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出生在淮阳县冯塘乡一个叫师楼村的偏僻村庄,由于贫穷落后,祖上三代都是不识字的农民。上世纪六十年代,家庭省吃俭用,供养我读完了高中。知识让我领会到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高中毕业回到村里,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还在靠着最原始的耕作方式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地劳作,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我领悟到,要改变乡村落后贫穷的面貌,必须走科学种田的道路,必须靠知识改变这种现状。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发展教育事业,为农村培育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那个时候,我的内心就萌生了一个远大理想,当一名教育工作者。
1971年底,以培育教师为主的豫东名校淮阳师范,在停止招生五年之后,根据全区教师队伍青黄不接极端困乏的情况,经上级教育部门批准,决定从周口地区各县市招收一批工农兵学员,举办“工农兵学员”试点班。当时,我们那个村子3000多村民,连一所像样的小学都没有。大队党支部要我负责组建小学,我和几名回乡知青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建成了一所简易的乡村小学。学校虽然建成了,但是,如何开展教学对我来说,是个难题。而淮阳师范举办的教师培养试点班,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在公社和县里推荐下,我有幸被淮阳师范录取为“工农兵学员”,分编到理化一班学习。
从1971年12月入校,到1973年毕业,我在师范学校学习两年时间,卢怀章、马培荣、毛秀云三位老师先后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李玉振、谢文轩、汤金乾、刘国忠、高超群等老师担任物理、化学、数学课。当时,淮阳师范是周口地区唯一-所师范学校,也是豫东名校。学校教师队伍群英荟萃,名师云集。老师们知识渊博,教育教学有方。教师们关爱学生,特别重视对学生们进行师德教育,因为他们是在为基层教育培养教育工作者。每一位教师都以高尚的师德标准陶冶影响学生。在传授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为同学们的人生梦想和教育理想铺路导航。两年的淮师学习生活,使我的文化专业知识有了显著进步,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如何教书育人,如何做好一位教师,为从事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那个班级五十名学员,学员来自周口地区各个县市。同学们虽然来自不同的乡村,大多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不到一周的时间,相处得如久别重逢的兄弟姐妹们一样亲如一家。时至今日,虽然已经过去了40多年,但是,同学们的音容笑貌,许多同学的名字我还记忆犹新。我和轩平、王秀菊、胡志新、王建设、李玉中、王保玉、张存启、李心恒、周永彬、吴瑞明、海天才、牛保学、杜雪梅、王业芝、杨玉珍、柴秀兰等同学同班。在校两年多的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亲如兄弟姐妹。记得入学时,伙食上实行的是份饭供应制,因为我个头大,又爱活动,一份饭不够吃。杨玉珍、柴秀兰等几位女同学饭量小,俩人吃一份,把省下来的餐卷送给我,让我这个大肚汉没有饿了肚子。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回忆起幕幕往事,我心里总是感到十分的温暖,不少次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淮阳师范,留下了我们这些莘莘学子们成长的足迹,也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美好记忆,更为我们走上教育岗位、实现教育理想插上了翅膀。
二
1973年,从淮阳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淮阳中学任教并兼任学校团委副书记。我怀着一颗为国为民培育英才的初心和教育理想,努力工作,勤于学习和思考,力争把自己所担负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更好、更完美。教学上,我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备课、讲课、辅导和批改作业,对每一节课负责,对每一次作业负责,对每一次考试负责,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课堂教学上,力争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满意,力争优质高效。
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在淮阳师范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创造了三点教学法:第一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宽松、和谐、充满激情的教学氛围,把课堂变成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磁力场”;第二点,是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和质疑,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第三点,是不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三点教学法,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们听课认真,掌握知识牢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节课结束后,我都认真地写课后反思,对本节课进行自我评价。既评价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又反思教学方式是否适合,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既明确成功点,又认清不足之处,力争下节课上得更好、更成功。这样,厚积薄发,不断升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平时,校内外举行的每一次教研活动,我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结束后,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认真反思和总结并形成文字。
我撰写的《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之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等教研论文被学校辑入《优秀教育教学论文选编》中。为提升自已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报名参加了河南大学举办的本科函授班,以全优的成绩完成了所有课程,被河南大学评为优秀学员。有努力,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在高考中,我所担学科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1978年秋季,我担任高一(1)班班主任,该班55名学生,高考录取51人,其中重点大学24人(全县共27人)。1979年秋季,又担任高一(1)班班主任,该班54名学生,高考录取46人,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五所一类重点大学各录取一名,这两个班级是淮阳中学历史上高考录取率最高,被名牌大学录取人数最多的班级之一。
三
