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上海曾有个上海县吗?

上海县立县于1292年,

自1843年上海开埠起,

上海县开始了其屈辱的历史,

直到1949年终于解放。

1992年,上海县撤县,

合并到上海市闵行区,

至此退出历史舞台。

七十年岁月轮回

上海解放的枪炮声已渐行渐远

可那段记忆却并未尘封

1949年5月15日凌晨

中国人民解放军

占领县治北桥镇

上海县解放了

上海解放的真实历史,70年前的今天上海县解放(1)

△原上海县署

当年参加战斗的小战士们

如今都已步入耄耋之年

从他们的口中

我们能听到了一个个激动人心、

感动心灵的战场故事

而每段故事几乎都离不开

上海曾经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那里更是当年朝夕相处的

战友长眠之地。

上海解放的真实历史,70年前的今天上海县解放(2)

曾是原27军81师243团后勤处军械股长的刘仁德,今年已93岁高龄。

说起上海解放时的经历,刘仁德的话匣子便打开了。“大家以身作则,不喝老百姓的水,不敲老百姓的门,我是真心感受到,人民的军队为人民。”回想起牺牲的战友,老人直言,“比比他们,像我这样的战士就不值一提了”。

上海解放的真实历史,70年前的今天上海县解放(3)

△刘仁德军装照,摄于1955年

好男儿当兵以明志

“我是1946年当兵的,其实1945年就想去了。”刘仁德的思绪一下子回到70多年前。当年,母亲并不希望儿子去当兵,又不便明言,就说村里某某当兵牺牲了,但刘仁德心意已决,谁也改变不了。

年轻的刘仁德,还没想到“保家卫国”的高度,只是觉得,面对敌人的残暴行为,躲在家里也不是办法。

刘仁德记得很清楚,当时动员参军有句话:好男不学嘴,意思是嘴巴说得多好听没用,关键看实际行动。尽管父母都不同意,1946年7月,刘仁德义无反顾地成为山东省文登县警卫营二连的一名战士。

上海解放的真实历史,70年前的今天上海县解放(4)

△早年,刘仁德背过的公文包

次年5月,刘仁德被提拔为华东九纵27师81团3营部的军需员(管理股长)。现在看来,这是好事情,可他却不以为然,甚至为此掉过眼泪。

“为什么掉眼泪?感觉自己没那么有本事。”刘仁德坦言,自己没什么技术,也没什么特长,能力很不够,无法胜任。“不仅是我,当时没有一个想当干部的,没有!就是战士提拔当班长的时候,也没有一个觉得当了班长能力就提高了,都是觉得能力不够。”

说着说着,这些场景恍如就在昨天。“那时候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都很直接,也非常中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时候,脑子里想的不是别的,更不是为了打击报复,就是为了整个班好。”刘仁德说,在这种氛围下,会上大家说得对的就接受,说的不对的就说不对,思想都很简单。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我们是4月20日渡江的,原来一讲到上海来,都热血沸腾。”到上海之前,刘仁德还不知道上海这个地名,更不知上海到底是什么样子。

南京解放后,根据中央军委和淞沪战役总前委指示,第3野战军决定以第9、10两个兵团担任攻占上海任务。其中,第9兵团的第20、30、31军以及刘仁德所在第27军位于上海以南至西南一线作战,先扫清外围,然后会攻市区。

上海解放的真实历史,70年前的今天上海县解放(5)

△上海外围战斗中的解放军炮兵阵地

“打上海时,我们是从七宝进来的,第一天进七宝,过了两天我们又返回青浦,听说青浦那还有国民党军队。那时候没有公路,上海到青浦还有土路可以跑,到了朱家角就只剩小路了。”对于这些经历,刘仁德历历在目。

根据《八十一师史》,攻占上海时,27军以第243团控制莘庄镇,监视沪杭铁路的敌人,并伺机占领龙华机场,同时以第79、80师配合友邻扫清上海西郊外围据点。1949年4月24日11时,莘庄镇以东的敌人向市区方向撤退,243团尾追敌人,并于当晚20:30占领龙华机场。

上海解放的真实历史,70年前的今天上海县解放(6)

△解放上海时,解放军某部穿过南京路

作战期间,根据南京等城市接收的经验和教训,华东局、华东军区和三野前委制定了更为详细的《入城守则》《城市纪律》和《外交纪律》等文件,发到各部队。对于这些严格要求,谁也不敢怠慢,不折不扣地执行。

“我们要解放上海,更要保卫上海,所以我们到上海来。”刘仁德略带激动地说,“我们的军队和国民党军队完全不一样,一定要做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上海解放的真实历史,70年前的今天上海县解放(7)

△解放上海时,战士们餐风露宿

当时,上级要求不惊动上海人民,不敲老百姓的门,自己去打水喝。这也就有了后来的一幕:枪声平息后打开家门,马路两边潮湿的水泥地上,睡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其实,大家并不是有意睡在街上的,而是太疲劳了,往那一坐,不用3分钟就睡着了。”

