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历史未解之谜(古埃及人的创世观念)(1)

在古代文明中,埃及人的宗教意识十分浓厚,几乎渗透到埃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古埃及遗留下来的主要纪念物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了解古代埃及人的创世观念对于了解古埃及文明以及埃及考古十分有帮助。古代埃及的宗教是一种“形而下”的表现方式,其范围十分庞杂;同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产物,它也反映了社会的物质文化发展状况。创世观念是了解埃及宗教十分直观、具象的切入点。本次讲座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埃及人关于世界的概念、世界的诞生、孟菲斯神学对希腊哲学的影响。

埃及人关于世界的概念反映了埃及人对于其生活之世界的构建。无论是埃及宗教,还是神话,都是由人创造的,因此神话世界也反映了埃及人的精神世界。了解这点的突破口就是考察埃及人关于世界的概念。埃及人首先考虑到的问题是,“天”与“地”是怎样形成的,“我”是怎么来的。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来说也属于哲学范畴。埃及人关于世界的第一反应就是脚下的大地,即地球是怎么来的。他们认为地球是一个圆盘,漂浮于水中。埃及处在圆盘的中间,是世界的中心,周围波浪型边缘则是异邦。水被认为是世界的源出,且为创世之前的存在,即为“原始瀛水”,并且被拟神化为“努”(Nu)(见图4-1)。第二个便是天空,与大地对称,这是埃及人崇尚双数的一个具体表现。天空被埃及人认为是漂浮于大地之上的拱形物体。支撑拱形物体使之与大地分离出来的物体为四根柱子,四根柱子代表四方,这在金字塔铭文当中有记录。

古埃及历史未解之谜(古埃及人的创世观念)(2)

图4-1 从“原始瀛水”中出现的,手中托举太阳舟的“努”

在埃及创世观念中,天空之神努特(Nut)与大地之神盖伯(Geb)为妻子与丈夫。天神与地神的表现形式往往十分具象。努特蓝色的身上有许多星星。盖伯的身体是棕色的,棕色是土地的颜色;盖伯的头发为绿色,代表植物(见图4-2)。除此之外,常见的表现形式还有阿图姆的儿子、空气之神——舒神支撑女儿努特的身体。舒神是努特和盖伯的父亲。金字塔铭文还将天空拟化为牛的形态,牛的腹部布满星辰(见图4-4)。这些表现形式看似矛盾重重,实际上在古代埃及,无论意识形态还是宗教体系都是多元的、动态的和零散的,又都是和谐共存的。

古埃及历史未解之谜(古埃及人的创世观念)(3)

图4-2 天空之神努特(上)与大地之神盖伯(下)

在古埃及3000年的发展过程中,宗教形式始终是多神崇拜。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太阳崇拜逐渐走向鼎盛,月亮崇拜逐渐减弱,其中托特神(Thoth)作为月神的指示身份也逐渐衰落,书吏之神和审判之神的指示地位日益凸显。托特神有着朱鹭的形象,右手执笔,左手握纸草卷,主要负责记录来世审判过程和结果(见图4-6)。

古埃及历史未解之谜(古埃及人的创世观念)(4)

图4-4 天空被描绘为牛的形象

埃及之神的形象主要包括动物造型、人物造型以及动物与人合体造型。需要注意的是,埃及之神基本都是身兼数职,同一种神拥有多个具态形象,这也再次印证了古代埃及宗教多元、动态和零散的特点。在星象崇拜当中,还包括星星崇拜,其中最重要的是北斗七星,它被认为是不会陨落之星,因此北斗七星所在的区域也成为了埃及人心目中的极乐世界;在早王朝和古王国时期,天空被认为是极乐世界;中王国时期之后,地下被认为是极乐世界。

古埃及历史未解之谜(古埃及人的创世观念)(5)

