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代齐”是指齐国田氏在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取代了原本的姜姓国君,正式成为齐侯的事件。“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并称为由春秋时期向战国时期过渡的两个重要标志。这一事件的发生,同样经过了长期而复杂的反复斗争。由此可以看出,姜齐所代表的传统势力逐渐衰落,最后被田齐所代表的新兴势力所取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田氏代齐”的历史过程。

田氏代齐是如何成功的(田氏如何顺利取代姜齐)(1)

春秋时期齐国地图

齐国是西周初年封吕尚(姜太公)于齐地所建立的诸侯国。历史上,吕尚设都城于临淄(山东淄博),并以“齐风”来治理齐国,使其成为极具影响力的诸侯国,齐国的疆域也逐步扩展至泰山北部及胶东半岛的广阔地区。太公姓姜,因其祖先曾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亦称吕尚,因此齐国乃姜姓之国。西周时期,姬、姜两姓联姻,齐国颇受周王室重视,是当时诸侯屏藩周王室、控制东方局势的一支重要力量。

田氏代齐是如何成功的(田氏如何顺利取代姜齐)(2)

周初封建图

齐国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物产丰饶,占尽“渔盐山海之利”。春秋时期,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自春秋中期以来,齐国内部问题不断,齐国国君的威望大跌,卿大夫势力则乘虚而入,快速崛起。

田完奔齐

齐国田氏的始祖是陈国国君陈厉公之子,本名陈完,后来因为陈国发生内乱而逃奔齐国,被齐桓公收留,改名“田完”。齐桓公任命他为工正,掌管齐国百工。《左传》中记载,齐大夫懿仲想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陈完,并进行了占卜, 占卜的结果是:“是谓凤凰于蜚,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田氏代齐是如何成功的(田氏如何顺利取代姜齐)(3)

姜太公画像

意思是说有妫氏的后代陈氏,将会在姜姓那里繁衍,五世以后将会发展壮大成为正卿,八世以后身份的尊贵将无人能及。这种占卜,很可能是后世之人根据已经发生的历史穿凿附会编造出来的。但是,这个预言却可以告诉我们田氏代齐的历史过程。

从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田完奔齐至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将田和册封为诸侯,经历了二百多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积蓄力量

第一个阶段是从田完至第四世田文子。田文子侍奉齐庄公,深受齐庄公的赏识和宠爱。田文子去世,儿子田桓子继承爵位。田氏世袭齐国的工正一职,这个阶段的田氏还没有在齐国站稳脚跟,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

田氏代齐是如何成功的(田氏如何顺利取代姜齐)(4)

田完画像

取得民心

第二个阶段是从第五世田桓子至第七世田成子。在这段时间里,田氏经历了田桓子、田僖子、田成子三世,先后辅佐齐庄公、齐景公、齐悼公、齐简公四位国君,成为齐国齐举足轻重的贵族。

田桓子名无宇,深得齐庄公宠信,齐庄公把女儿孟姜嫁给了他。传世至今的春秋青铜器中,有两件“桓子孟姜壶”,就是田桓子的父亲田文子去世后,田桓子和孟姜为表哀悼所铸,现分藏於上海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

田氏代齐是如何成功的(田氏如何顺利取代姜齐)(5)

桓子孟姜壶

齐庄公去世后齐景公即位。史书记载,齐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喜奢侈而厚赋重刑。公室的仓库里,布、帛、稷、粟都已经腐烂生虫,可百姓却饿殍载道,劳役不断,遇上天灾亦无救济,甚至有不少人因为触犯法律而被砍脚,出现了“国之诸市,屦贱踊贵”的悲惨情况。田桓子的儿子田僖子借机收买民心,将量制由四进制(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十釜为钟)改为五进制,使用新的量制向民众借粮,但偿还时使用旧的量制,也就是采用“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廪予民以大斗”的方式,得到了齐国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百姓心向田氏,田氏家族的势力与日俱增。

田氏代齐是如何成功的(田氏如何顺利取代姜齐)(6)

晏婴画像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景公派遣晏婴出使晋国,晏婴曾私下告诉叔向:“齐国的天下早晚会落到田氏手中。田氏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绩,但能以公事施私恩,对百姓有恩惠,深得百姓爱戴。”,由此可见,田氏这样拉拢人心的手段还是非常管用的。晏婴曾经劝说齐景公,一定要设法制止田乞,景公很赞许晏子的主张,虽然也采取了一些限制田氏家族发展的措施,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此之后,田氏的活动更加活跃。

齐景公去世后,齐国的实权就落在了国惠子与高昭子两位上卿的手中。国、高二氏出自姜姓,都是齐太公的后裔,属于吕氏的旁系,世世代代都是齐国上卿,又被周天子册封,是齐国最有权势的两大家族。田乞则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与鲍牧等贵族暗中联手,除掉了国惠子、高昭子,立阳生为齐悼公,成功掌控了齐国大权。齐悼公之后,又历齐简公、齐平公、到了齐宣公时期,田乞之孙田襄子担任相国,田氏几乎掌控了整个齐国。

田和代齐

第三个阶段是从田襄子为齐宣公相至田和列为诸侯。通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田氏在齐国的政局中牢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齐宣公去世后,齐康公即位,田氏也传到了田和这一代,田和依然是齐国的相国,齐康公长期沉湎于酒色,对朝中事务置之不理。公元前391年,田和将齐康公迁至海滨,只给他留下一处边城作为食邑,以补偿对其先祖的祭祀。田和遂自立为齐君,史称田太公。

田氏代齐是如何成功的(田氏如何顺利取代姜齐)(7)

战国时期齐国地图

公元前387年田太公在浊泽与魏文侯举行会晤。此时赵、魏、韩三家已经分晋,周天子也进行了册封,他们已经正式成为一方诸侯。田和于是请魏文侯去跟周天子说情,希望周天子也正式册封他为齐国国君。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封田和为齐侯,田氏终于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

齐康公在公元前379年去世,奉邑入于田氏,姜姓吕氏从此退出齐国的历史舞台,齐国国君由姜氏改为田氏,由于国号并没有变化,所以春秋之前的齐国被称为“姜齐”,而战国时期的齐国被称为“田齐”。

田氏代齐是如何成功的(田氏如何顺利取代姜齐)(8)

齐桓公雕像

从现代角度来看,“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代表着战国前期由新兴的政治力量取代传统的封建宗法势力,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两种途径。二者之间的差别,前者是瓜而分之,后者是取而代之,虽然路线不同,但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这两个重大事件,既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战国时期的大幕终于在“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背景下缓缓揭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