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苏州,爱摄影,抽工作之余历时三年拍摄《苏州园林名录》中对外开放的园林。开始时没想太多,只是拍照,后来觉得这么多园子总要有个汇总吧,于是就有了这篇图文。全文一万五千字,建议收藏慢慢看,尤其是喜欢苏州园林的朋友。希望对热爱苏州园林的朋友有所助益。

目前苏州园林名录一共公布了四批,合计108个,其中对外开放的共88个。2015年8月公布《苏州园林名录》(一)共33个园林;2016年5月公布《苏州园林名录》(二)共26个园林;2017年8月公布《苏州园林名录》(三)共31个园林;2018年8月公布《苏州园林名录》(四)共18个园林。

文中的游览指数仅仅是个人看法,主要从历史文化,建筑布局等方面综合考虑,可能会有不准之处,还请见谅。

在这开放的88个园林中,九处园林是需要预约才能参观的,分别是:乡畦小筑、道勤小筑、后乐园、瑞园、畅园、织造署旧址、墨园、嘉树堂、芥舟园等。可通过登录苏园旅游网 szylly/,或关注“苏园旅游”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

名录中的很多园林为近代或者现代修建,希望读者对这些园林多些宽容,现代人造园不仅仅只为追求经济价值,更在对于园林热爱。

随着苏州园林的逐渐开放,会慢慢补全此文。


1. 拙政园:东北街178号

建议游览指数:★★★★★

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始建于明,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四大名园之一。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世界遗产,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民居多进的格局。到苏州必游园林之一。在所有苏州园林中,是春夏秋冬四季特征最为明显的一个。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1)

2. 留园:留园路338号

建议游览指数:★★★★★

留园位于留园路338号,始建于明。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以建筑空间处理精湛著称,造园手法多样,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遗产,AAAAA级旅游景区。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2)

3. 网师园:阔家头巷11号

建议游览指数:★★★★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典型的府宅园林。全园分东西两部分,东部是住宅有穿廊轿厅。西部为花园,以水池为中心,环绕而筑假山,植花木,建亭、廊、堂、轩等建筑,错落有致。其中的砖雕门楼精美绝伦,享有"江南第一门楼"的盛誉。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的“明轩”的庭院,其蓝本即为网师园内的殿春移小园。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3)

4. 环秀山庄:景德路272号

建议游览指数:★★★★

环秀山庄位最早可追溯到晋代。1987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占地不大,山、水、亭、廊、轩等相互掩映,在仅3亩的面积内辗转腾挪,布局精巧而又不显拥挤,移步换景之构造已达极致。其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据载,此山为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虽由人作,有如天开,尽得造化之妙,堪称假山之珍。环秀山庄亦因此而驰名。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4)

5. 沧浪亭:沧浪亭街3号

建议游览指数:★★★★

沧浪亭是苏州现存历史最久的古代园林,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齐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其复廊与拙政园的水廊和留园的曲廊,被誉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三大名廊。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占地面积约为14460平方米,园北为河道,北半部分中堆以假山,并建复廊、亭榭绕其一周。廊壁上嵌有各式漏窗,共有108种。南半部分有清香馆、五百名贤祠、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5)

6. 狮子林:园林路23号

建议游览指数:★★★★

始建于元,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1.1公顷。以中部的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布局紧凑,有“咫足山林”意境。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的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建筑,更以太湖奇石,洞壑密布而著称,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6)

7. 艺圃:文衙弄5-7号

建议游览指数:★★★★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小巷深处,环境幽静,园景开朗,风格质朴,设计多变并尽显自然。全园占地约5450平方米,园池水面开阔,并以其为中心建有假山厅、堂、亭、榭等建筑多座。水池之西,有小院一座,以圆洞门与其它部分相连,别有洞天。建筑虽多但无拥塞之感。最美时为四五月蔷薇盛开季。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7)

8. 耦园:小新桥巷5-9号

建议游览指数:★★★★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12亩,三面临河,一面通街,前后设有河埠。住宅居中,东西花园分列两边,北端背河而起一排楼房,借“走马楼”贯穿。这样一宅两园的布局,在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东花园是耦园的精华所在,山池主景列中,周围环以亭廊楼榭,呼应主景,整个布局疏密得体,错落有致。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8)

9. 曲园:人民路马医科43号

建议游览指数:★★★

即俞樾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取老子"曲则全"之意。园林不大,但假山、亭阁、曲廊、水池一应俱全,游人不多,小而幽静。最佳游览时节为牡丹花开的时候。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9)

10. 天香小筑:人民路878号

建议游览指数:★★

位于城区人民路苏州图书馆内。建于民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2664平方米,建筑面积1033平方米,分住宅和园林两部分。住宅部分为苏州市文化广电出版局的办公区,禁止参观。园林在主楼东侧,园中堆土叠石为山,砌石阶小径,山上建有六角凉亭,树木葱茏。园林部分维护不好。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10)

11. 织造署旧址:带城桥下塘18号(预约开放)

