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我的小系列《聊聊科考那点事儿》的第四篇,咱们主要聊聊贡士、进士和殿试。

举人和贡士和进士区别(秀才举人贡士进士)(1)

通过乡试的考生就是举人了,他们可以参加第二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之前会试落选的人也可以参加,古代没有复读生的说法。因为会试通常在二三月份举行,因此又称“春闱”。三年一次,若是乡试朝廷加恩科,会试也会跟随。考生的考前准备和考场纪律与乡试大体相同,考试内容也大体也是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几项,这里就不啰嗦了。

举人和贡士和进士区别(秀才举人贡士进士)(2)

值得一提的是录取人数,会试是第一次全国各地的考生都聚集在京城考试,全国一张卷,没有现在高考结束后几十份高考卷那么啰嗦。但这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某些省份的教育资源优厚,才高八斗的大师很多。某些省份教育资源匮乏,能接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人太少。另外每个省份的人口多寡和面积大小也是不一样的,怎么做才能让科考相对公平一些呢?

明朝每次大约录取贡士300人左右,全国南、北、中三大地域按一定比例录取。清代的录取人数没有硬性规定,雍正八年录取了406人,但乾隆54年只录取96名,可无论录取人数多少,都是按照各省份的应试人数、人口总数和面积大小按比例录取。不会出现考生扎堆在某个省份的现象。这个录取总人数也能看出贡士的含金量有多高,三年全国才录取三四百人,遇到乾隆54年那样的,三年全国才录取96人,这可比现在的国际名校都难考。

举人和贡士和进士区别(秀才举人贡士进士)(3)

古代科考的考试次序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取得的名次依次是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当然极个别的优秀者会得到状元、榜样、探花的美誉。在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贡士的级别在举人之上,为何秀才举人进士都这么出名,贡士却一点也没有知名度呢?要知道贡士的含金量,仅仅比进士低一点点?

我认为主要原因应该是出在贡士的不确定性上。秀才举人进士都是已经确定下来的身份,若不是发生大的变动不会更改了。但贡士不同,取得举人功名的考生通过会试就有贡士的身份,但这个身份的有效期很短,因为得到贡士称号的下个月就是殿试。殿试过后他们的身份就会是进士,最突出的前三名还会是人人钦羡的状元、榜眼、探花。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月之前得到的、保质期太短的贡士,自然就被人选择性遗忘了。

举人和贡士和进士区别(秀才举人贡士进士)(4)

科举制开始于隋朝,但殿试却是直到武则天时期才确立。公元690年二月即将称帝的武则天在洛阳紫微城洛城殿亲自考察贡士的能力,当时全国一万多名精英齐集洛阳,武则天考了几天才考完,殿试也从此开始,也成为“御试”、“ 廷试”。

宋朝最初的殿试是淘汰制,但是有两个在殿试中落榜的人跑到西夏当起了李元昊的军师,还处处为李元昊侵略宋朝出谋划策。宋朝皇帝知道后改变了殿试规矩,从此殿试不再实行淘汰制。这个故事我们以后的文章详细说。

举人和贡士和进士区别(秀才举人贡士进士)(5)

到了明清时期殿试把贡士分为三个等级,也就是俗称的“三甲”。一甲只有三名,赐进士及第,这三名就是我们俗称的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人在发榜后立即参加工作,状元为翰林院修撰,从六品,主要工作内容是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参与国家重大庆典的文稿草拟工作。

榜眼、探花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工作内容为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无论是翰林院修撰还是编修,具体工作都可以说极其枯燥。但明清有句话叫“非翰林不入内阁”,这句话并不是说进入翰林院工作的人以后都能入内阁,但内阁,几乎都是从翰林院走出来的。能在仕途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去翰林院打杂,是全体学子的期望。

举人和贡士和进士区别(秀才举人贡士进士)(6)

一甲只录取三人,二甲的录取人数就要多很多,大约为全体贡士的三分之一,这些人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也就是殿试的第四名被称为“传胪”。剩下的三分之二是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二甲和三甲的考生若是想进入官场就没有一甲那么顺利了,他们要留在京城再经过几轮考试,成绩优异者择优进入翰林院,称为庶吉士,也就是俗称的“点翰林”,官职七品。其余人分布到各部当打杂人员,或者外放到各地当地方官。

举人和贡士和进士区别(秀才举人贡士进士)(7)

总之只要经过了殿试,无论排名多少,都会得到工作的。还是妥妥的铁饭碗。

这四篇文章简单介绍了科举,其实我也是一边输入一边输出,若是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我会第一时间修改。下篇文章开始我们来聊点科考的趣事,比如历史上哪些倒霉的状元,再比如本篇文章提到的、北宋哪两个投敌的落第考生,欢迎大家前来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