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群演月收入多少(北漂群演的各色人等)(1)

马上就到周末,这两天闲得没事,突然想起了上回在北影门口看见的那些人。我抱着好奇的心情,坐地铁10号线,在西土城站下车,往东南方向步行到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我在门口站了一段时间,看见了几个挺有特点的人:一个是拄着拐杖,花白胡须直垂到下半身的老头,还有一个穿着旧式白大褂,扮相很像《东北一家人》电视剧中的演员李琦,更让我惊讶的是一个有点像南方的某个少数民族打扮的青年,梳起男士马尾辫,让我第一眼以为是动力火车的那个主唱。其他的人都像我一样,普通人一个,没什么特点。

北漂群演月收入多少(北漂群演的各色人等)(2)

最有特色的也就是一栋以前86版《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大门和内室建筑,是个很小的地方。这让我感觉到现实与艺术加工之间的巨大差异,也许就是电影里的几个障眼法,就把我们糊弄住了。还有一个地方,就是一个城墙,大门是关着的,也许许多不入流的国产古装电影里都用到过:几十个古装兵,楞充当一支正规军,架着云梯,煞有介事地在攻城,守城的人用着塑料石头往下砸,居然砸得攻城士兵头破血流。

我正瞎想的时候,一个中年微胖的男人迎面走了过来。我愣了一回神,感觉好像在哪见过,但一时又想不起。等他走远以后,才猛然想起,他好像在某部青春励志电视剧饰演爸爸的角色,具体是哪部又有点忘了,但我敢确信一定是他。虽然没碰上大明星,但心里还是很开心,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碰到只能在电视上才能看见的人物。

走回到北影门口,开心劲就没了,走进这群人中,仿佛置身在《楚门的世界》里一般,感觉一幕幕场景在回放一般,如此的不真实。时间已经到中午了,在门口就随便在小摊上买了口吃的。我突然发现,在门口摆摊,也比在这混日子的好。这就像美国的淘金梦一样,许多人为了淘金来到美国西部,缺吃少用。而另外一些人却提供着他们的需要,做着这些人的生意,在他们身上发了大财,那些淘金者却白白忙活了若干年。

北漂群演月收入多少(北漂群演的各色人等)(3)

我终于决定离开他们了,我径直走出他们的世界。这个卑微的世界脆弱得只能萎缩在如此狭窄的地方。也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自己的同伴,找到坚持的理由和动力。当我离开他们不到一百米的时候,再回头看他们的时候,突然感到自己回到了现实。正当我要下台阶过地下通道的时候,有几个年轻的小伙叫住我问:“哥,打听个事,那些人聚在门口到底做什么了。”“群众演员。”尽管我也开始怀疑他们到底是不是,但我找不到任何一种能解释他们在北影门口这么长时间聚集的理由。他们也没再问下去,往那边瞅了几眼,有点悻悻然地离开了。我不想这样带着疑问离开,于是,又走了回去。等了一段时间,突然注意到门口街道旁停着的一辆大巴车动了。

接着从门口走下了一大帮穿着统一的西服衣裤的年轻男女,上了大巴车,然后直接开车走了。马上又有几辆大巴车开了过来,有一些人上去了,又有一些人从车上下来了。我好奇地瞅着大巴车里,看见各式各样的人群:有几个穿着打扮都很时尚漂亮的美女;也有长得很壮实的小伙,有几个还带着墨镜,穿一身黑衣,像极了电影《黑客帝国》的装束;更多的是一些没有什么特点的普通人,但基本上车上坐的都是年轻男女。我在车下面呆了挺久,有一个似乎是负责人的青年,跟我搭了一句话:“哥们,去吗?我叫李俊峰,为人讲义气,到时候叫上我的名字,能给你30块钱。”我不再犹豫,做了我平生第一次大胆的选择,跟他上了车。我坐在了大巴的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脑袋里还是为自己的这个决定感到恐惧,反复想着接下来可能碰到的最坏的结果:会不会把我们拉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关起来洗脑搞传销?反过来一想,车上也将近有30多个人,他们能降服得住?可这30几个人中没准有几个是托,我已经听过身边人说过太多这样的事情了。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扮相非主流的女人走了进来,还坐在我旁边。我饶有兴趣地打量了她一番,爆炸式的头型,厚厚的粉底遮盖了一部分眼眶旁的烟熏妆,穿着花花绿绿的格子裙,腿上套上了厚丝袜。如果是年轻的美女的话,这身装束我还能接受,但可惜她脸上的褶子暴露了她的实际年龄,她应该奔四十或者已经四十多了。她在我旁边一刻也没消停过,时不时翻翻她的包,拿出一个粗制的化妆盒,对着里面的镜子补妆,说实话,这妆越补越难看。车上陆陆续续坐满了人,车子也已经启动了。