图4-6 来世审判

古代先民自然崇拜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对于无法掌控的世界怀有恐惧与敬畏之心。在《阿吞颂诗》(The Great Hymn to the Aten)中,太阳被描绘为万物的眷顾者,不仅因为太阳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同时还因为在太阳的照耀与温暖之下,万物才可生长。太阳从东方升起,埃及人将东方视为再生之所,而西方是来世之所。因此,埃及人将坟墓建于尼罗河西岸,生活区域建于尼罗河东岸。埃及人认为太阳运行的原动力就是太阳舟。太阳舟由木头制作,两头较尖。第二种原动力是圣甲虫。第三种原动力是隼鹰,太阳神会在隼鹰翅膀的护佑下进行天际巡行。在埃及宗教典籍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太阳神的头部有一个太阳圆盘,一条蛇缠绕在太阳圆盘周围。在古代埃及,蛇因其蜕皮现象而被认为是再生的标志。古代埃及著名的异端国王埃赫那吞所极力推崇的阿吞神就是比太阳更抽象的太阳圆盘。埃赫那吞脸和脖子都十分细长,手握生命权杖,雌雄同体,意为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在图像中,太阳光芒以长线的形式被很具象地表现出来(见图4-11)。埃赫那吞统治时期,阿吞神是古代埃及唯一的神。为此,他取消了神的复数形式。阿吞神庙造型也与其他神庙不同,没有顶盖以便接收太阳光芒。同时,太阳神可以和其他的神相结合,因为太阳神无所不包,但有时更是一种政治需要。

古埃及历史未解之谜(古埃及人的创世观念)(6)

图4-11 埃赫那吞及其家人

本讲座的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古埃及神话体系中世界的诞生。古埃及人的创世学说有一个从感性到抽象的发展过程,这一点被充分地反映在他们的几篇重要宗教典籍中。从金字塔铭文、亡灵书到孟菲斯神学,尽管内容具有连续性,却有了质的飞跃。

以赫利奥坡里斯城(Heliopolis)为核心形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神学体系被称为赫利奥坡里斯神系,这是一个由9个神形成的神学体系,此神学体系的主神是太阳神。记载赫利奥坡里斯神学的文献包括金字塔文和亡灵书(Book of the Dead)(见图4-12),亡灵书对该神学体系以及创世神有更为具体的解释。其中太阳神拉(Ra)与太阳神阿图姆(Atum)合体被视为创世之神。在神创造世界时,从“原始瀛水”中升起原始山丘,神庙中的水池往往被视作“原始瀛水”,高台被视作原始山丘。雌雄同体的阿图姆通过自慰的方式创造出一对神,即空气之神舒(Shu)和湿气之神泰夫努特(Tefnut)。

古埃及历史未解之谜(古埃及人的创世观念)(7)

图4-12 亡灵书

他们的肖像都有动物尾巴这个元素。在古埃及,只有国王和神才具有动物的特征,以表示他们的强大。舒和泰夫努特又生了盖伯和努特,盖伯和努特又生出了两对神,即奥西里斯(Osiris)与伊西斯(Isis),塞特(Seth)与奈夫提斯(Nephetys)。由于弟弟塞特嫉妒做国王的哥哥奥西里斯而用诡计将其杀害,奥西里斯的妹妹和妻子伊西斯历经千辛万苦把被分解的丈夫尸体找了回来。伊西斯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上苍,奥西里斯得到短暂的复活,与伊西斯生下了他们的孩子鹰神荷鲁斯(Horus)。于是,死去的奥西里斯成为双脚被绑住的木乃伊形象。奥西里斯、伊西斯和荷鲁斯是埃及宗教里最重要的三位一体神,流传甚远。伊西斯还帮助她的儿子荷鲁斯从塞特手中将王位夺回,因此她也被认为是埃及王位以及妇女生产的保护神。塞特因杀害他的哥哥奥西里斯,被认为是邪恶之神。奈夫提斯的形象主要出现在生产场景中,并且常有女神伊西斯相伴。阿图姆创造出神之后,便创造了人。人在埃及的宗教神话中没有单独的描述,现在学者认为有可能是人神同形,人作为神的仆人被创造出来,而神则为人创造食物与用具。