尚未参观。

苏州织造署是“江南三织造”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熙时于织造署西侧建行宫,规模宏大,后毁于兵火。

12. 北寺塔:人民路652号

建议游览指数:★★★★

又称报恩寺塔。此处寺庙始为三国时吴国所建,为苏州最古老的佛寺,古称通玄寺。五代后周时易名为报恩寺。2006年北寺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报恩寺塔为九级八面砖身木檐混合结构,高76米。拙政园所见之塔即为此塔。寺庙东北侧有一放生池,池边围绕黄石假山、亭、廊等建筑,景色优美。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11)

13. 寒山寺:寒山寺弄24号

建议游览指数:★★★★

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古称枫桥寺。该寺曾多次毁于战火。现存殿宇多为清代重建。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众多。唐代大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所描述的即为寒山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旅游景点。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12)

14. 五峰园:五峰园弄15号

建议游览指数:★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因园中叠筑五座太湖石峰,故名五峰,五峰分别名为丈人峰、三老峰、观音峰、桃坞庆云峰和擎天柱。目前园林面积约1290平米,除五峰假山外,有水池一处,亭、舫、亭等建筑数座。现在厅已改为茶室,周边居民常来此休闲娱乐。除五峰外此园可观之处不多。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13)

15. 西园:留园路西园弄18号

建议游览指数:★★★★★

别名戒幢律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始名归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寺内五百罗汉堂为中国四大罗汉堂之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寺庙于2008年6月主动提出退出国家4A级景区行列并得到批准,并于当年10月26日正式向社会宣布。西园寺放弃“A级景区”属性将从宗教管理部门与旅游部门的双重管理变为由苏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单独管理。

从2018年5月1日起,西园寺门票价格从20元降为5元。为保护环境现在寺庙向每位香客免费提供三支清香,提倡文明进香,不建议香客外带香烛。同时针对60岁以上老人采取免门票政策。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14)

16. 惠荫园:南显子巷18号(不开放)

始建于明中期,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


17. 听枫园:庆元坊12号(不开放)

始建于清,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8. 怡园:人民路1265号

建议游览指数:★★★★

怡园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建成较晚,因此得以博采苏州诸园之所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由于其布局紧凑,手法得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以复廊为界隔分为东西两部,东部主要以建筑为主,庭院中置太湖石、种植花木,西部水池周边环以假山、厅堂、石桥。在造园手法上,怡园能博采诸园景物,如复廊仿沧浪亭,水池效网师园,假山学环秀山庄,洞壑摹狮子林,石舫拟拙政园。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15)

19. 畅园:庙堂街22号(预约开放)

建议游览指数:★★★

面积约一亩余。始建于清代的古典园林。园林位于住宅东侧。为苏州小型园林的典型,造园手法细腻,面积小而布局巧妙,园景丰富而多层次,具有精致玲珑特色。院子虽小,但是园林的水、亭、楼、榭、桥一个不少。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16)

20. 可园:人民路708号

建议游览指数:★★

又名近山林、乐园,现存面积约七千平米,有假山一座,池塘一处,其他建筑数处。其精华主要是围绕池塘所建的厅,亭,桥等。修缮较好。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17)

21. 鹤园:韩家巷4号(不开放)


22. 北半园:白塔东路60号

建议游览指数:★★

既陆氏半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古典园林建筑。清咸丰时,由江苏道台陆解眉所建,取名“半园”,又因在仓米巷史氏半园之北,俗称“北半园”。格局是西宅东园,宅第为九进四厅、三房一楼。东部为园,陆解眉取“知足不求全”之意,将园名为“半园”。2010年,改建成酒店对外开放。其位于白塔东路的正门常封闭不开放,只能通过紧临酒店的侧门进入。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18)

23. 柴园:醋库巷44号

建议游览指数:★★★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苏州市教育博物馆。修缮的工作做的非常的好,从外观及布局上保留了古典园林的构造,其内部装修非常符合其教育博物馆的用途,通过现代的技术集中介绍了苏州教育的历史。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19)

24. 残粒园:装驾桥巷34号(不开放)


25. 遂园:景德路303号

建议游览指数:★

位于苏州儿童医院内,也做荫庐。始建于清代,现尚存荷池、曲桥、琴舫、假山及小亭,花木稀疏,园已半废。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20)

26. 塔影园:山塘街845号(不开放)


27. 朴园:高长桥8号(维修)


28. 万氏花园:王洗马巷7号(不开放)


29. 拥翠山庄:虎丘景区内

建议游览指数:★★

建于清光绪年间,面积约一亩余,利用山势,自南往北而上,共四层。园门朝南,门前石阶井然。门楣“拥翠山庄”用正楷书就。大门左右两壁白墙上嵌有“龙、虎、豹、熊”行草大字石刻四方,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此园无水,仅凭地势进行建筑布局,内部精巧曲折有致,同时借山势而远观园外虎丘山景。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21)

30. 南半圆:仓米巷24号(不开放)


31. 慕园:富仁坊巷72号(不开放)


32. 吴家花园:东小桥弄3号(不开放)


