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河南邓州市,的确是一个极具传奇的福地,作为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朝代的夏朝,曾一度把都城设在邓地。约公元前700年,第十九世邓国侯吾离去世,葬于今邓州城区东南4公里处,后人尊称为“吾离冢”。无论是夏朝古都还是吾离冢,无论是虞舜寻邓地还是邓姓发源地,所有的这些都叫邓州蒙上了神秘而又传奇的色彩。

邓姓和邓州有什么区别(天下邓姓出自邓州)(1)

据《路史国名记四》记载,大意是说邓国是仲康子孙所在的国家,就是夏都邓州。此外,我国最早的石刻地图《华夷图》也可以佐证夏朝的都城在邓。那么邓地怎么会成为夏朝的都城了呢?传奇故事由此开始。

邓姓和邓州有什么区别(天下邓姓出自邓州)(2)

话说这大禹接替父亲鲧治理洪水,三过其家门而不入就是描述大禹的敬业精神的后来大禹终于把大洪水引入东海,消除了水灾。这帝舜就把天子之位传给了大禹。这本来是件好事,能者多劳也是中华传统美德。后来大禹年老时,把天子之位禅让自己的儿子启。

邓姓和邓州有什么区别(天下邓姓出自邓州)(3)

这天子之位传就传了吧,启作为夏朝的第一代君主,不象他爹一样一心为公,而是整天吃喝玩乐,荒淫无度,这样就把一个好端端的夏朝,弄得百姓怨声载道,天下危机四伏。

后来,启又传位给他的长子太康,话说这启已经是无能,但儿子太康比他爹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整日忙于寻欢作乐,从不过问朝政,终于招致百姓的不满,引来异族颠覆朝纲,太康逃亡,从此颠沛流离。

邓姓和邓州有什么区别(天下邓姓出自邓州)(4)

太康死后,他的弟弟仲康即位,却也只是挂个名号。仲康死后,他的儿子相继承王位,已经是名不副实。后来相的儿子少康长大成人即位,中兴夏朝这才有了希望。直到少康中兴夏朝,还都帝丘之前,不管是名义上和实际上,邓地始终为夏朝京都。

邓姓和邓州有什么区别(天下邓姓出自邓州)(5)

《明嘉靖邓州志》记载:“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这大概就是邓国源于邓州的最早文字根据。后来到了殷商时代,商王盘庚的侄子武丁继位时,大封天下诸侯,武丁就把他的叔父曼封于邓地,为一世邓国侯,国都就在今天的邓州城。历史上的邓国一共存在了将近1300年。由于邓国在邓州,所以这里的人们依照当时的习俗,大都随国姓,这也是天下邓姓源自邓州的来由。

据《左氏春秋传》载:“鲁桓公七年,邓侯吾离朝于鲁”。吾离是第十九世邓国侯,在他的任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经济,鼓励农桑,当时由邓国铸剑大师所制造的刀剑曾经闻名于世。约公元前700年,邓国侯吾离去世,葬于今邓州城区东南4公里处,亦即后人所称的“吾离冢”。由于吾离冢是邓州众多的古墓中最有名也是最早的一个,所以后人称之为“邓州第一冢”。

邓姓和邓州有什么区别(天下邓姓出自邓州)(6)

据《辞源》称,春秋时,邓侯吾离子孙以国为氏,所以吾离应是中原邓姓人的先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

夏朝初年,大禹把邓州作为都城,唐代史学家杜佑《通典》中明确记载“邓为禹都”。后来,禹的孙子仲康把他的一个儿子封到这里,以邓为国名。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邓公簋”条亦云:“邓国故地在河南邓县(邓州在1913年至1988年为邓县)”,这里也明确指出,商周时的邓国故地就在河南省邓州市。

邓姓和邓州有什么区别(天下邓姓出自邓州)(7)

据史料记载,大约公元前12世纪的殷商王朝第22代君主武丁(姓“子”)封其叔父于邓,赐其叔父姓曼。曼公成为邓国第一位国君,因此,《史记》中说到“邓,曼姓侯国”,曼公被尊为邓姓的始祖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曼姓实出自殷商“子”姓, 只是到了公元前678年邓国被楚文王灭后,邓国子孙才以国为姓。如此这样说来,邓姓有这样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即由武丁的“子“姓转换为曼公的”曼”姓,直到邓国被楚灭掉后,才集体转换为“邓”姓。上述资料一再佐证,古夏国都城在邓州,天下邓姓源自邓州,也由此确立了一世邓国侯曼为天下邓姓鼻祖的崇高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