这个时候,一位束着长辫,额头看不见一丝乱发的女孩走了过来。一身白色的连衣裙衬托着她如此素雅干净,正如她那淡淡的眼眉和脸颊上泛出的自然白皙。她一上来就径直朝我这边走过来,开口对我轻轻地说:“您好,能麻烦你让我坐靠窗的位置吗,我有点晕车。”我一向喜欢助人为乐,而且还是个让我心动的女孩,很爽快地答应了。我同爆炸式头型的女人一起移了一个位置,把靠窗的位置空给她了。车子要开的时候,有人上来说,要加一个人,希望车里面下去一个,只见一个脸上长了一个很大了的癞子,腿脚感觉还不太好的男人,向我们这边搜寻着,。我们一个个犹如像时刻面临被炒鱿鱼的人一样,低下头,或避开他的目光,希望能躲过他的审判。最终,他让一个头发明显染过,有许多白头发的30多岁的男人下去了。

我感到自己上回面试的时候都没这么紧张刺激过,当车开动的时候,我心情顿时舒畅惬意多了。吹着空调,看着窗外,第一次像旅游一样,审视着这座城市。很有喜感的是,在这车上,我第一次看到鸟巢建筑。坐在旁边的姑娘,好像很难受。我能理解她的心情,在家的时候,我也是一看见汽车就想吐,所以最不喜欢出远门,对车没有一丝好感。只是出来上大学,公交、汽车坐久了,吐多了,才改观了很多。车窗开了个小缝,她靠在窗口,眯上眼睛,努力让自己睡去,双手护着一本小开本的泛黄诗集册。能看出来她是一位非常纯洁善良的女孩,也许来到北京,是有着自己的诗歌梦想。

北漂群演月收入多少(北漂群演的各色人等)(4)

车子开了有段时间,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车要开往哪里。我又开始担心起来,真的很怕车子开到一个传销窝点去。当车子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的所有顾虑都打消了。我们被拉到一个大的空旷的广场上,九辆统一型号的大巴,分别按着前车玻璃左上角的01-09的编号,排列着,我们是从09号最后一列大巴上下来的。不远处是一个很大的建筑物,上面写着“中国电影博物馆”六个大字。广场上聚了许多人,他们都按着车号扎堆在一起。按着9辆车每辆车35人来算的话,这里至少有300多号人。我们也排成小队,这时候,一个场记打扮,长得很斯文的瘦小白人老外走了过来,似乎是过来挑人。这时我们队伍中的一个貌似是管事的人,迎了上来,开始吆喝着:“保镖,当保镖的站出来。”于是,几个穿一身西服的健壮小伙站了出来。紧接着他又吆喝着:“当记者的,站出来。”于是,几个女孩子出列了,脖子上都挂着一张像是记者证的证件。剩余的人,像我一样被白人老外挨个看了一眼。旁边的一个一看就很会来事的男孩,向老外招了一下手,好像有什么话要跟他说,老外凑了过去。那男孩突然从袖口,伸出一条颤动的蛇出来,老外吓得直尖叫“Oh! Shit! Fuck!!”我们一开始也吓一跳,没来得及反应,后来仔细一瞅,原来是只玩具蛇,做的还挺逼真。大家一起都大笑起来,大家还从来没看过中国人戏弄老外的,这或许是我们的一大进步,以前碰见老外总好像低人一等,这一次胜利,也让我对那个男孩表示了钦佩,仿佛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那几个演保镖、记者的专业群众演员走后,剩下我们这些临时群众演员不知道要干什么。不远的旁边,停着一辆白色面包车,面包车旁放了一把椅子,一位金发外国美女坐在那,旁边有个化妆师正在为她化妆。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往那边看去,直到她化妆完后,往中国电影博物馆那边走去。我们一下子又无聊起来,我一遍又一遍找寻在车上靠在车窗旁那个女孩,但很奇怪她不在我们这个队伍里。于是,我开始留意起旁边人的交谈。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得知这是老外在拍一个汽车的广告。有人开始在队伍里招人,说是上吉林那边跟个剧组,管吃管住,一天60块。有人开始心动了,打听了一些细节,然后在他的本子上留了联系方式。有一个人看了一眼,想留联系方式,犹豫了一下又没签。等那个人走了后才说:“别去的好,在那边指不定要干什么,我一个朋友也被招到那边去,后来被人拉到去搞传销去了。最后,自己一个人逃了回来。”听到这,我才觉得我的顾虑并非是多余的,在外面得多长个心眼,凡事都得想想是不是真的,会不会不安全,相信毛主席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凡事留个心眼。

