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雍正王朝是一部公认的特别经典的历史剧,里面大多是男人之间的较量,很少有女人出现,要说里面最为重要的一个女人,那就是郑春华。郑春风是康熙帝的妃子,也是太子胤礽的情人,父子共用一个女人,这也是比较讽刺的。而这也预示着郑春华将和九子夺嫡有很大的关系。

太子被废的下场(太子第一次被废后)(1)

果然如此,在八大山庄事件当中,康熙撞破了太子和郑春华的好事。怒火中烧之下的康熙,误听误信了假的太子调兵手谕,这才有了太子第一次被废。没有郑春华,也就没有太子的第一次被废。但是在太子被废后,郑春华只是被罚做苦力,并没有处死她,康熙为何没有处死郑春华,其实康熙另有打算。

郑春华第一次出现就是在开局的第一幕,当时郑春华和太子正在行苟且之事,而康熙正在乾清宫处理国事。这也预示着太子必然会被废,一个眼中无君无父无母行苟且之事的太子怎能够继承大清的帝王。

俗话说,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太子与郑春华的关系康熙应该早就有所耳闻,为什么在紫禁城当中康熙没有处罚太子和郑春华呢?

太子被废的下场(太子第一次被废后)(2)

1、紫禁城当中人多嘴杂,每个皇子都有自己的耳目,如果康熙在后宫当中处理了此事,势必会闹得满城风雨,到时候不仅紫禁城人都知道,甚至也会传遍整个大清国。而康熙是个特别要面子的人,康熙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出现。

2、俗话说,捉奸捉双,康熙并没有当场抓住过太子与郑春华在一起,而太子在入皇宫和郑春华行苟且之事的时候,肯定警惕性特别高,虽然康熙是皇帝,但要想抓住太子和郑春华的好事,也不太容易。

3、太子是大清国的根本,太子不能够轻易的废除,如果单是因为和郑春华的奸情,就废掉太子,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必须找到一个正当的理由来废除太子。

太子被废的下场(太子第一次被废后)(3)

康熙思虑在三,决定在去热河狩猎的时候,揭破太子和郑春华的丑事,为什么说这是康熙设的一个局呢?

在到了热河以后,太子迫不及待的就去找郑春华了,而郑春华说康熙快一年没翻她的牌子了。试想一下,康熙外出狩猎本应该带着自己最为宠爱的妃子,不应该带着自己都一年没有宠幸过的妃子。

这也正是康熙布的局,把郑春华带出来,然后给他们俩个机会,看他们两个是否有苟且之事,然后自己在去捉奸。

事情的发展果然和康熙所预料的一样,但是当康熙真的看到太子和郑春华在一起时,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还是差点被气死。

因为康熙一直坚信自己的儿子不会做这种事,以为是别人造诣陷害太子,当自己真正看到这一幕时,心中已经有了废除太子的打算。

太子被废的下场(太子第一次被废后)(4)

正当康熙找不到理由废除太子时,老十四假冒太子手谕调兵的事情出现了。文武全才、英明神武的康熙难道真的看不出太子手谕是假的?其实康熙已经看出来了,但是为了找个适当的理由废除太子,只能将错就错。

在废除太子后,郑春华只是被罚去做苦役,按照规矩,康熙应当将郑春华处死才对,那么太子第一次被废后,康熙为何没有处死郑春华,其实康熙另有打算。

康熙之所以没有处死郑春华,其实是想在给太子一次机会,因为康熙虽然废除了太子,但是多年的爱子心切,以及朝廷当中各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让康熙又有了复立太子的想法。而康熙也想看看,太子再次被复立后如何对待郑春华。

太子被废的下场(太子第一次被废后)(5)

如果太子复立后,太子依然和郑春华行苟且之事,康熙就会失去最后的耐心,会认为太子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根本就没有资格当皇帝。

而如果太子杀掉郑春华,康熙就会认为太子心狠手辣,连自己最心爱的一个无辜女人都杀害,可见其狠毒的程度,将来太子对付起自己来,肯定也会如此狠毒。

而事情果然如康熙所预测的一样,太子被复立后,郑春华就成了太子夺嫡的工具,并且让老十三去杀掉郑春华。

虽然太子第二次被废的主要原因是太子逼宫,但是如果太子不逼宫,依然会被康熙再次废掉,郑春华的被杀也占了一个重要因素。虽然郑春华在老十三的保护下没有被杀,但是康熙并不知情,康熙认为是太子杀掉了郑春华。

太子被废的下场(太子第一次被废后)(6)

郑春华一介女子,本来在后宫当中向清福,但是确走错一步,沦为了各个皇子和皇帝之间斗争的工具,最后被逼自尽,也算是自食其果。

通过郑春华的事情,也可以看出九子夺嫡之争多么的惨烈,其实在剧中还有很多同郑春华一样命运的人,被逼自尽的高福、江夏镇被屠杀的七百多无辜性命,都是皇权之争的牺牲品。虽然九子夺嫡之争表面上没有充满血腥,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九子夺嫡比任何朝代的夺嫡都惨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