1994年10月,我被推上了淮阳中学校长的位置。面对淮阳中学的现实,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上任后,我没有急于召开师生大会,也没有做施政演说,而是深入到教职工中促膝谈心,并分别召开了党员、教研组长、班主任、离退休人员和学生家长代表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座谈会,请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共谋学校发展大计。之后,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大发动,开展大讨论,集思广益,共同查找和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症结,探讨振兴学校的良方。为了更广泛、更集中、更全面地征求意见,适时召开了学校第二次职代会。职代会上,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畅所欲言,提出了近百条提案、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班子和校工会及时地把这些提案和意见综合分类,研究出整改措施和意见,并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予以传达和答复。职代会的成功召开,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人人关心学校发展、个个为振兴学校出谋献策的良好氛围。同时,理出了学校良性发展的新路子,把“再造淮中辉煌,重塑名校品牌”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
在从下到上再从上到下认真反复地讨论和研讨的基础上,明确了学校发展思路,制订出了振兴淮中的多项举措,并逐一实施和落实。
(一)确立科学发展理念,引领学校健康发展
根据淮中的现状和发展要求,我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员工,经过科学的分析、研讨和提炼,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理念:既以德育为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兴校,创新强校。以德育为基本,就是把立德树人做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树人必须立德,立德才能树人。只有立德树人,才能使生命有基、有力、有魂,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教育质量是立校之本,是强校之路,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质量、特色、品牌”是名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所学校要发展,要成为名校,一是要“仰望星空”——坚持高远的教育理想,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二是“脚踏实地”——在升学率上有“量”的提升和“质”的突破。
(二)立足学校现实,制定发展规划
作为校长,我给自己定了三种身份,即设计者、管理者和教师。在淮中发展设计中,我遵循了两个原则:一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二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包括学校的优势和劣势等)确定发展目标。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中,主要围绕着五个方面:一是发展校情分析,即读懂学生、读懂教师、读懂学校;二是发展战略定位,尤其是明确实现突破的最佳生长点,理出学校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路子;三是发展目标,包括办学目标、育人目标、中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等;四是学校发展项目,包括师资队位、教学和教研工作、德育、学校文化建设等;五是实施保障系统,包括办学条件改善、校内外资源利用、评价管理等。
为了使师生员工明确奋斗方向和目标,从淮中的现状(校情、生情和学情等)出发,确立了“重塑省级名校品牌,创建全国知名中学”的发展目标。然后,经过上下反复讨论和客观科学地研讨,制订出了学校远景发展规划和中短期发展规划:自1995年至1997年三年时间,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及整体办学水平等方面回归并保持在周口地区的领先地位,争取重新跨入河南省名校的行列;1998年至2000年三年时间,把学校办成河南省一流中学;2001年至2004年三年时间,把学校办成全国知名中学。之后,又把该发展规划和目标分解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并根据岗位职责,把学校整体目标分解到政务、教务、后勤等各个部门,使每学年、每学期及各条条块块和个人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三)优化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学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合理地组织和配置学校现有资源和条件,提高工作标准和效率,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有效实现学校的中长期和分期发展规划目标。在学校管理中,必须用好制度的力量、管理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这三种力量。这三种力量中,制度和管理是有形力量,文化是无形力量。制度是基础,是硬件;文化是动力,是软件;管理是桥梁,制度和文化通过管理发挥作用。制度、管理、文化是一个系统,它们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我深知,有良规才有好的教育。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首先制定和完善了《全员岗位制度》《校规校纪》《教职工管理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奖惩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了“七有”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即岗位有职责、做事有要求、过程有检查、中间有反馈、做中有整改、事后有总结、结果有评价。做到事事有人想,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为了保证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建立了“三化”管理体系,即目标细化、过程硬化、结果量化。为了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学校着力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制度意识,增强管理团队的责任意识,增强大家的危机意识。给中层领导放权,提高其领导素养、管理水平及领导力。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奖优罚劣,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榜样的引领作用。民主管理是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必要举措和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好形式,也是将人性化管理融入制度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学校坚持重大问题均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并经职代会讨论决策,坚持实行校务公开(包括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和奖惩公开等),既充分发挥了职代会和学生会的监督作用,又增强了教职工参政议政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管理体制改革和优化有效地提高了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和管理效率,把学校管理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规道。
