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说个小故事吧,因为我爸不会挑选食用油,而被我妈责怪了好多年,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在参加工作以前,家里的柴米油盐都是我老妈操心,我老爸从来不管这些,偶尔下班早,老爸会主动去菜市场给我们买点卤菜和水果,他经常买的有:卤牛肉、卤鸡爪、鸭脖子、卤藕和卤干子,其中的卤牛肉,好像家里人都喜欢。

卤鸡爪我妈喜欢吃、鸭脖子我喜欢吃、卤藕和卤干子,老爸自己亲自调制一个凉拌汁,然后将卤肉和卤干子改刀成小块,淋上热油,一盘凉拌菜就做好了。

后来我才知道,老爸买这些卤菜和水果,其实是偷懒,卤菜价格贵,不经济划算,如果按照我妈的精打细算,那我老爸买卤菜的那些钱,买一些新鲜的鸡鸭鱼肉,比如:鲫鱼、鳊鱼、鲈鱼、五花肉、里脊肉等,搭配一些蔬菜,一家人可以吃2-3天,可我爸不愿意下厨房做饭,图省事,所以每次都会买一些卤菜。

有一年的端午节,家里炸肉丸、炸藕夹、炸鱼块,老妈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老爸虽然也忙,但他都是按照我妈的吩咐去帮忙,简单来说,就是干家务不主动。

那天家里的食用油不多了,家里开油锅炸肉丸、鱼块,食用油需求量比较大,所以,老妈就吩咐老爸去小区附近的超市买食用油,老爸在超市促销员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桶菜籽油,油颜色比较深,还记得当时我妈的态度,硬是压住了怒火,换了一身衣服,拿着老爸买油的小票和那桶菜籽油去超市换回一桶颜色清亮的玉米油。

吃晚饭的时候,老爸无事献殷勤,猛夸老妈炸的肉丸、鱼块、藕夹美味,老妈也不含糊,直接开始批评老爸,说他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一桶5升的菜籽油,炸鱼块、炸藕夹又用不了那么多,而且下次开油锅可能就是春节前后了。

菜籽油的味道大,家人都不喜欢,虽然用来油炸食物比较香,但使用的场景少,不如玉米油划算,油炸食物之后,剩下还可以用来炒菜做饭,还没有异味,花同样的钱一举多得。

这件事我妈只要想起,就会生气,哪有这样的人,买东西完全不精打细算?

这件事也成为了我老爸的标签,一生都抹不掉的标签,因为,老爸完全理解不了我妈的想法,我妈每每提起买菜籽油的事情,我爸都会认真解释,而且他说的也没有错,人家川菜馆使用的都是菜籽油,难道你妈不喜欢吃川菜吗?

之后,我爸会列举我妈喜欢的那些川菜: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水煮牛肉、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回锅肉,哪一样川菜使用的不是菜籽油?

所以,我爸一直认为,这就是我妈故意找茬,没事找事,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一下您的看法,我爸买菜籽油有错吗?

同样是食用油,深色的和浅色的有何区别?食用油也有等级,有关挑选食用油的话题,好早就想同大家聊一聊,接着这个机会,让我想到了我老爸买菜籽油的趣事,那我也就借题发挥,给大家说说我的看法?

食用油颜色深的好还是颜色浅的好(深色的和浅色的有何区别)(1)

一、食用油的历史发展?

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有关古人吃什么食用油的问答,大致给大家介绍过,古人食用得最多的其实是动物脂肪,比如:猪油、羊油、牛油等,植物油从宋代开始变得普遍,我们如今说的食用油,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植物油,关于植物油的历史,下文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二:

1、汉代,芝麻从西域传入中原,由于芝麻的含油量丰富,逐渐被广大人民喜好和食用。

2、三国时期,植物油初始时一般用于点灯照明,这时芝麻油可能叫做麻油,用于战争,作为燃烧品使用。

3、宋代,植物油开始普遍使用,种类也有所增加。

4、明代,植物油的种类变得更多,系统的造油方法也能在诸多记载中被后人看到。

5、清代,花生油作为食用油出现在人们的饮食和日常生活中。

6、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的,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中,植物油的出现应用于饮食和其他方面之后,也没有排斥动物油,两者并行,不过植物油的种类多、产量大、用途广,因而食用的比例非常大,同如今的情况大同小异。

食用油颜色深的好还是颜色浅的好(深色的和浅色的有何区别)(2)

二、食用油的种类?

超市里销售的各种植物油品类太多,比如:玉米调和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小麦胚芽油等,其实大家在购买植物油的时候,考虑最多的是价格,估计大家都没有思考过,自己购买的这些植物油是属于什么种类,简单介绍一下植物油的分类:

1、按照加工的精细程度来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原油、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一级油,“原油”最低,一级油最高。原油是指未经任何处理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

植物油的等级是按照精炼程度来进行划分的,大致上从色泽、透明度、气滋味、酸值、过氧化值、不溶性杂质、水分及挥发物、280度加热实验、溶剂残留等理化指标来进行判断,并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一级油、二级油,又叫做全精炼油,经过很多工序,我只说这两个方面,色泽浅、烟点高,因为这两个指标同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有关。

三级油、四级油,又叫做半精炼油,很多的工序我们不做过多介绍,也只是说两个指标,色泽较深,加热后油烟大。

2、依据加工工艺来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浸出油和压榨油两种。浸出油,油料经过浸出工艺取的油,是国际上通用的方法,优点是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缺点是有溶剂残留,经过精炼之后,是基本上可以完全去除溶剂残留,可以降低水杂、色泽、提高透明度,常用与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

压榨油,油料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采用纯物理压榨方式,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加工方法,缺点是成本高、出油率低,常用于花生油、芝麻油等。

通过介绍植物油的分类,我们能知道日常生活中购买食用油的时候,肯定是购买色泽较浅的食用油,大家从工艺和精炼程度,就能得出结论。

食用油颜色深的好还是颜色浅的好(深色的和浅色的有何区别)(3)

三、深色食用油和浅色食用油的区别?

