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孩子是降临在父母身边的小天使,

有这样一群孩子,

他们带着隐形的翅膀,

在爸妈看不见的地方静静长大。

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

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

占全国儿童21.88%。

在2020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报告》中提到:

有超过40%的“缺少双亲留守”的学生

每年见父亲或母亲的次数超过9次;

还有12%-13%的留守儿童

一年都没见过父母或母亲;

不见面且未和父母联系的留守儿童比例为5.5%。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

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

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留守儿童是父母错还是生活所迫(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1)

留守儿童是父母错还是生活所迫(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2)

一般来说,留守儿童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因为他们与大多数孩子并无多大的区别,甚至在思想成熟度上要高于一般孩子,他们乐观坚强、懂事坦荡;知道关心家人、关爱他人;生活虽苦,但他们苦中作乐,坚强与勇敢让他们永远保持着微笑。

第二类是存在某些心理问题的孩子,他们表现得比较自卑,容易自我否定、悲观、不善言谈且人际关系较差。但他们的内心也是向往美好、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

留守经历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1

留守经历影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

研究显示,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脱离父母的照顾,跟随祖辈或亲朋一起生活。而隔代教育有诸多弊端,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孩子如遇到困难,不愿轻易开口向亲人求助,久而久之形成沉默寡言的性格。

自卑心理严重。儿童在成长时期有明显的攀比心理和自豪感,如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与那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严重的会自暴自弃,荒废学业。

孤独无靠心理。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孤独,进而产生心里骚动和抑郁等问题。

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缺少对父母的理解,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会疏远父母,与父母产生情感隔阂,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学习问题。由于父母在教育上的缺席、祖辈文化程度不高,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长期无人监督教育的状况。

健康问题。留守儿童存在某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活动量不够、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世界等。

留守儿童是父母错还是生活所迫(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3)

2

留守儿童自伤低龄化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呈增加趋势,这需要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密切关注。一般来说,孩子的自伤行为常发生在中学阶段,而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自伤年龄更低。通常来说,留守儿童自伤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通过疼痛刺激,缓解内心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二是心理防御方式出了问题,寻求关注的方式不是通过语言表达,而是伤害自己,以唤起周围人的关注和“爱”。

3

隔代抚养带来的“双重抛弃感”

完全的隔代抚养是说父母长期不在家或每周/月探望孩子一次,把孩子完全寄养在祖辈家的情况。如果没有提前与孩子充分沟通,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令他们无比疑惑却得不到解答的被抛弃感,严重的会导致一辈子萦绕不去的分离焦虑。如此在心理层面上遭受的创伤,将使得他们将来很难再信任和依恋任何成年人。他们成年以后,要么难以维持友情,要么难以维持爱情,并且长期感到孤独,却难以再主动索取。

留守儿童是父母错还是生活所迫(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4)

作者简介

留守儿童是父母错还是生活所迫(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5)

刘桥生

副主任医师,江西省精神病院心理科主任,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于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的诊断与处理。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有10年余,精于认知行为治疗,有丰富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临床经验。参与过科技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主持了市级科技支撑项目,发表在省级或以上期刊的论文8篇。

作者:江西省精神病院心理科主任 刘桥生

编辑:黄萌楣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