33. 绣园:马医科27号(不开放)


34. 燕园:常熟市辛峰巷8号

建议游览指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常熟古典园林中存世时间最长、格局保存最为完整的私家园林之一。从1982年至今,燕园陆续经过了四期大规模的维修,将各个景点一一重建、修复,再现燕园十六景。游人不多,可慢慢品。建筑之间相互掩映,虽然是特色,整个园子无开阔场景,略感局促。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22)

35\36. 曾园、赵园:常熟市翁府前7号

建议游览指数:★★★★

曾园、赵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约3万平米。在苏州园林中绝无仅有的连接在一起互通的园林,其东南部为曾园,西北部为赵园,中部连接之处称为环秀分盛。全园亭、桥、廊等造型别致,在整个苏州园林中也属上品。园中池塘遍植荷花,为常熟古城区内的赏荷绝佳之处。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23)

37. 兴福禅寺:常熟市寺路街108号

建议游览指数:★★★★

兴福禅寺始建于南齐,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全国重点寺院。由山门而入的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三佛殿及大雄宝殿,十几个殿、堂、亭、阁分布在中轴线两侧。并有空心潭、放生池、白莲池三处水体,取园林之意,或于池中筑石舫,或通石桥,或建步道环绕。寺中有罗汉泉、白龙泉、君子泉、錽泉、竹香泉等五处泉眼,更增寺院之灵动。后山竹林环绕,环境宜人。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24)

38. 松梅小圃:常熟市沙家浜镇王家山

建议游览指数:★

该园始建于明天启年间,建国后改名飘香园,取丹桂飘香之意。导航只能查到飘香园,而无松梅小圃。整个园林,疏于维护。相对于园林目录中已经去过的数十个园林,松梅小圃基本是最破败的。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25)

39. 方塔园:常熟市环城东路

建议游览指数:★★★★

方塔园内建筑均为仿宋形制,绚丽大气,布局上采用江南园林曲折多变的手法,曲桥亭台、轩廊水榭、山石花木相得益彰。2007年,方塔古迹名胜区(方塔园)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6年5月被列入第二批《苏州园林名录》。园内方塔,始建于南宋,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园内宋代古井、古银杏并称为“园中三宝”。常熟市碑刻博物馆及常熟名人馆也位于此园内。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26)

40. 南园:太仓市城厢镇南园东路7号

建议游览指数:★★★★

南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3A级景区。自清以来多次损毁复建。亦曾准备房地产开发,后由政府收回并于1998年,在江苏省文管会、苏州市园林局帮助下,按原照片、原图纸进行设计、规划,并将街坊改造中有历史价值的十余栋古建筑,迁建至南园,经六年的改造建设,逐步予以恢复。

与其他苏州园林不同,南园周边皆为高楼,闹市中取静,最近的小区高层可以俯视整个园林。园中花园形似半岛,三面环水,周围环绕绿树翠竹,通过三座石桥与对岸连接。园林主体建筑皆在对面环半岛而建。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27)

41. 张厅:昆山市周庄北市街38号

建议游览指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怡顺堂,始建于明,清初转让与张姓,改名玉燕堂,俗称张厅。前后七进,沿河临街,大小房屋70余间,占地1800多平米。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正合大厅内对联内容,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除了院内可乘船,建筑方面特色不显。内显陈旧。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28)

42. 退思园:吴江区同里镇新镇街234号

建议游览指数:★★★★★

始建于清光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世界遗产名录》。

俗称任家花园,园名“退思”,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全宅占地近10亩,自西向东,依次为(西)宅、(中)庭、(东)园。园内集中了江南园林的楼台亭阁、廊舫桥榭、厅堂房轩等建筑,均贴水而筑,别具风格。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29)

43. 师俭堂:吴江区震泽镇宝塔街12号

建议游览指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离苏州市区约50公里。正门门楣上的木雕,及内部的砖雕非常精致。其内的锄经园为古典园林中最小的,仅240平米,但是假山、亭、廊、楼、阁一应俱全,极为精致。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30)

44. 耕乐堂:吴江区同里镇陆家埭127号

建议游览指数:★★★

耕乐堂于1981年列为省际太湖风景区同里八景之一,1986年7月,又被列为吴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传统的前宅后园布局,是典型的明清宅第。占地4268平方米(六亩四分)。现尚存三进四十一间,有楼、园、斋、榭、厅、堂、楼、阁。整体布局精巧,虽从1998年起开始修复,但可能因经费问题,整个园林呈现明显的破败感。游人不多。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31)

45. 陶氏花园:盛家浜8号(维修)

一直是维修状态,合适开放未知


46. 雷氏别墅花园:庙堂巷8号(不开放)


47. 墨园:人民路2114号苏州阀门厂内(预约开放)

建议游览指数:★

建于民国。园主为原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顾祝同。原为融苏州园林风情和欧洲洋楼特征于一体的园林别墅。除主体的欧式小洋楼,依然完好,且一直在使用中。其他诸景被填埋或者推平。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32)

48. 顾氏花园:申庄前4号(不开放)


