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经典段落赏析(一个诗意的细腻词儿)(1)

铺陈:一个诗意的细腻词儿

——赏读跌落人间的羽毛的散文《棋花》

文/山之阳

好的文章大抵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梁衡写大事大情,写伟人历史,喜欢实地考察,伟人的故居,相关的博物馆,档案室里的史料,一次次去,一次次梳理脉搏,直到有一天,找到他自己满意的切入口,于是,一篇文章,便一气呵成了。所以,他的文章不多,但每一篇,都能称得上精品,入选小、中、高、大学课文者,不胜枚举。有的文章,他竟然能十几年不动笔,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贾平凹写散文写小说,总能找到西北人的影子,粗犷中透着细腻,直率中透着狡黠,用他的话讲:他最喜欢听的,就是农村的媳妇儿骂架。这当然不能代表他创作由来的全部,但至少我们知道,他是从中吸取了某些灵感的。如果说梁衡的是理论派,那么,贾平凹的,就算是实践派了。虽然这两派特色有着鲜明的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点——铺陈。好的散文,定然是铺陈而出的。而所谓铺陈,就是指作者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步步深入,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棋花》这篇加精的散文,便尽得其妙。

追风筝的人经典段落赏析(一个诗意的细腻词儿)(2)

(一)铺陈情节,步步为营。

我们不妨走进文本,看看作者是如何铺陈情节的。首先,作者讲述了母子第一次下棋及去科技馆人机对弈的情景,这一部分的文字,字里行间洋溢的是简单的下棋之乐,用文中的话讲,是:“每一局结束,都会惊起一阵欢呼。”这里铺陈的是人的正常的反应。属于比较浅层次的情绪流露。但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用了两段自己的理解,挖掘出简单的下棋之乐中的深层次含义,一下子将立意升华了。特别是第二段,“待这极其简单的黑白圆片以一颗颗鲜活的生命在宝贝们的世界里扮演完各种各样的角色后,各自回到属于自己的棋盒子里,白是白,黑是黑,互不干扰,各自在各自的世界里长眠,此刻,棋子才是真正的棋子。”诗意的文字中透着生活的哲理,不由令人流连。

其次,作者描绘了“再次启封”后母子下棋因为输赢儿子哭不哭的三个场景。第一次的哭,是儿子“输不起”;第二次的不哭,是儿子在母亲教育下“放得下”;第三次的想哭就哭想不哭就不哭,是儿子“看得开”。这部分内容是文章的精华之所在,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也是文章能出类拔萃的关键。我们一般写类似的下棋之类的文章,写完第一部分下棋之乐或者下棋之苦,基本上就可以了,顶多在文章结尾处,深化几句例如棋如人生之类的警句,“一记一得”,就算“妙笔生花”了。但作者显然不同,他把儿子下棋的“哭不哭”情绪,揉碎了,掰开了,一点一点,丝丝缕缕,娓娓道来。让生活的哲理,育人的观念,浸润其中,既不突兀,又不教条,宛若品一杯陈年老酒,轻抿一口,酒在舌尖滑开,进而侵占整个口腔,催动你的味蕾,催动你的思绪,也催动你沉静的回忆。这滋味,这感觉,怎一个“疯”字了得。

追风筝的人经典段落赏析(一个诗意的细腻词儿)(3)

(二)铺陈情感,诗意盎然。

我们不妨再次走进文本,看看作者是如何铺陈情感的。首先是第一次下棋和去科技馆人机对弈的情感。这一部分突出的是母子和谐的母子情及一家四口的家庭温馨情。作者的写法也是较为高明的,她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没有大张大和的反差,而只有通过下棋时“一家人沏上一壶茶”的简单铺陈。这寥寥几字,看似闲笔,实则重若千钧。因了这“一壶茶”,我们可以想象到家庭的和睦;因了这“一壶茶”,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因了这“一壶茶”,孩子的哭笑便顺理成章。而当作者从下棋中抽离出来,静心品味下棋中的深意之时,又用一句“ 有时候,黑白交替的棋子,在宝贝们心里不是纯粹的棋子。”引起议论。这样的铺陈也是比较高明的,我们从中既能感受到一个母亲的爱子情切,又能体会到一个智慧母亲的换位思考,同时,我们读者也能自然而然接受作者的观点,实在是一举三得,令人敬佩不已!

其次,是“再次启封”后的三个场景的情感铺陈,细腻,老辣,回味悠长。从“输不起”到“放得下”,作者用一段简短的对话铺陈。这一节,没有深刻道理的讲述,也没有苦口婆心的劝导,有的,只是平平静静的对话;有的,只是一句“因为输了那么多局居然没有哭,还可以这么高兴,连我都很佩服你呢!”的轻轻鼓励。但我们读者,却能从简单的对话中,看到一个智慧的妈妈,跃然纸上。这便叫“于无声处起惊雷”。我个人比较推崇这样的写法,值得一读再读,值得咀嚼回味儿。因此,到了“看得开”时,我们便觉得放《男人哭吧不是罪》,是合情合理,是理所应当,是水到渠成。

总之,这篇《棋花》,在情节和情感上,运用了铺陈的手法,写得灵活生动,充满哲理,又富有诗意,不可多得。

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文章的结尾处,却突然和孩子的关系不大了,感觉有些突兀。我个人觉得,这一段的议论是好的,但仍需要再写一段,让“哭”回到孩子身上,回到作者是母亲这个角色身上,整篇文章方可称得上是浑然天成。当然,各人的理解有所不同,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仅供作者参考。

追风筝的人经典段落赏析(一个诗意的细腻词儿)(4)

如是,浅评,共勉。

2019年5月12日5时办公室急就

【散文】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