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营村祖师庙,遥远的传说!

当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建文帝朱允炆不敌,在朱棣兵马兵临城下之际,万般无奈的建文帝接受大太监之计谋,用替身造成自焚假象,由爷爷朱元璋留下的密道,在大内侍卫保护下一路向西出逃,逆江水而上,逃避了朱棣的追捕。随后朱允炆逃至五朵山脚下(有一侍卫老家镇平北广洋淀人),带入山高林深,随即一行人逃入山中,

巧遇张三丰在此山中修行,建议建文帝朱允炆以道家身份暂时居住于此。

从此建文帝朱允炆,便一心在此山中潜心修行,在张三丰的帮助下终有大成,被封“真武大帝”,民间称其“祖师爷”,与南顶武当山遥相呼应。

朱允文移驾武当山时,顺涅水河南下,路过镇平西南二十余里官气沟旁(现镇平候集房营村东)只见河水蜿蜒曲折,大有卧龙之势。又见前面有一破旧不堪的道观,罢罢罢……就在此落脚,好了却余生吧!既然供奉的是“真武大帝”那么为何叫“太和庙”呢?主要是担心燕王察觉,(说明一下一般叫太和庙都是供奉真武大帝,传说就是建文帝)几年后郁闷而亡,葬於庙(实乃道观)旁。

到清康熙年间,一次大雨倾盆,雨后天晴,太和营(营庙得名)村里人们发现地下露出一个石佛头像,在阳光照射下满头冒汗,善良的乡民用土瓦罐盖在头上,遮挡风雨,多年以后,百姓们再次出资修缮道观,供奉”前后三进院,三座大殿,时常烧香拜佛,求子求福的人络绎不绝,成为镇平境内最大的道观,鼎盛时期道士几十位之多,老百姓叫土门(瓦)如今管叫“祖师庙”。

大约清中期太和庙(营)已经发展得非常不错了,有牛、向、乔、洪、刘等姓氏,大家一边务农,一遍经商,有大型粉坊、油坊、染布坊,醋坊,药铺,等作坊,早已闻名镇平,一天夜半二龙山的刀客来夜半村里

抢劫,被村里岗哨发现,立刻敲锣御敌,由于大家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竭力对抗,最终刀客未能伤及村里。反倒是伤亡许多,从此和刀客结下梁子,借住后庄房营的名望(朝中有人,势力大)也叫房营,因住在前面,俗称“前房营”

房营老学校就是在庙宇基础上改成“学堂”

到上个世纪“文革时期”祖师爷头被人用锤夯掉,丢在机井里。现祖师爷是在原石像基础上用泥巴塑造的。

几年前挖运河,祖师爷和祖师庙一起移驾前房营村前,

每年正月十六正会,和农历三月三祖师爷生日这天,异常热闹,场面十分壮观,有小吃,杂耍,说书,套圈,等娱乐,方圆百十里成千上万的香客如约而至,不但是因为祖师爷有求必应,更主要瞻仰传说是“建文帝朱允文的真身”。(需要说明一下祖师庙不是庙宇而是一所道观,住的是一些道士

建文皇帝下落之谜(建文帝最终下落)(1)

建文皇帝下落之谜(建文帝最终下落)(2)

建文皇帝下落之谜(建文帝最终下落)(3)

建文皇帝下落之谜(建文帝最终下落)(4)

建文皇帝下落之谜(建文帝最终下落)(5)

建文皇帝下落之谜(建文帝最终下落)(6)

建文皇帝下落之谜(建文帝最终下落)(7)

建文皇帝下落之谜(建文帝最终下落)(8)

建文皇帝下落之谜(建文帝最终下落)(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