49. 双塔影园:官太尉桥15、17号(不开放)


50. 詹园:闾邱坊4、6号(不开放)


51.唐寅故居遗址:西大营门双荷花池13号(不开放)


52. 渔庄:石湖渔家村

建议游览指数:★

渔庄是余觉的别墅。建成于民国。总面积约一千五百平米,紧邻石湖。解放后历经两次修复。现有厅堂两进。除临湖外,特色不显。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33)

53. 严家花园:吴中区木渎镇羡园街98号

建议游览指数:★★★★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沈德潜的旧居“竹啸轩”。光绪时,严国馨购入,并由香山帮建筑大师姚承祖率领能工巧匠重茸一新,并改“端园”为“羡园”,也因此得名“严家花园”。占地16亩,内有太湖石假山2座,池塘5处,内有有厅、堂、亭、榭等建筑多座。中路为五进主体建筑。龚自珍称此园有“妙构极自然,意非人意造”。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对严家花园的布局与局部处理极为推崇,认为是苏州当地园林之“翘楚”。不少影视作品都曾在严加花园取景。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34)

54. 启园:吴中区东山镇启园路

建议游览指数:★★★★

原为席启荪的私家园林,俗称席家花园。是一处始建于民国时代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背山面湖,占地50余亩。启园是江南少有的依山而筑,傍水而建的园林。集江南园林的小巧与湖光山色一体。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35)

55. 古松园:吴中区木渎镇山塘街23号

议游览指数:★★★

为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所建,其建筑布局为前宅后园,是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风格。建筑古朴雅致,雕刻精细,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得名于后园一株500多岁高逾10米的明代罗汉松。最大特色是有一条双层长廊,此廊环树而建,近可览古松翠色,远可眺灵岩山景。园中还有一泓半亩大小的池塘,湖石假山亭榭回廊依水而设,池内有红鱼百尾,更增园内生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即位于古松园后的小楼中。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36)

56. 保圣寺:吴中区甪直镇

建议游览指数:★★★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保圣寺内有唐代号称“塑圣”的杨惠之所塑十八尊古罗汉像。1961年03月04日保圣寺罗汉塑像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文物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侧院内有叶圣陶墓及纪念馆,陆龟蒙的墓地也位于此园中。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37)

57. 高义园:天平山风景区内

建议游览指数:★★

位于苏州天平山南麓,始建于唐,原为宋范仲淹祠堂。共五进,依山而建,地势逐渐升高,纵深约70米。第三进为乐天楼,第四进为凌空高架的逍遥亭,最后为高义园正殿,内有乾隆游天平山时所题“高义园”蓝底金字盘龙匾,和其手书的“游天平十六韵二首”诗碑两方。东侧园内建有方形碑亭“恩纶亭”,并有水池一处。天平山为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也是中国四大赏枫地之一。如不在天平山内并排除其历史意义,其园林建造布局并无特殊之处。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38)

58. 寒山别业遗址:天平山西北面

建议游览指数:★

寒山别业遗址主要分布在法螺寺内及其西北向寒山岭所在的数平方公里范围内。现除摩崖石刻外其建筑基已荡然无存。寒山别业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其主人为赵宋皇室后裔——赵宧光。其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具有较高地位,在明清时期曾经是著名的园林之一,是中国山地园林的代表作品。其文化创造性及想象力,对后世、尤其是乾隆时期皇家园林产生了深远影响。整个寒山岭数平方公里内散落明清两代摩崖石刻数十处。非园林及古迹爱好者不建议前往。寒山岭徒步登山的人比较多,但很少有人知道寒山岭及寒山别业。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39)

59. 石佛寺:石湖茶磨山下

建议游览指数:★

始建于南宋淳祐年间,依山边岩石造型,凿就一尊观音佛像,立于山崖裂隙之间,俗称“石佛”,寺名由此而来。与范文穆公祠为邻。嘉靖时祝允明(枝山)题楷书“古石佛寺”。清乾隆皇帝南巡至此,题写匾额“普门香梵”并撰写对联一副“愿力广施甘露味,闻思远应海潮寺”。对联至今仍在观音殿的石柱上。该寺历经数次重修,民国及文革期间,均遭到破坏。上世纪八十年代,重修石佛寺。其历史意义大于其游览意义,就其园林布局而言无甚特色。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40)

60. 聚沙园:常熟市梅李镇梅东路1号

建议游览指数:★★

因园内建于南宋的聚沙百福宝塔而得名。占地面积64000平方米。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聚沙塔八面七级,为宋绍兴间邑人钱道者所建。其时梅李镇尚处江海之滨,常受大潮洪水冲击,故建塔以镇潮水。其名据传取自《法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残,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中的“聚沙”二字,全名“聚沙百福宝塔”。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历史明、清两朝多次损毁维修。1997年,聚沙塔大修复原,并开辟聚沙塔公园。

园内于2019年建成“梅李慈善文化苑”,陈列古今著名慈善家生平事迹,及慈善小故事,以促进推广慈善意识。园内尚存抗日碉堡一处,被列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除去聚沙塔,此园更像一人民公园,园林布局一般。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41)

