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医调理乳腺增生结节的事儿,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经期乳腺增生会加重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经期乳腺增生会加重吗(乳腺增生经前加重)

经期乳腺增生会加重吗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医调理乳腺增生结节的事儿。

中医上认为乳腺增生结节,病因往往在于肝郁气滞,为啥?

在中医学上,肝主宣泄,这种宣泄不仅指气机上的宣泄升降,也指我们情绪上的疏导。如果长期的情绪抑郁,生气这个时候就会引起肝气不舒,时间久了,就会导致郁结。

而气统血而行,气滞则血瘀,形成结节。

就像是一条河流,流的快,水就很清澈,泥沙不容易沉积,流的慢,泥沙就容易沉积下来了,最后时间长了,就结成了块。

可能还有很多朋友不是很明白,我下边给大家分享一则医案:

曾经有一位患者,杨女士,年39岁。

什么毛病呢?这位患者双侧乳房胀痛已经有3年时间了,中间呢,也在当地很多医院做过中西药的治疗,但是症状一直缓解不明显。

最近因为工作压力大,心情不好,于是这种胀痛的症状开始严重了,已经变成了刺痛,灼痛。最终家里人商量,来我的门诊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舌质暗红苔薄,脉弦,觉双侧乳房胀痛,经前加重,月经量少,每次推迟2-5天,乏力,饮食二便正常。

彩超提示:双乳腺体结构紊乱,内回声不均匀。左乳12- 1点近腺体边缘探及实性低回声团,大小约0.7 X 0.4 X 0.7 cm边界较清晰,形态欠规整,内回声较均匀,其内部及周边探及点状血流信号。

双侧腋窝未探及明显异常淋巴结回声。

看到这里,我心里就有底了,于是我写了一张配伍,方予消结止痛汤,见:

柴胡、香附、郁金、广木香、土贝母、山慈菇、夏枯草、仙灵脾、全虫、当归、白芍、半夏、白术、莪术、青皮、元胡。水煎服,6剂,1剂/天,分2次服用。

患者用药后,和我说乳房胀痛减轻,不过心情不畅时胀痛还有,平时还会心烦。这个时候我在上方中,加入栀子,服14剂。

三诊患者诉疼痛已基本消除,肿块明显缩小,再予以消结止痛汤14剂后患者疼痛和肿块消除,B超复查未见肿块。

予以前药14剂巩固疗效,并嘱咐患者调情志,忌辛辣,保持心情愉悦,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好了,医案我就给大家说完了,上文这个患者其实就是肝郁、气滞、血瘀。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来看,患者经期前乳房胀痛,经后症状消失,胀痛的症状,在生气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加重,这很明显就是肝郁气滞。

舌脉中,舌质暗红苔薄,脉弦,主血瘀证。

月经量少,每次推迟2-5天,这说明脾肾两虚。

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是经血的重要物质来源。脾主统血,脾气强盛,则血行有常,月经才会如期而至。肾藏精,精血同源。脾肾两虚,那么经血少,推迟是很正常了。

所以这个时候,治则疏肝理气,健脾温肾,化瘀通络,调节冲任。

方中柴胡、香附、郁金、广木香疏肝理气,使肝气条达而得以疏泄;当归、白芍、仙灵脾温补肾阳,调摄冲任;

土贝母、山慈菇、夏枯草清热化瘀,散结消肿;莪术、全虫、元胡、青皮行气活血止痛;半夏、白术健脾化痰以助运;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清肝明目和消肿止痛;诸药合用,临床收效明显。

总得来说,调理乳腺疾病,往往和肝郁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用药调理外,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两个穴位。

一个是太冲穴,还有一个是行间穴。

太冲穴,足背第一、第二跖骨之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外缘处。太冲穴主要作用于肝,使得肝恢复疏泄之能。

日常按摩:用拇指指腹按压或牙签圆头(注意不是尖的一头)点按该穴5-8分钟,注意按压力度可稍大,以有酸胀痛感为佳。

行间穴,是足厥阴肝经的荥穴,在脚第一二脚趾缝之间。

这个穴位的功效和太冲穴类似,也是清泻肝胆之热,疏肝解郁、活血理气。它清肝火的作用要更强一些。按摩方法和太冲穴一样。

如果你最近感觉工作压力比较大,或者因为某种事情影响到睡眠、食欲,或者总感觉心态焦虑、不开心、放松不下来,我建议你要多揉按这两个穴位。

长期坚持下去,会有很好的改善。

关注@甲乳专家王梅主任,我就是你身边的中医朋友。

#健康科普排位赛##乳腺结节##健康真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