第二个神学体系是赫尔摩坡里斯神系(Hermopolis)。该神系由8位神构成,这8位神生活于创世前的混沌时期,以双数形式存在,即4对神。创世之后,这8位神继续存在,只是存在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环境变得相对有序。但他们在宗教神话中始终没有什么具体的职司。除了上述两个神学体系以外,最重要的神学体系是孟菲斯神系(Memphis),它是古代埃及宗教思想的集大成者,涵盖了之前的两大神学体系。孟菲斯神学是关于众神之首普塔神(Ptah)及其祭祀中心孟菲斯的神学体系。该神学体系被铭刻在一块玄武岩石碑上,由第25王朝国王沙巴卡命人刻写,因此也被称为沙巴卡石碑(Shabaka Stela)(见图4-20)。石碑刻写文字一共有3行,61列,主要讲述的是普塔神创世的故事。孟菲斯神学最主要的观点刻于第53行到第61行,它将埃及人的神学思想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对希腊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个神学体系中,普塔神是创世神,他是木乃伊的形象,手握象征稳固、生命和权力的符号。而普塔神最广为人知的职司是手工业之神。普塔神通过语言进行创世,这与之前的创世方法完全不同。埃及人将语言拟人化为“胡”(hu),具体的表现形式是舌头;“斯雅”(sia)代表思想,其表现形式是心脏。他们认为心脏是孕育思想的器官,一切感觉皆归因于心脏的运动,而舌头是把思想表达为现象的器官。在孟菲斯神学中,普塔神等同于努神,即阿图姆诞生的“原始瀛水”。普塔神被认为先于阿图姆存在,不仅是万物的创造者,还是创世神的创造者。创世的方法是普塔通过心脏与喉舌的运动,把力量传递给所有的神以及他们的灵魂,即通过语言来创世。创造了神之后,世界秩序也被创立起来。他还创造了食物与用品、划分了正确与错误以及疆域。孟菲斯神学与圣经的相似之处主要有两处:一处是两者都以语言作为创世手段;第二处是神皆有休息之时。

古埃及历史未解之谜(古埃及人的创世观念)(8)

图4-20 沙巴卡石碑

本场讲座的最后一个部分是孟菲斯神学对希腊哲学的影响。孟菲斯神学对希腊哲学的影响是相对显性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与世界起源有关,赫利奥坡里斯神学和孟菲斯神学皆认为世界起源于自然物:水、火、空气或者数。第二个方面是对立法则,这是希腊哲学最重要的法则,主要表现在冷与热的对立,这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彼此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在埃及宗教中,对立关系具体表现为荷鲁斯和塞特之争,但最终二者走向安定和平。对立关系还表现为丧葬习俗中的来世与今生。这种对立和谐统一的终极调节因素就是法老。第三个方面是四种自然元素。在希腊哲学中,土、水、气、火是对立的。在孟菲斯神学理论以及埃及天文学、建筑学、仪式中,这四种元素的作用也十分突出,被称为荷鲁斯的四个儿子。在宗教习俗中,他们各司其职,并出现在金字塔、神庙、国王的宝座、棺椁周围。第四个方面是物质永恒。孟菲斯神学认为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是永恒不变的,而且在创世之前就已存在。第五个方面是世界的秩序性。希腊哲学家一直热衷于对世界的结构和组织进行研究。埃及孟菲斯神学认为普塔神是无所不包的。第六个方面就是埃及以及希腊神学都认识到思想和语言具有创造性。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埃及宗教思想对希腊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希腊人并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在认同埃及文化基础上主动接受。在通过接受和认同埃及宗教思想并构建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后,他们便走上了独自发展的道路。由于埃及文明开启的时间早于希腊文明,当埃及文明已经进入成熟稳定的金字塔时代——古王国时期的时候,希腊的米诺斯文明才刚刚萌芽。正如埃及文明在初创之时受到业已成熟的苏美尔文明的影响,曙光微露的米诺斯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其宗教意识形态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先进成熟的文明来引导,以使其迅速摆脱蒙昧步入文明。埃及便责无旁贷地担当了这样的引导者。我们知道,在古代世界,宗教是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以古代埃及文明为例,它几乎包括所有的文化形式。埃及的文字、文学、艺术、建筑和科学,甚至国家组织形式,无不深深地被打上了宗教的烙印。所以,希腊哲学能够于公元前6世纪在爱奥尼亚出现,应该说埃及思想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在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是神圣的,是带有魔力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与神有关的文本。以阿吞颂诗为代表的古代埃及神赞美诗是古代埃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浮雕、壁画和雕像等艺术品大多来自神庙和坟墓,它们的创作意图和主题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金字塔和卡尔纳克神庙建筑群的建造完全是宗教意识形态的产物。古代埃及的天文学和医学脱胎于占星术和巫术。贯穿于埃及文明始终的政教合一的国家组织形式彰显了神权的至高无上。凡此种种都体现了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为希腊人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提供了范本。如果说精神世界是一个文明的血脉,那么埃及人的宗教思想便是希腊人精神世界的奠基者。