61. 读书台:常熟市虞山东南麓石梅街

建议游览指数:★★

又名书台公园,建于1977年,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常熟市书画院。相传为梁昭明太子萧统的读书著述之处,明弘治间县令杨子器重建,嘉靖间县令沈弘彝复作新亭。院内植被繁茂,除读书台以外,另有焦尾轩、焦尾泉、虞山东麓摩崖石刻、巫公祠、雅集亭等。其中“书台积雪”为“虞山十八景之一”。院内大部分建筑已改为茶室,去时除了茶客外几无游人。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42)

62. 拂水山庄:常熟市尚湖风景区内

建议游览指数:★★★

历史上的拂水山庄位于虞山西麓拂水岩下,是明末清初文人钱谦益和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的居所,随着历史变迁,原来的拂水山庄已不复存在,现在虞山脚下只剩钱谦益墓和柳如是墓。尚湖景区建设时,依据钱谦益的诗作,将原来山庄景物一一呈现于尚湖荷香洲南侧,前半部分主要是各种亭台楼阁,后半部分围进了尚湖,视野开阔,并能远眺虞山。

新建景点,借古名,建于湖畔并借山景,休闲好去处。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43)

63. 翁家花园: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

建议游览指数:★

之园曾为常熟有名的园林,与曾园、赵园齐名,并居三园之首。据传此园从购置田地到落成,共用了20年时间,当年园门有联"廿年缔构,一水瀓清"可证。建成后,因园林构筑布局因地制宜,景致风格清旷自然,园内楹联匾牌考究,文化气息浓郁;翁氏家族又名闻海内,所以其园虽隐其名却高,成为常熟园林之首。邑人花景福《西城杂诗·之园》有赞:苦忆翁家数亩宫,涨天十丈藕花红。后毁于1937年,时常熟沦陷,园中大部分住宅及景观被日军纵火焚毁 。自此,之园日渐衰败 。面积也从最盛的14600平米缩减到现在的6915平米。1999年医院重建之园后而成如今景象。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44)

64. 倚晴园:常熟市虞山公园内

建议游览指数:★

园内主楼名为倚晴楼建于1979年,后于主楼周边陆续兴建晚翠庭、归飞庭、筑长廊以环绕、垒湖石假山并引水环绕。院子不大,园林元素较为齐全。主楼现为茶室,前院较规整,主楼后半部疏于打理。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45)

65. 顾炎武故居:昆山市千灯镇南大街52号

建议游览指数:★★★

是所有苏州园林中爱国主义氛围最为浓重的园林,没有之一。有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题词。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园林占地60亩,以宣传顾炎武文化、精神为主,整体布局一般,略欠苏州传统古典园林的精致。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46)

66. 恬庄榜眼府:张家港市凤凰镇恬庄古街

建议游览指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乾隆杨岱所建。因其居住于此的曾孙杨泗孙于清咸丰年间殿试以一甲二名高中“榜眼”而得名。此宅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原存四进。后花园有池、假山、亭、舫、轩、桥等建筑。典型的古典宅院,后花园是其特色之一。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47)

67. 枫华园:张家港市沙洲公园内

建议游览指数:★★

枫华园位于张家港市沙洲公园内。于1992年正式落成。占地面积六千多平米。内有黄石假山两座、长廊、水榭、亭、桥、人工河等。其内的沧江书社为张家港市文物保护单位。枫华园所在的沙洲公园,2001年10月1日起开放并免收门票,成为开放式公园。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48)

68. 先蚕祠花园:吴江区盛泽镇蚕花路126号

建议游览指数:★★

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祭祀蚕丝行业祖师的公祠,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先蚕祠花园不大,仅有石桥一座、太湖石假山一座、长廊一处、水池一方、游鱼数尾,园子的尽头为财神殿。专程游览意义不大。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49)

69. 珍珠塔园: 吴江区同里镇石皮弄16号

建议游览指数:★★★★

又称侍御古坊,其名来源于锡剧《珍珠塔》。全园分东、西、北三部分,东部是陈御史府第,西部为后花园,北面为古祠堂、陈家牌楼和古戏台。其中陈御史府第是明嘉靖年间南京监察御史陈王道的故居,后又于清嘉靖和康熙年间两度扩建,形成两路五进式的格局。此园设计上别出心裁,故居厨房后有一条宅内的河道将后花园、宗祠和前部建筑隔开,若不留意还以为游览到此为止,而错过后面的部分。后花园内有亭、台、楼、阁、石桥、石舫、假山、水池等。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50)

70. 环翠山庄:吴江区同里镇石大叶港畔(不开放)


71. 静思园:吴江区云梨路919号

建议游览指数:★★★★

园名乃费孝通先生亲笔提写,取意于“宁静致远”。占地百余亩,既传承了苏州园林的营造范式,同时吸纳中国皇家园林注重气派宏大的特点。游此林除了欣赏园林构造之美以外,同时也是一场灵璧石的盛宴,最出名的莫过于镇园之宝“庆云峰”。2019年静思园被列为失信单位,藏品面临法拍,实在惋惜。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51)

