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堂建造六亲力,大厦落成谢党恩”“感谢亲戚朋友来恭贺,新居落成党为民生好”日前,晴隆县鸡场镇学官村兴隆组贫困户王检后高兴地在新房门口贴上了鲜红的对联,以表达自己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扶贫户新居对联大全?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扶贫户新居对联大全(贫困户新居落成)

扶贫户新居对联大全

“华堂建造六亲力,大厦落成谢党恩”“感谢亲戚朋友来恭贺,新居落成党为民生好”。日前,晴隆县鸡场镇学官村兴隆组贫困户王检后高兴地在新房门口贴上了鲜红的对联,以表达自己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终于能住进新楼房,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今年34岁的王检后热情地带着笔者去参观他的新家,看着敞亮的新居,王检后很激动:“要是没有政府的扶持,真不敢想象我家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说起王检后家的新居,颇有一段故事。

去年7月12日,晴隆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林昌平率队到鸡场镇学官村开展遍访贫困户工作,在学官村党员活动室召开座谈会上,林昌平认真听起镇、村干部关于学官村贫困情况的汇报,他一边认真听一边记录,只见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该镇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人群的基本情况。

时间约莫过了一过多小时,轮到普晴林场监察室主任、学官村第一书记王瑶汇报了。

王瑶清了清嗓子详细地向与会领导汇报了贫困户王检后的家庭情况。

林昌平边听边记,突然间,他皱皱眉头立即结束座谈会直奔兴隆组王检后家。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进屋,眼前的一幕让林昌平惊呆了:一口小锑锅在柴火灶上烧着。揭开一看,锅内的嫩豆冒滚翻天,饭盒空空如也;屋内,王检后的母亲与3个小孩拥挤在一间不足16平方米的房间里,里面除了一些破旧衣物再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王检后1人住一小间,旁边还摆放一盒寿木;再从左边走上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栋烂木质瓦房,里面柱头、房梁、椽皮及屋檐因年久失修大多腐朽,瓦片移位,真可谓“开天窗说亮话”了,整个房屋破烂不堪,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贫困户‘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家中有无读书郎,四看劳动力强不强’,这什么都不相符!” 林昌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眉头紧锁地感慨道。

随即,林昌平当场要求鸡场镇党委、政府立即为王检后一家送来油盐米酱醋,解决当时困难,并安排民政部门把王检后一家5口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申请2016年危房改造补助金2.23万元,林昌平也当场为其协调解决贫困补助金2万元,用于补助危房改造的不足部分。

今年春节期间,晴隆县委常委、副县长、县委统战部部长文龙生听说王检后一家的困难后,带领统战部全体干部职工到王检后家慰问,为其一家送去了慰问金及棉被,并鼓励王检后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勤劳致富。

普晴林场为王检后家3个小孩送去6套衣服。

在县、镇、村齐心协力的帮助下,王检后将4.23万元贫困建房补助资金,先后购置了水泥、钢筋、砖头及门窗等物资,在亲朋好友及寨邻的支持下,奋战4个月,今年4月初,王检后103平方米的一栋一层砖混平房在原危房旧址上落成。

新居落成后,县、镇、村、组干部群众第一时间到王检后家查看新居落成情况,王检后说:“我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帮助我家申请危房改造补助金,现在有政府兜底,危房变成了新平房,任凭日晒雨淋都不怕了,生活问题也基本解决了,感谢政府!”

据了解,王检后出生于1983年5月4日,其妻生下3个小孩后,不满一贫如洗的家庭境况,悄悄外出4年未归,现杳无音讯。其父已过世4年多。现有家庭人口5人,土地7亩,2015年人均纯收入1064元。长女9岁、二女7岁,均在学官村建坪小学读书,最小的女孩5岁,家庭事务落在了他年迈的母亲身上,以王检后的劳动所得,家庭开支入不敷出。政府兜底,为他们一家基本解决了生活困难问题。

作者:刘衍学

转载说明:本网所刊登的中国黔西南网及《黔西南日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黔西南日报社中国黔西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欢迎广大网友向我们提供新闻稿件,投稿邮箱:zgqxnw@163.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稿件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侵犯了原作者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0859—3121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