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道,但却认为衣食粗恶是一种耻辱,这样的人就没有必要同他讨论问题了。”

【注释】

(1)《朱注》:“心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何足与议于道哉?”

(2)《钱解》:“盖道关系天下后世之公,衣食则属一人之私,其人不能忘情于一己衣食之美恶,岂能为天下后世作大公之计而努力以赴之?”

【解读】

士就是还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孔子教学生,将来做官并获得俸禄和“美衣美食”当然没有问题(可参见2.18“子张学干禄”章),但其目的绝非仅仅为此而已,这里的“道”才是最终目的。但行道非易,“恶衣恶食”随时都有可能。这时候怎么办?当然不能以“恶衣恶食”为耻,因为那样就算不上行道之人了!盖孔子之教,在于“藉仕以行道,非为谋个人生活之安富尊荣而求仕。故来学于孔子之门者,孔子必先教其志于道,即是以道存心。”(《论语新解》)“以道存心”,这话说得好!因为只有将道时时刻刻存之于心,才算得上真正的胸怀大志也。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论语五十道题(特稿论语易解4.9)(1)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论语易解》学而 第一篇(索引)

《论语易解》为政 第二篇(索引)

《论语易解》八佾 第三篇(索引)

「特稿」《论语易解》4.1“里仁为美”

「特稿」《论语易解》4.2“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特稿」《论语易解》4.4“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特稿」《论语易解》4.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特稿」《论语易解》4.6“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特稿」《论语易解》4.7“观过,斯知仁矣”

「特稿」《论语易解》4.8“朝闻道,夕死可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