72. 明轩实样:白塔东路1号东园内

建议游览指数:★★

为美国大都会艺术馆二楼北厅内的中式庭院“明轩”建造前在苏州所打造的实样。虽小,但吸取了园林建设的精华。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52)

73. 万景山庄:

建议游览指数:★★★

建于东山庙遗址之上,总面积约25亩,于1982年建成并开放。与上山道西侧的拥翠山庄一样,万景山庄将自然景观与仿古建筑融为一体,成为虎丘风景区中的又一个园中园。 万景山庄存有不少苏派盆景的精品,并多次在各种盆景比赛中获奖。2013年世界盆栽协会专程组团参观虎丘万景山庄。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53)

74. 西溪环翠:虎丘山名胜区西南麓

建议游览指数:★★

西溪环翠为虎丘历史十景之一,原为唐高士甫里先生陆龟蒙祠堂,乾隆五十一年修建。清咸丰年间毁于兵乱。2004年经重新修复,正式对外开放,在原址重修重修环翠阁、清风亭、桂子轩、斗鸭池等景点,新增镜台云梦、篱门幽竹、聆音榭、垂花门、野山石景、循环水景等。因且不靠近虎丘景区的中轴线,常常为游人所忽略。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54)

75. 一榭园:虎丘山名胜区北

建议游览指数:★★

原为“邑人薛雪别业。榭前有池,环以林木竹石”。嘉庆十一年,孙星衍改为“忆啸园”,又名“隐啸园”。园中葺“授书堂”,堂前依山临壑,叠石疏泉,擅幽栖之胜。1860年毁于兵燹。自此湮没于历史中。2013年10月1日复建并对外开放。主要建筑共约九百平方米。并拥有近四千平方米的水面,园内以黄石筑假山。多数建筑依水而筑,借景虎丘山。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55)

76. 一枝园:枫桥风景名胜区江枫洲内

建议游览指数:★

原来是段玉裁(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在枫桥寄居的宅园。园林非常小,设计及布局在园林都属一般,没有特别出彩之处。单独游览意义不大。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56)

77. 师俭园:马大箓巷37号(不开放)


78. 南石皮记:南石皮弄4号(不开放)


79. 玉涵堂:山塘街东杨安浜6号

建议游览指数:★★★

系吴一鹏故居,俗称阁老厅。宅朝南,三路五进,汇集了中国的各种房间的形态,厅、堂、楼、阁、斋等等。正路偏东,第一、第二进为楼,第四、第五进是以两厢房通连的走马楼。第三进为主厅,额“玉涵堂”,玉涵堂是苏州城外唯一一座明代建筑,其名取“君子于玉比德”之意。主厅面阔三间16米,进深六檩14米,硬山顶。梁架扁作,内山墙有砖细勒脚,柱础为青石鼓墩。全宅有砖雕门楼5座,主厅为明代遗构,其他为清代所建。园内的中国唯二五子亭,表示五子登科、五谷丰登、吉祥圆满的意思。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57)

80. 铜观音寺花园:吴中区光福镇下街38号

建议游览指数:★★★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园林。寺前有宋代跨河古桥一座,山门前有唐代陀罗尼经幢一对。大雄宝殿前有明代古樟一株,长势雄伟挺拔,遮盖大半个院子。寺庙背靠龟山,山顶原建有七层舍利塔——光福寺塔。登塔顶可望灵岩山、观穹窿山,眺太湖,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58)

81. 司徒庙后花园:吴中区光福镇香雪村福湖路

建议游览指数:★★

相传为东汉光武帝的大司徒邓禹的归隐处。庙内有四株古柏,树龄近2000年,乾隆皇帝南巡至此见状叹为观止,并赐四柏名为“清、奇、古、怪”。其后花园中有一片梅林,林中掩映池塘名曰“淡泊湖”,湖中小岛上建一凉亭,并以石桥连接两岸,石桥尽头现为茶室。池塘周边遍植垂柳。“淡泊湖”与园中另一池塘“桃花池”以水路相连,池中种植荷花,池边有扇亭一座。整体布局一般。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59)

82. 榜眼府第:吴中区木渎镇下塘街32号

建议游览指数:★★

为晚清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的故居 ,其宅坐南朝北,门对胥江,占地近十亩。前宅后园结构,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宅第园林建筑风格。因其于道光二十年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榜眼),此宅因此得名。“江南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为其主要特色。周士心美术馆也位于此园内。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60)

83. 虹饮山房:吴中区木渎镇山塘街56号

建议游览指数:★★★

是清初木渎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园林,乾隆下江南每游木渎,必先在此由水路登岸,入园游玩,因此又有乾隆民间行宫之说。园中有一座古戏台,乾隆到木渎,必来此看戏。园内圣旨珍藏馆里陈列着清代十位皇帝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的二十道圣旨。园内科举制度馆珍藏有清代科考的各类“执照”、“试题”、“考卷”、“夹带”真迹。

