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

(一)百家争鸣

中华文化发展之当代源流(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1)

在史学界公认的人类社会各大原生文明中,只有华夏文明的文化(通称中华文化)能成体系完整地传承至今;并且从公元前三千年华夏文明形成到今天,五千多年来中华文化所哺育的族裔人口也一直是最多的。单从这两个现象看,我们应该深刻感知到中华文化与生具有的优良基因和蕴含的伟大力量。

中华文化在古代历经无数次战火劫难和朝代更替,没有消亡;在近代以来也遭到过次生文明强大的侵略欺凌和文化影响,但它依然没有被肢解、异化或抛弃,它仍牢牢根植于民众骨血里,并且兼收并蓄了许多科学知识,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也是凭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中华民族战胜了近代以来的困难,重新迈入世界舞台的中央,现在,更是以空前强大的实力经营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复兴伟业。

华夏文化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它的价值在哪里?它的问题在哪里?哪些华夏智慧能帮助我们普通百姓在与次生文明文化的共生共存中获益?有幸处于民族复兴利好大时代的我们,不能不想想这些问题。

要思考这些问题,就应基于中华文化五千年来没有发生断层的完整传承这一事实,重点去了解中华文化的源头内容、主要基因,乃至它的传承发展轨迹。我们可以不必像做学术一样去探微深究,但不能不有所了解。

中华文化发展之当代源流(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2)

文明形成的标志是文字,有文字才能有效记录思想、道理、技术、制度等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有效传承推广,才会形成系统文化。我们已见不到古人和他们的录音录像,他们留下的文字和书籍以及遗物就成了我们了解当时文化的依据

古代书籍书写和保存的技术不像现在这样发达,现在看到的华夏文化经典大多是不同时代的后人编撰或注释的,可能已添加了后人的不少内容,这些后加的内容有些可能是曲解源头原义的。那么,只有越接近源头阶段的人编撰的典籍才越接近源头文化的原义。所以要了解华夏文化的源头内容,就要去看它源头阶段及更接近源头阶段的原著书籍,那些字、词、句和篇章。

那么华夏文化的源头阶段在哪呢?

大约公元前3000年,华夏有了甲骨文,约前2070年建立了第一个统一政权国家夏朝,之后一千五百多年间还有商和西周朝代。后来的史书记载这段时期华夏民族是有文字书籍的,如“三易”,但均未见原本了,“三易”中仅存的《周易》被认为是秦汉时期整理编撰的。

最早记录华夏文明并真正留下当时作者文字原著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著作。之后两千多年间,无论儒家还是道家文化,无一不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原著为母本加以注释传承的。就连现代汉语中一直仍在使用的有教育意义的固定成语和智慧格言,也大部分出自此时期的著作。

所以子阳认为,华夏文化的源头阶段,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期间的诸子百家著作及紧接其后秦汉诸子对这段历史文化的著述,就是华夏文化的源头内容。

中华文化发展之当代源流(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3)

以西周衰落周平王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为起点,至秦灭六国止,华夏历史进入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时期。前有齐晋宋秦楚“春秋五霸",后有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包括一些小诸侯国,这是一段诸侯争霸混战的时期。

此时的东周王朝已王权衰微,礼乐崩坏,诸侯国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兼并战争。铁器和农耕的普及大大提升了社会劳动生产力,使民间已有余资从事其他活动,当时"学在官府”制度已被打破,私学渐兴,促进了士人阶层(读书人)势力的崛起。各统治集团为在激烈的争斗中赢得胜利,竞相大量招贤养士,待遇优厚,并且思想独立,可不附佣任一统治权贵,来去自由,人才流动宽松。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有文化的士人为自己的思想主张或政治派别利益四处游说、讲学,文化思想空前活跃。他们著书立说,自成一派,并互相诘难,出现了诸子百家互相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这五百多年从未间断的百家争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恢宏盛大的文化思想大融合时期。

纵观华夏文明史,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时代。中华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础源头。

中华文化发展之当代源流(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4)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管子、荀子、墨子、韩非子、鬼谷子…《周易》、《道德经》、《论语》、《孟子》、《庄子》、《荀子》、《大学》、《中庸》、《韩非子》、《孙子》、《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等,智者和经典不胜枚举,即便今天的华夏子孙不一定都能对这些人物和经典耳熟能详,但思想和习俗仍深受影响,这就是文化基因作用的缘故。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实不止百家,数得上名的有189家,多达4324篇著作。但成学派并对后代有传承影响的大致有十二家:儒、道、法、墨、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家。后人把前九家称“九流”,加小说家谓为"十家九流"。

中华文化发展之当代源流(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5)

医家讲医术,代表人物扁鹊;兵家讲兵法,代表人物孙武孙膑;农家劝农桑,代表人物许行。此三家皆论实用技术,故对后世有影响。小说家采集民间传说议论,考据民情风俗,然因“多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故不为世人所重,终致佚传。

杂家是“兼墨儒、合名法”的治国方略综合学派,代表人物吕不韦;纵横家谈连横合纵的外交谋略和论辩术,对战国时期整个局势影响很大,鼻祖鬼谷子,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名家专事论辩名实(名称概念与事实存在)之间的关系,已应用了逻辑学原理论证问题,时称“辩者",代表人物公孙龙。

阴阳家倡五行阴阳学说,并以之解释社会人事。代表人邹衍。他创立“五德终始说”,以之为历代王朝兴替规律,为封建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阴阳家应用了《周易》的宇宙观,又推演了《尚书》五德论,在政治伦理上赞成儒家仁义学说,又强调阴阳转化的辩证法。汉武帝罢黜百家后,部分内容融入儒学体系,部分为原始道学吸收,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家便不存在了。

墨家伦理上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非攻”,行为上主张节俭、“非命”(通过后天努力可改变命运),宇宙认知上又主张“尊天事鬼”,代表人物墨子。墨家成员多为社会底层,有严密组织,并以刑死相约束。后分为两支,一支专注认识论、逻辑学、数学等学科研究,另一支则变为秦汉社会游侠。相对于儒家过分讲求“礼”,墨家主张更贴近百姓实际。但其“兼爱非攻”思想比“仁爱"更难遵从,故未得统治者支持,所以发展不大。尽管如此,墨家仍能与儒家及道家黄老派并称“显学”,墨家的一些实用理念对后人治国理事亦有重要影响。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不分亲疏贵贱,“一断于法”。代表人物管仲、商鞅、韩非,而韩非综合法家前辈的法、势、术,提出了一整套治国理论和方法,是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法家学说对大一统国家的治理和政权巩固发挥了明确的作用,以法治国的理念对秦以后历代政权都产生了深远而深刻影响。法家反对儒家的“礼”,反对复古倒退,主张锐意改革前进。尽管后来文化主流上只提儒道影响,但所有政权治理莫不施用法家思想,所谓“外儒内法”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百家争鸣又怎么消失了呢?当时儒道学派并不是主流,最出名的也不是孔孟老庄,而是苏秦张仪等人,为什么后来反而只有儒道成文化主流、法家只在执政高层应用,其他诸子百家却在历史中消声了呢?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