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市是河南省洛阳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北,市境东邻巩义市,南连登封市、伊川县,西接洛阳市、孟津县,北隔黄河与孟州市相望。

河南宰相最多的县(河南省1个县级市)(1)

偃师市历史悠久,公元前16世纪商朝就曾建都于今县城西南,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讨伐商纣王回师时在今县城东筑城,取“息偃戎师”之意命名为偃师。战国时期,偃师与缑氏同为周天子京畿之地。秦朝统一后,设偃师县、缑氏县(治今市东南府店镇北二里)。

西汉时,仍设偃师县、缑氏县,并增置平县(治今市西北25里)。新莽元年(9年),改偃师县为师氏县、缑氏县为中亭县、平县为治平县,东汉初三县复名。西晋时,省偃师县入洛阳,废平县,仅设缑氏县,东晋时不变。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缑氏县并入洛阳。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复置缑氏县。

河南宰相最多的县(河南省1个县级市)(2)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废缑氏县,改置偃师县,大业初(605年)又复置缑氏县。唐朝贞观十八年(644年),省缑氏县,上元二年(675年)复置缑氏县(治今缑氏镇),与偃师县并存。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省缑氏县入偃师县。金朝时,仍设偃师、缑氏二县。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省缑氏县入偃师县,至民国不变。

新中国成立后,偃师县先后隶属于洛阳行政区、洛阳专区、洛阳地区,1983年属洛阳市管辖。1993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偃师县,设立偃师市(县级)。

河南宰相最多的县(河南省1个县级市)(3)

偃师市总面积668.58平方千米,下辖4个街道、9个镇,2016年末全市总人口632170人。

偃师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主要历史人物有:庞参(东汉名臣)、杜子春(东汉经学家)、郤正(三国时期学者)、玄奘(唐朝著名高僧、著名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毕构(唐朝名臣)、房琯(唐朝宰相)、武元衡(唐朝诗人、政治家)、武翊黄(唐朝状元)、朱光庭(北宋名臣)、蔺完植(明朝清官)、武亿(清朝著名经学家、考据学家、学者、金石学家)、蔺挺达(清朝清官,康熙皇帝钦赐“老实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