在的羊肉泡馍经过了3000年的历史演化;从古代祭祀品到现代餐馆的家常美味不断升级;从干泡、口汤、水围城的讲究分化成羊肉泡馍、水盆羊肉、小炒泡馍等多种美食。去过全国很多地方泡馍的待遇有所不同,羊肉泡馍可以说是全国各地都有,深受人们喜爱,只有到了陕西羊肉泡馍的做法花样多起来。西安经营羊肉泡馍的餐馆也很多, "老孙家"、"同盛祥"都是比较著名的老字号,这两家餐厅都接待过很多世界各地的名人和政要,也就引发了关于"天下第一碗"的现象。

西安羊肉泡馍的历史由来(3000年陕西饮食文化煮一碗泡馍)(3)

西安羊肉泡馍和赵匡胤有关吗?

很多美食都和古代祭祀有关,历史越悠久这种关系越紧密。牛羊肉泡馍古称牛羊羹,在《礼记》和诸子百家的许多文献都提到过"牛羊羹"。据记载,最初是用来祭祀和宫廷宴席。在西周时期,曾经把牛羊肉羹列为国王和诸侯的礼馔,是宫廷饮食制度九鼎八簋之一。牛羊羹在古代饮食礼馔中地位极高,《战国策》就曾记载,中山国国王就因为一碗牛羊羹激怒了司马子期,最后导致中山国灭亡。

西安羊肉泡馍的历史由来(3000年陕西饮食文化煮一碗泡馍)(4)

在中国历史上,"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发展,特别时遇上改朝换代、士大夫和名人穷困潦倒的时期,当他们成名之后,这些美食成了寻找记忆的新味道。南北朝时期的毛修之送给了宋武帝一碗羊羹成就了高官厚禄,隋朝的时候就出现在了"细供没忽羊羹"之说,这大概就是牛羊肉泡馍的雏形。

到了唐朝末年,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还没有当皇帝,生活非常的潦倒,经常在长安街头闲逛。有一天饿得不行,身上只有两个干巴巴的馍馍就什么都没有了。正好,路过一家羊肉铺煮羊肉,他就求老板给碗羊肉汤,把馍馍跑完了再吃。店主看他可怜就舀了一勺羊汤给他泡馍。赵匡胤吃了之后饥饿寒没都没有了。

西安羊肉泡馍的历史由来(3000年陕西饮食文化煮一碗泡馍)(5)

后来赵匡胤当了皇帝,巡视西安路过这家羊肉铺,顿时感到香气四溢、想起了十年前的那碗羊肉泡馍,就命令店主再给做碗羊肉泡馍。当时店主慌了,店里只有羊肉,没有馍馍,怎么泡?情急之下,店主让妻子烙了两张饼,妻子烙的是死面饼,里面又不熟。店主只好把饼掰成小块,放入羊肉汤中煮熟,再加上几片羊肉菜端上桌。赵匡胤吃了之后大加赞赏,还赏赐了店主。后来来这家羊肉铺吃羊肉泡馍的人越来越多,羊肉泡馍也成了西安的特色小吃。

西安羊肉泡馍的历史由来(3000年陕西饮食文化煮一碗泡馍)(6)

羊肉泡馍

馍馍是饱肚的粮食 筋绵光滑

羊肉是解馋的美味 入口即化

粉丝是去腻的灵魂 晶莹剔透

肉汤是泡馍的味道 滑爽温润

油泼辣子油光闪亮 色艳香浓

葱花香菜增色增香 不可或缺

羊肉泡馍,要用坨坨馍,发面馍,发面馍馍经不住热汤的泡煮就成了面糊,那样羊肉汤、粉丝就会变得浑浊不清,味道口感都会变差。坨坨馍是死面馍馍在锅里烙成熟,酥脆干香,久泡不烂。吃羊肉泡要手掰馍馍,掰成黄豆粒大小,表面棱角不均匀,和汤的接触面会大很多,可以更好的让汤和馍馍亲吻。

西安羊肉泡馍的历史由来(3000年陕西饮食文化煮一碗泡馍)(7)

羊肉和羊肉骨头一起放锅里煮,羊肉时要加上桂皮、花椒、小茴香、花椒、良姜、八角等香料,给羊肉汤增加香味。先煮羊骨头要把骨头的香和油脂完全煮到汤里面,这个时间很长,大约要2、3个小时,煮好的汤加入羊肉,用骨头汤煮肉,汤浓肉鲜。煮好的肉要晾,晾成样板肉,大刀切的时候,肉要薄,透亮才是更好的。

羊肉、粉丝、羊肉汤是天然的搭配,吃涮羊肉离不开粉丝,吃羊肉泡也离不开粉丝,粉丝可去腻增加饱腹感。晶莹剔透的白色,羊肉汤的乳白色、馍馍的纯白色,就差一把香葱芫荽来提味。

西安羊肉泡馍的历史由来(3000年陕西饮食文化煮一碗泡馍)(8)

羊肉泡馍做起来讲究,吃起来更讲究。

干泡吃完碗内光溜溜,口汤吃完碗内一口汤,馍汤分开叫单走,馍肉中间汤溜边名曰水围城。

水围城,把煮好的馍和肉放碗中间,四周围以汤汁,馍清汤味鲜,肉烂切香,馍韧入味。

干泡,先用火煮一小段时间,这样汤汁就完全渗到馍里去了,吃完馍、肉,碗里的汤也被喝完了。这种馍"筋而韧、黏而滑"。

口汤,这种馍酥绵光滑,吃完馍,碗里还留有一口汤。

现在北京的羊肉泡馍都是口汤,一碗馍吃完了,最后剩下一口汤,喝下这口鲜美的汤,顿时感觉浑身暖洋洋。

吃羊肉泡馍要用西安青花瓷老碗,颜色好看,碗比较厚重,碗底加厚加高,碗口成喇叭状,端在手里有一中历史的厚重感。羊肉泡馍要装到碗的七八分满刚刚好,不能盛太多,多了就显得拖沓,少了就显得穷酸。

西安羊肉泡馍的历史由来(3000年陕西饮食文化煮一碗泡馍)(9)

我是靠谱吃货,美食领域原创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致力于发现美食,寻找美味,传承饮食文化,挖掘吃喝的好出去,把简单的食物做成值得想念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