(四)注重以德育人,打造良好校风
良好的校风和昂扬的正气是有效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从而推动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是弘扬正气,祛除不良风气,打造良好校风的强大武器。因此,我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建立健全了政工队伍,由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政务主任、教务主任、工会主席、团委书记组成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领导核心。党总支书记抓好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务主任抓级段长,级段长抓学科教师,教育教师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工会主席负责教职工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育,并引导全校教职工参政议政,做学校的主人;政务主任带领班主任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团委引导带领全校团员和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争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和合格接班人。为使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党建党教工作中建立健全了“四薄两册一卡”管理制度(四簿即支部生活记录簿、党员活动记录簿、党员帮教活动记录簿、好人好事记录簿;两册一卡即党员花名册、组织活动点名册和实绩卡)。教职工坚持每周二晚政治学习制度。根据《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以及《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并坚持了升国旗制度、晚自习前20分钟政治思想教育制度及班集体考核、评优、奖惩制度等,把柔性的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和刚性的管理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德育工作的良性机制和模式。
(五)守正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大计。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制订并落实了一系列必要有效的措施。
一是革故鼎新,引入竞争机制。在教学管理和奖金待遇分配方面,革除原来存在的勤懒不分、优劣不分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做法,奉行依勤依绩考核和优绩优酬、奖优罚劣的原则。成立教师业绩考核小组,对教师的教学表现和教学业绩进行客观、公平、公正地考核和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与奖金、福利、提资、评先、晋职挂钩,既调动了广大教师认真教学、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又促进了良好教风的形成。二是培优补差,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天资有别,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对待,必须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对那些天资聪颖、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把他们组织起来,利用适当的时间给他们开“小灶”,使他们优之更优;对成绩中游的学生,找出他们的薄弱环节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他们逐步跨入优秀生行列;对基础差、成绩落后的学生,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努力学习,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补习、辅导、纠错,促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和提高。二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上,学校提出了“守正创新、注重效果”的原则,要求教师既坚持必要的教学常规,又要革除”填鸭式”、“满堂灌”的陈旧教法,采用“启发式”教法,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我担任淮阳中学校长的四年时间内,带领全体教师员工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换来了丰硕成果,迎来了淮阳中学发展史上的春天,学校教育质量连年攀升,升学率逐年递增。
1995年高考上线381人,比1994年增加115人,增长率近49%;录取503人,比1994年增加192人,增长率近62%。高考录取人数在淮阳中学历史上首次突破500人大关。理科考生有3人进入全地区(市)前10名。
1996年高考再上新台阶,上线571人,比1995年增加190人,增长率近50%;录取593人,比1995年增加90人。
1997年高考上线人数突破600人大关,上线630人,比1996年增加59人;录取652人,比1996年增加59人。其中8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五大著名院校录取。全区(市)理科考生800分以上者9人,淮阳中学独占1/3。
1998年高考上线人数和录取人数又有新突破,上线652人,录取667人。
连续四年高考,淮阳中学在上线总人数、重点线人数、本科线人数、专科线人数、录取人数五个方面均居周口地区(市)第一位,被周口教育局誉为“四连冠”。高考上线率在全区(市)、全省名列前茅。1995年至1997年三年中,淮阳中学学生在全国数学联赛和全国奥林匹克物理、化学、英语竞赛中获奖62人,其中一等奖8人,二等奖34人,三等奖20人。
四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任职淮阳中学校长的四年时间中,我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员工励精图治,砥砺前行,勇攀高峰,创造了淮阳中学发展史上的奇迹,铸造了淮阳中学历史上的辉煌,使淮阳中学重振雄风,重返河南省名校和全国知名中学之列。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校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分不开,与学校领导班子的每一位成员的付出分不开。而我自己所做出的成绩,则离不开母校淮阳师范对我的教育和培养,离不开淮阳师范的老师们对我知识的传播、孜孜不倦的教诲。两年淮师学习深造的机会,既使我树立了坚定的教育理想,又为我奠定了扎实的教学业务功底,更为我荣任淮阳中学这所河南省重点中学的校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要感谢培养教育我成为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淮阳师范!感谢呕心沥血助我成长,使我为党的教育事业交付满意答卷的淮阳师范老师们!
淮阳县人,1949年8月生,中共党员,1969年参加工作,1971年淮阳师范大专班学习,1984年河南大学政教系函授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河南省淮阳中学校长,获“全国知名校长”“河南省优秀教师”“周口地区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