西花园是整个园林布局的精华所在,以荷花池为中心,亭、轩、廊、榭、桥、假山围绕布局,错落有致。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61)

84. 瑞园:吴中区太湖度假区舟山村99号(预约开放)

建议游览指数:★★★★

瑞园背靠苏州穹窿山西南麓,南临苏州太湖。为苏州园林中为数不多的依山而建的园林。同时吸取苏州园林“移步换景,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特点,利用假山、亭、廊、池、桥等元素将整个园林有机分割,使不同的院落体现不同的视觉及功能效果。苏州私家园林中设计最为用心的一个,非常注意细节。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62)

85. 小筑春深:吴中区临湖镇太湖园博园内

建议游览指数:★★

是园博园中苏州园内的“园中园”。全园以“山水园林、生活园林、科技园林”为创意理念,继承苏州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同时,运用现代造园材料和工艺,诠释一座“升级版的新苏式园林”。整个园子从山水营造、造园材料、种植设计、生态理念等方面展现苏州园林在当代的发展,力求营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时代特征强烈的“当代苏州园林”,展示当代苏州园林建设在继承和发展中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63)

86. 灵岩山寺花园:吴中区木渎镇灵岩山寺内

建议游览指数:★★

灵岩山寺前身相传为吴王夫差的馆娃宫,也是越国献西施的地方。东晋期间用作道场而更改为寺庙。灵岩山寺花园,即馆娃宫遗址花园。现今尚存吴王遗迹和古迹有:吴王井、玩花池、玩月池、响廊、琴台、西施洞、智积井、长寿亭、方亭等。大部分古迹均传与西施有关。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64)

87. 乡畦小筑:吴中区木渎镇天灵路98号天邻风景花园内(预约开放)

建议游览指数:★★★

园内除了两栋现代功能性房屋以外,尚有假山一座,水池一方,石桥一座,亭、阁各一,靠墙半亭两处,石舫半只,并以长廊连接亭、阁、桥、舫等。布局精致,错落有致而不显拥挤。就私家宅院而言已是极品。只能预约参观。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65)

88. 道勤小筑:吴中区东山镇杨湾寺前村(预约开放)

建议游览指数:★★★

又名勤园,在长圻码头对面200米,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私家园林。园以水池为中心布局,山水、建筑等处理手法较好,植物配置合理,体现了苏州园林的传统特色。只能预约参观。建议春季前往。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66)

89. 醉石山庄:吴中区东山镇槎湾和杨湾之间环山路

建议游览指数:★★

山庄依山而砌,利用山势营造不同的景观,假山、瀑布、池塘等等,同时取东山特色遍植果树,成熟之时果实累累别具特色。现代园林式酒店。最大特色是其黄石假山,为所有苏州园林中规模最大的。修建较为精致,日常打理有待提高。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67)

90. 后乐园:相城区阳澄湖镇凤阳路5号(预约开放)

建议游览指数:★★★

园名出自范仲淹之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贝律铭团队设计。整个园子由东花园、西花园、南花园三部分组成。东花园类似中国的古典园林,有池一方,假山一座,亭两处,屋数处,最大的特点特点是长达百米的长廊,为苏州园林之最。西花园为一座现代园林,有池一方、假山一处、围绕水池修建的透明的房间两座,中心位置的现代建筑为私家博物馆—春秋物语馆,内藏馆主用数十年精力走遍数省征集到自汉唐、宋、元、明清及民国历朝历代的宫廷及民间的格式龙椅屏柜、橱、案、床、几、文房等。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68)

91. 端本园:黎里镇中心街68号大关弄底

建议游览指数:★★

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同治年间重新修建。临水而筑,原有东园和西园,占地近2000平方米。现在西园约900平米,已修复如初,对外开放。东园房屋全在,但假山、金鱼池等全被填埋。有曲桥荷池、伴月廊、半山亭、双桂楼、平波轩等建筑,并叠有假山。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69)

92 南社通讯处旧址:黎里镇浒泾南路28号

建议游览指数:★

原名寿恩堂,因南社及柳亚子而出名,现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筑特色一般。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70)

93. 尚志堂吴宅:西北街88号工艺美术馆

建议游览指数:★★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苏州市工艺美术馆。坐北朝南,三路四进。东为正路,现第二进为大厅。厅北为一小园,花木茂盛。第三进为三开间带两厢楼厅。第三、四进楼厅间有庭园,有亭、廊等建筑。第四进为堂楼。馆内工艺品尚佳,建筑及园林一般。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71)

94. 全晋会馆:平江区中张家巷14号

建议游览指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为中国昆曲博物馆,也是中国大运河遗产点。原为清乾隆年间由山西钱行商人集资创建的晋商举行庆典和娱乐活动场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堂明灯担,是由金丝楠木、花梨木、玉石等贵重材料精雕细琢而成。整个博物馆介绍了昆曲的历史、作品、文物等,让游客对昆曲能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所有的参观点均安放音响,让游客在参观时能欣赏昆曲,这一点在苏州的所有的园林中也是唯一的。同时园内还有昆曲学习班。昆曲爱好者的圣地。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72)

