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技能大师做客省商职院(36岁国家技能大师刘建)(1)

国家级技能大师做客省商职院(36岁国家技能大师刘建)(2)

/档案/

刘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机电一体化快速培训体系创始人,广东省技师学院机电类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团队打造机电人才培训体系,培训模式已经在辽宁科技大学、广东省技师学院等10余所院校应用,累计直接培训受益人群约5万人,获得了学生以及企业的高度认可。2017年,国家人社部对广东省技师学院刘建国家级技能工作室项目正式核定认证,并给予补助。

18岁时,当同龄的小伙伴埋头苦读,刘建已经做好了职业规划——立志做一名电气工程师。20岁时,要升入大二的刘建不顾异议,毅然决然地“弃本从技”。23岁时,当技校老师在为技能与薪水发愁时,刘建已经凭借专业技能,为企业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34岁时,广东省技师学院“刘建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核定认证。

从事职业教育15年,刘建不忘初心,不断创新,在机电一体化这个专业上从普通一员干到了杰出代表:他自主研发出机电一体化快速培训设备并获专利,到10多所大学为大学生进行电气工程师培训、为50多家企业员工进行高新技术应用培训,累计直接培训受益人群约5万人;他陆续申请专利10余项,培养出5个学生创业团队,最高的一个团队创业估值约1120万元。

被技能改变命运的他

儿时家境贫困的刘建,收过废品、摆过地摊——年少时的经历让他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让更多的穷人日子过得好点,能帮助更多人改变命运。”

2002年夏天,刘建考入辽宁科技大学,专业是他梦寐以求的机电一体化。进入大学后,刘建人生的两个目标逐渐清晰:一是立志成为电气工程师报效国家,二是希望帮助更多人改变命运。

刚入学,他就加入了电器维修协会。因为帮一位学长修理好了一台全自动洗衣机,刘建在校内出了名。随后,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去找他帮忙。直到有一天,一个同专业的学长因为电饭锅坏了没法修理而求助刘建之后,他才发现,高校教育并不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在了解到广东省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后,刘建放弃了大学。2003年8月29日,他来到当时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直属的高级技工学校,参加一年制高级维修电工培训。

在高级维修电工培训的这一年里,正巧学校扩建,很多新建的宿舍楼由电工老师带领学生去安装水电。从打孔到钉线槽,从放线到装灯,全部由学生动手。整个夏天,刘建白天照常接宿舍楼的照明线路,晚上从7点到11点在实训楼练习编程,回到宿舍点着蜡烛再继续学习。能将所学的知识很快运用在实践中,刘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2004年秋季,刘建的人生开始转变。刚工作的他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广东选拔赛。由于自身对PLC功能指令(一种子程序)的熟练掌握,仅回校集训了一个星期,他便在比赛中提前一个小时完成实操,取得了学生维修电工高级组第一名。之后在全国决赛时获得“雏鹰奖”。

取得佳绩后,刘建被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聘为电气自动化实习指导教师。

为了教好学生,他开始参加数控维修、数控连接等课程培训,以此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不断提升数控维修的技能水平。这些努力,让他在之后参加的学校教师PLC与变频器技能竞赛荣获一等奖,并参与开发了数控机械手、单片机综合实验台。

刘建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这台“大机器”中渺小的一颗齿轮,要帮助更多人改变命运,首先要帮助他们扎实地掌握一门立身的技能,就能够带动他们在社会中运转起来。

国家级技能大师做客省商职院(36岁国家技能大师刘建)(3)

刘建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让他迈上了事业新台阶

“学习知识和技能是继承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我最大的快乐。”这是刘建作为一名职业教育者和高技能人才的简单快乐。

在技能教学中,刘建格外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他经常带着学生维修学校数控教学工厂的设备,开动脑筋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并和同事一起改造数控机床,钻研进口机床维修课题,解决了数控维修教学设备的众多难题。

刘建觉得,目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用工要求仍存在一些距离,为了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他一直不忘利用业余时间下企业为其提供技术服务,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真正需求。

“知识是教不完的,我们更重要的是让学员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并解决实际问题。” 刘建经常说。

结合一线教学和长期为企业服务的经验,在广东省技师学院的支持下,2013年,刘建作为专业带头人创建了“刘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机电一体化快速培训研究。

2017年,“机电一体化快速培训体系”作为已结题的省级教学研究课题得到领域专家的高度认可。而他结合实际开发出的“典型功能模块齐全”的便携式培训设备以及“一个思想、两脚原理、三个方法、四个代表、五个问题”和“循环扫描方法”、“类似双线圈”等一系列的基础理论和方法都是首创,形成了一整套快速培训模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相应的知识产权。

国家级技能大师做客省商职院(36岁国家技能大师刘建)(4)

刘建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探索智能制造人才生态体系

而今,刘建带头开发的数控维修专业核心课程和创新培训体系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推广,培养研究生、本科生、技校生、企业技术人员等高技能人才超过3000人,培训师资超过120人。“刘建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还举办十多期的公益培训,每期培训时间在12天到30天。

2018年暑假,“刘建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惠州市仲恺区政府合作的为期12天的免费公益培训开班。这次培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共80多名学员,学员身份包括企业员工、社会人员、研究生、本科生、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等。

这期学员中,近30位本科生通过培训,顺利进入了TCL集团,月薪普遍6000元以上;10多位企业员工,放弃了原有的流水线生产岗位来参加培训,结业时大多找到了新的技术工作岗位,月薪从原来的4000元提升到了6000元以上。还有些学员意识到了技能的重要性,继续深造,参加了为期1个月的技能等级提升班,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准备。

36岁的刘建现在又有了新的目标:助推职业教育一体化改革、探索智能制造人才生态体系,做好现代职业教育工作。“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刘建说。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蔡雯 通讯员 刘莉

视频/摄影:南都记者 田飞 李琳 叶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