来自山东的刘仁德基本没有吃过大米干饭,到上海后军队初次吃,尝到却是粮库里的陈米。“不是我说得好听,我是真心感受到人民军队为人民。”

这位参加过渡江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获得过二等功奖章、解放奖章、抗战胜利70年纪念章。至今,刘仁德还珍藏着这些奖章,不是因为荣誉,而是因为自己实实在在经历过。在他心中,自己从没作出过什么功绩,相反,所做的事情都是应该的,而且做得很不够。“为人民服务,总感觉自己做得不够。”

当兵的时候,部队每个月发1元钱,刘仁德就保存着。解放上海后,这笔钱一直涨到21元。“当时不叫工资,我大部分都没用,说老实话,1分钱都不舍得用。”后来,为了弥补自己文化知识的不足,他把部队津贴攒起来买钢笔写字。刘仁德早年的手稿字迹清晰,完全不像出自认不了几个字、参军才两三年的年轻战士。

上海解放的真实历史,70年前的今天上海县解放(8)

△珍藏在刘仁德身上的战友照片

现在,刘仁德常常会想起过去的岁月,老战友的照片始终怀揣在身上,想了就拿出来看一看。“我保存的相片都是过去一起打过仗的战友,有人在战斗中牺牲了,有人已经过世。这是解放上海时候的教导员,入党介绍人没有相片,他写的字我还保存着。”说着刘仁德便从怀里掏了出来。“我这个相片不是给别人看的,我1年365天都放在身边。”对他来说,这些照片就跟宝贝一样珍贵,千金不换。

上海解放的真实历史,70年前的今天上海县解放(9)

△珍藏在刘仁德身上的战友照片

上海解放的真实历史,70年前的今天上海县解放(10)

上海解放的真实历史,70年前的今天上海县解放(11)

相关阅读:历史上的上海县

上海县孕育了上海中心城区,近现代又经历了历史巨变。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形势,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断的城市化,导致数百年来,上海县县域变化不已。1984年面积不及立县时的1/5,县治9迁,甚而引起1927年和1957年的撤县之议。

上海县立县于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时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1726年(清雍正四年)、1810年(嘉庆十五年)先后折地设青浦、南江两县和川沙抚民厅,面积仅为立县时的1/3。

上海解放的真实历史,70年前的今天上海县解放(12)

△清代“上海县”五两圆锭一枚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上海开埠,至1862年(同治二年),全县被割裂为“公共租界”“法租界”及“华界”(县城区和与租界相邻的地区)和乡村4个部分。上海县的土地上,实际形成了三权鼎立的局面,县之管辖权仅限于华界和乡村地区,政令不能通行于租界。上海县开始了其屈辱的历史。同时,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在上海县母体内迅速孕育起来,上海县开始了其近代化的进程。

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原以乡村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县署及县级机构难以对城市进行有效的管理。为适应这种变化,本世纪初建立了旨在适应城市管理的各种自治机构,在不根本改变县行政职能的情况下有效地取代县署的某些管理职能,形成了一种十分奇特的行政管理体制,但未能根本解决问题。

上海解放的真实历史,70年前的今天上海县解放(13)

△1933-1937年上海县政府址(北桥)

1927年,鉴于上海在全国的特殊地位和复杂情况,国民政府计划,撤上海县建上海特别市。这是上海县行政管理体制上的一个根本性的变革,从而确立了上海的市级行政管理体制和城市的规模,以及特大城市的地位。因撤县遭到反对,终于次年县、市划界,上海县仅剩闵行等西南8乡,从而也确立了上海县的规模和地位:面积仅152.86平方公里,人口11.4万人,为江苏省61县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一个县。这种情况差不多延续到1958年。

是年,因上海市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城市扩大的需要,上海县从江苏省划入上海市,上海市西郊区的大部分地区并入,全县面积扩大到463平方公里,人口增至43.2万人。此后,又分别于1959年析出闵行和吴泾地区设立闵行区,1984年析出北新泾、漕河泾和龙华3镇,县域又不断缩小。

(摘自《上海县志》)

相关链接:

尘封半个多世纪!国画《解放上海》手卷首次公开露面!

上海解放的红色故事 精美的“她”轻声话当年……

听他们讲,那一年那一天,嘉定解放的故事

纷飞战火中,看军民联手夺胜利!70年前的今天,金山解放了!

你是朗读者吗?上海解放70周年,故事等你诉说!

距离上海解放只差一星期,交大的这两位学生党员牺牲在黎明前夕……

十万火急!劫狱、越狱还是策反?提篮桥监狱提前三天解放纪实

来源:红色之声(ID:hszs1921)综合闵行报社、闵行广播电视台、上海县志

编辑:蒋云倩

审稿:李宏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