95. 苏州博物馆花园:东北街204号

建议游览指数:★★★★★

不知是因苏博而知贝律铭还是因贝律铭而知苏博。

其花园是现代设计与中国古典园林结合的典范。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以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整体设计现代而又不失传统。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73)

96. 忠王府花园:东北街204号

建议游览指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是太平天国留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建筑物,也是中国历史上遗存下来最完整的农民起义军王府。1960年,改为苏州博物馆馆址(贝律铭设计的为苏博新馆)。在所有苏州古典园林中最有气势,厅堂最为宏大的一个。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74)

97. 墨客园:平江路大新桥巷10号

建议游览指数:★★★

园林式酒店。三路五进,在很小的面积内辗转腾挪,吸取苏州园林精华,小桥、假山、池塘、凉亭等一应俱全,极为精致。面积小,建筑众多,略显拥挤。不适合多人游览。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75)

98. 揖秀园:吴趋坊79-1号(不开放)


99. 延林园:西北街50号(竹之苑)31幢(不开放)


100. 芥舟园:吴中区金庭镇东蔡村秦家堡(预约开放)

尚未参观。

始建于清乾隆,是苏州乾嘉年间小型园林宅地的代表作。园如其名,小巧而精致。


101. 石湖梅圃:吴中区上方山森林公园内

建议游览指数:★★

梅圃依山而建,有亭、轩、堂、馆等仿古建筑数栋,并移黄石以筑假山,配以瀑布、池塘等,构成了独特的山地建筑景观群。园内遍植梅树,梅花开时满园花香四溢。以梅花为特色,并借范成大之名。总体布局一般。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76)

102. 嘉树堂:吴中区东山镇金嘉巷18号(预约开放)

尚未参观。

原为本地人园林古宅的庭院部分,2008年开始修复及建设。历时三年完成,


103. 维摩精舍:吴中区金庭路5号

建议游览指数:★

为苏州园林雅舍客栈的院子,总面积不到一百平米,内有古典茶室一处,太湖石假山一座,浅池一汪,假山上下遍植绿植,并引水以做小型瀑布,剩余地面仅容一四角方桌及四个椅子。靠近庭院墙壁被改造成透明玻璃窗,窗内为装饰精致的茶室。知之人甚少。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77)

104. 惠和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古村内

建议游览指数:★★★

建于清道观年间(其西侧书楼属于明代建筑),占地面积五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三千平方米,深五进,纵向三路。是目前苏州东山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也是古代官宦宅第建筑的代表作,更是我国明清时期大型群体厅堂建筑的典型。明朝时为户部尚书王鳌的故居。其名惠和堂,取惠风和畅之意。其中主厅有展示专门介绍王鳌生平。陆巷古村内质量最高的古建筑。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78)

105. 怀古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古村内

建议游览指数:★★

怀古堂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古村内。原建于明朝,是王鏊家族祭祖之地,占地约一千平方米。近年来由苏州市张姓市民耗巨资修复。王鏊,明代名臣、文学家。古村紫石街上矗立的三块古牌楼,分别是解元、会元、探花,就是纪念王鏊连中三元。

游玩陆巷古村可参观,专程前往的游览意义不大。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79)

106. 宝俭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古村内

建议游览指数:★★

始建于北宋,原为南宋叶梦得故居,世代为叶氏后裔所居。解放后由政府托管。2001年由苏州市民许青冠、陆惠霞夫妇,出资购买,耗费巨资,历时四年,对宝俭堂进行全面抢修。

已改为民宿共11间客房,客房部分不对外开放。东部花园为典型的苏式园林设计,有池塘一方,亭、轩、廊等一应俱全。西部院落现为茶室及园林式餐厅,中有一池,植以荷花。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80)

107. 东山雕花楼:吴中区东山镇紫金路58号

建议游览指数:★★★★

又名春在楼,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紫金路58号。大楼共有各类木雕、砖雕、石雕、金雕、泥雕(塑)共3854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的经典传世佳作。2006年5月春在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的两座雕花楼中保存最好的一个,建筑面积不大,雕花盛名远在园林之上。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81)

108. 雕花楼(仁本堂):吴中区金庭镇堂里村

建议游览指数:★★★★

为徐家老宅,原名“仁本堂”,取自“以仁为本、礼为教本”之意。占地约3亩,建筑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因其建筑雕刻数量众多,而被俗称为西山雕花楼。整栋建筑集中了三千多件木、砖、石雕刻作品,且如此繁复的雕刻工程,竟无一雷同,而且雕刻手法多样。整个建筑集康熙、乾隆、道光、咸丰四个年代的建筑风貌于一身,反映了江南清代建筑雕刻艺术的传承演变,是苏州香山帮匠人集体建筑营造智慧的代表作,也是苏州现存的三座雕花楼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建筑因历史原因尤其是文革期间受到一定的破坏。

苏州四大园林深度解析(最全的已开放苏州园林介绍)(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