这也正如科学史家萨顿所说的:“埃及是希腊天才的父亲。”然而,给希腊文明以奠基的这位埃及父亲并没有陪伴并影响他的希腊孩子的一生。当希腊文明的各种构建日趋稳固后,希腊人便摆脱了他的这位埃及父亲的影响而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于是,希腊人在辩论、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他们还从巴比伦、腓尼基、犹太等文明中汲取营养。希腊最终成长为一个健硕的“青年”,完全可以对他的父亲——埃及文明施以影响。比如,希腊人教会了埃及人如何建造舰船以及如何铸币。为此,后期埃及,特别是从公元前664年开始的埃及第26王朝时期之后,两个文明不再是父与子的关系,而成为比肩的兄弟。由于他们往昔彼此联系,他们对彼此的文化并不陌生,于是他们很快便从对方的文化中找到了彼此都认同的东西——比如宗教。

因此,“埃及文化与希腊文化的关系是一种借鉴与被借鉴的关系”,这一说法似乎并不准确。“认同并逐步走向融合”,才是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最恰当描述。这也印证了一个说法,即由冲突走向融合是古往今来一切文明间、民族间或国家间交往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埃及考古十三讲》

编辑、整理:周游

古埃及历史未解之谜(古埃及人的创世观念)(9)

拉美西斯五部曲

讲述最伟大埃及法老的巅峰之作,全球三十多种译本,销量累计超过一千万套。

拉美西斯是西方文明之神,埃及法老王时期全能伟大的化身,他在位的67年里,缔造了埃及盛世,也展现了绝对的英明睿智。拉美西斯一生遭逢诸多考验,他在父亲塞提的教导下,创建丰功伟业,兢兢业业直到在位末年。本书不仅纪念拉美西斯,更描述了一些令人难忘的历史人物:法老塞提、他的皇后图雅、高挑的妮菲塔莉、美人伊瑟、诗人荷马、御蛇巫师赛大武、希伯来人摩西……他们在书中重新复活,命运交织成一首英雄的史诗。

本套书共五册:《光明之子》《百万年神殿》《卡迭石之战》《皇后之爱》《洋槐树下》。

古埃及历史未解之谜(古埃及人的创世观念)(10)

购买以上图书,请长按 识别二维码

古埃及历史未解之谜(古埃及人的创世观念)(11)

把时间交给阅读

其他推荐书目

古埃及托勒密王朝专制王权研究

埃及考古专题十三讲

埃及和西亚国家汉语教学研究

中国天文考古学

中国历史与考古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0-2012)

中国考古学年鉴2016

中国考古学·秦汉卷

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

中东现代化进程中的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以埃及、伊朗和土耳其为例

元曲起源考古研究

禹人絮语——考古随笔集

殷遗与殷鉴(商代史卷十一)

新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2001-2010)

体育考古学导论

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商代史.卷三)

《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徵(商代史 卷二)

商代宗教祭祀(商代史.卷八)

商代战争与军制(商代史.卷九)

商代史论纲(商代史卷一)

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商代史.卷七)

商代经济与科技(商代史.卷六)

商代国家与社会(商代史.卷四)

商代都邑(商代史.卷五)

商代地理与方国(商代史.卷十)

秦汉交通考古

秦汉城邑考古学研究(创新工程)

南越国考古学研究(学部委员专题文集)(GG)

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

考古学视野下的吴文化与越文化(DX)

考古学家夏鼐 影像辑

考古现场处置与文物保护技术

考古发现与易学溯源研究(DX)

稽古文存-(卢兆荫汉唐考古文集)

发现长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成立六十周年纪念

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会志(第二辑)中文版

14C测年与中国考古年代学研究

《资治通鉴》十六国资料释证

中原历史地理与考古研究

古埃及历史未解之谜(古埃及人的创世观念)(12)

古埃及历史未解之谜(古埃及人的创世观念)(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