北漂群演月收入多少(北漂群演的各色人等)(5)

无聊地熬过大白天,太阳落山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事,但有种预感我们要在这过夜。天一暗下来,一个灯光造出来的圆月,就映在了博物馆正门的墙壁上,感觉非常好看,大家都在远处看着拍摄的那边。时不时传来那边群众演员尖叫呐喊的声音,喊了一遍又一遍,似乎这个场景NG了很多次。到晚上7点多了,大家都传着有盒饭吃的好消息,我还没找工作,自己先挣到一顿饭钱:北京,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地方!终于有人提了很多的饭盒过来了,还有铁皮桶,里面是菜汤。我们排着队,等着分发盒饭。饭菜感觉还可以,一荤两素,荤菜是很大的一个肉丸,姑且叫四喜丸子。分粥的时候有点乱,大家都在抢着小塑料碗。刚出来的我争食的时候还是有点藏着掖着,放不开。我几乎是被挤在最外,不过有个人递了一个碗给我,并给我舀上了一碗菜汤。在人造月光的映衬下,隐约看见那个人正是车上坐在靠窗的那个女孩。我说了声“谢谢”,然后我们相视一笑。

我对她有好感,但当时的我没有想过也不懂去爱一个女孩。我自顾自地坐在地上吃了起来,这是我来北京,第一次吃得这么香,我把最后一点菜汤都喝干净,因为这一顿饭是自己赚回来的。他们这边管理得还可以,吃完的饭盒和剩菜,都让我们扔在事先准备好的垃圾桶里,还专门有辆可用来上厕所的移动车,男女厕所各一边。不过到后来垃圾桶满了后,垃圾扔到地上,每当这个时候,那些管事的总是骂骂咧咧道:“这帮没素质的家伙,吃完了不知道往没满的垃圾桶里扔。这边如果弄太脏了的话,下回这边的人就不让我们过来了。真是一点素质都没有!”

三百号人吃饱喝足后,那些刚才去拍片的依然被拉去拍片了。剩下的人依然原地待命,我有点不太耐烦了,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去拍片。只听那边每隔一段时间依然是一遍一遍地尖叫呐喊着,而这边却安静地能听见咳嗽的声音。呆了一段时间,有的人抽着烟,就开始聊起来了。对面有个哥们挺会聊,旁边围了几个女孩子,聊的内容是他跟某某明星见过,并且跟他聊过天,合过影。说着说着,就聊到了王宝强,说别看他电视里都演的是傻不愣登的角色,他聪明的狠,要不怎么能混出来,人家也能吃苦,没钱的时候也睡过地下通道,像个乞丐似地。现在要再出个王宝强难得很。聊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在周围转悠起来了。留下的人都不太爱说话,都默默地坐在地上。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似乎有所感触,用手机放了一首陈星的《北漂》,通俗的歌词配上流浪歌手陈星八九十年代的曲风,道出了普通人北漂路上的伤感和思乡之情:

北风哮

吹得满天黄沙漂

吹得落叶在飘摇

吹得四方游子往北漂

我在漂

离开了我的学校

感觉像棵小草

我在他乡无依无靠

雪花飘

飘了一年又一朝

飘得人心也疲劳

漂泊的人渴望歇歇脚

我在漂

找到我的阿娇 生活渐渐变好

我也有了自己的家乡

谁的一颗心在风中飘啊飘啊飘

谁的一颗心在夜里摇呀摇呀摇

有了家的感觉尽管是越来越好

为何我的一颗心总在飘啊飘啊飘

有时候歌曲能够拉近两个人的距离,能让两个彼此沉默的人,两颗互相防备的心靠拢。有位看起来非常成熟正气的三十多岁的男人迎着歌声,与那放歌曲的哥们攀谈了起来。从陈星的音乐聊到了彼此的近况,谈到各自如何选择来北京等等。聊到兴起处,他们一起唱起了《北漂》这首歌,我感觉他们唱得比原唱更有感觉、更动人。

(这是几年前的作品,记录了2010大学毕业后至今的北漂生活,未曾写完,现在趁着热劲,继续更新下去。希望大家能持续关注该公众号!图片均来自网络,为了显得真实,这些都不是摄影作品,只是场景与我当时的处境相似。如果有不妥之处,及时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