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论语》学?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论语》学(论语学习打卡)

《论语》学

《里仁篇第四》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白话:

先生说:“一个士,既有志于道了,还觉得自己恶衣恶食为可耻,那便不足与议了。”

钱穆先生注解:

士在孔子时,乃由平民社会升入贵族阶层一过渡的身份。孔子之教,在使学者由明道而行道,不在使学者求仕而得仕。若学者由此得仕,亦将藉仕以行道,非为谋个人生活之安富尊荣而求仕。故来学于孔子之门者,孔子必先教其“志于道”,即是以道存心。苟如此,而其人仍以一己之恶衣恶食为耻,孔子曰:“是亦未足与议矣。”有志之士,于此章极当深玩,勿以其言浅而忽之。

我的感悟:

因为心中缺乏真正信仰,缺乏坚定价值观,人就会变得贪于物质享受。正如马铁丁所讲“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方面用的多那方面就用的少了。”,纵观世界上有名望的科学家们,他们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对物质追求极低的人,正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只有对精神层次的追求超过于对物质的追求时,他们的生命才会富有价值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