深色食用油和浅色食用油的区别,主要是受精炼程度和加工工艺而产生的差别,精炼程度越高、同时采用浸出法加工的植物油,色泽才会更浅,具体的区别如下:

1、一级油、二级油,又叫做全精炼油,经过很多工序,精炼程度高,色泽浅、烟点高,而三级油、四级油,又叫做半精炼油,色泽较深,加热后油烟大。精炼程度越高的植物油,自然是颜色越浅。

2、采用浸出工艺生产的植物油,之后经过精炼工艺,可以降低水杂、色泽、提高透明度,常用与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所以,我们买植物油的时候,精炼程度高,比如一级油,同时采用浸出法生产的植物油,颜色都是比较浅的。

3、精炼程度越高,这类植物油的色泽就会越浅,有的几乎接近透明状态,但这样的食用油,油脂的香气也淡,烟点和熔点也低,所以,更加适合制作凉拌菜,当然,你要是用来炒菜,也不是不行。

4、市场上销售的食用油,大致上是这么5种:菜籽油、玉米油、米糠油、葵花籽油、茶籽油,它们的国标,都是食用油品质越高,色泽越浅。

5、不同种类的食用油,比如:玉米油和菜籽油,去对比它们的颜色深浅是没有价值的,要对比也是对比同一种食用油,如果色泽较深,只能说明精炼程度不高,所以颜色较深、杂质也会较多。

6、再来说说农家“自榨的花生油、自榨菜籽油”等,工艺就是纯物理压榨,但没有精炼,非常的浑浊,颜色也深,但香味重,这一类的油,按照分类,实际上是原油,是指未经任何处理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

食用油颜色深的好还是颜色浅的好(深色的和浅色的有何区别)(4)

四、如何购买优质食用油?

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同样是食用油,深色的和浅色的有何区别?虽然我们在购买植物油、食用油的时候,可以首先查看油瓶背面配料表中的文字、加工工艺、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标准号等信息,由于我们讨论的这个话题,食用油色泽深浅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购买食用油的时候,可以先通过直观的色泽来进行区别,再查看背标上相关信息,具体可以这样:

1、先看食用油的色泽,精炼程度越高,油的颜色就越淡、当然各种不同种类的植物油,都有一种特定的颜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精炼至没有颜色。

2、看看食用油的透明度,选择清澈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

3、闻味道,这个是购买之后,在在家厨房才能进行查看,滴一两滴食用油于掌心,反复摩擦发热,好的油是闻不出异味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哈喇子味,就算是优质。

食用油颜色深的好还是颜色浅的好(深色的和浅色的有何区别)(5)

五、食用油颜色深浅的原因?

一级油、二级油,又叫做全精炼油,经过很多工序,精炼程度高,色泽浅,采用浸出工艺生产的植物油,之后经过精炼工艺,可以降低水杂、色泽、提高透明度,常用与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所以,我们买植物油的时候,精炼程度高,比如一级油,同时采用浸出法生产的植物油,颜色都是比较浅的。

食用油颜色深的好还是颜色浅的好(深色的和浅色的有何区别)(6)

六、食用油的保存方法?

在给大家介绍食用油的保存方法之前,我们先说说如何吃油?好像大家都会,即使真的明白,也不太容易做到,民以食为天,菜肴油多才美味,但这就是问题,吃油我们要做到,少吃油、吃好油、吃多样性的油。

说完吃油的方式,再来给大家说保存方式,大多数食用油,都不能阳光直射、怕高温、怕接触空气、怕进水,所以,我们在存放的时候,需要避光、密封、低温、防水。

以菜籽油举例,那年夏天,我家买了一桶菜籽油,日常存放就是放在液化气炉旁边,其他的食用油也是这样放的,但菜籽油要“娇气”一些,因为液化气炉的高温,而变质了。

从那次经验教训之后,在保存食用油的方式上,我都选择尽量购买小瓶装的,尽量不放在高温处,小瓶装的食用油相对来说,吃的也会快一些,保存的方式也会简单一些。

食用油颜色深的好还是颜色浅的好(深色的和浅色的有何区别)(7)

写到最后,还想啰嗦几句,同样是食用油,“浅色”和“深色”有啥区别?你可别说还不知道!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应该大致了解了它们的差别。

一级油、二级油,又叫做全精炼油,经过很多工序,精炼程度高,色泽浅,采用浸出工艺生产的植物油,之后经过精炼工艺,可以降低水杂、色泽、提高透明度,常用与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所以,我们买植物油的时候,精炼程度高,比如一级油,同时采用浸出法生产的植物油,颜色都是比较浅的。

我们尽量做到恰如合适、通过原创图文,在文字与图片之间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们美味、漂亮、营养,您要什么样的美食,在这里希望我们能够给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