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一:

这个所谓的不阴不阳的拼音,叫做邮政拼音。1906年上海帝国邮电联席会议通过并使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继续使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邮政拼音逐渐被汉语拼音所取代。目前台湾仍然沿用邮政拼音,比如台北是TAIPEI而不是TAIBEI,高雄是KAOHSUNG而不是GAOXIONG。

此外,目前在中国大陆继续沿用邮政拼音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中国大陆的民用机场仍然沿用邮政拼音的缩写来代表机场。比如北京首都机场缩写为PEK,因为北京的邮政拼音是PEKING。桂林机场的缩写是KWL(KWELIN)等。

2.中国有些固有名词在英语里依然沿用邮政拼音,比如京剧(PEKING OPERA),长江(YANGTZE RIVER)等。

3.固有的科学,历史名词。比如,神州鸟,又称原始热河鸟(JEHOLORNIS),九一八事变(MUKDEN INCIDENT),伪满洲国(MANCHUKUO)等。

4.著名的中国商品,比如茅台(MOUTAI),中华烟(CHONGHWA),青岛啤酒(TSINGTAO BEER)等。

清华大学用英语怎么讲(为什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会保留不阴不阳的英文拼音)(1)

网友三:

俺听老辈人讲过汉语拼音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实施推广的,解放前用的是韦氏拼音。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建校当然是新中国成立前,所以是用韦氏拼音拼的校名。一直沿用下来了。似乎台湾仍然用韦氏拼音法。不知对否请指正。

网友四:

这不是不阴不阳。这是一种百年名校骨子里的自信与骄傲!所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老子出生时就是那个名字!”反观一些无根无底的,动不动就改名呀合并呀。汉城偏偏改成首尔,兰翔技校改成兰翔技院,某学院改成某大学等等等等,改名只能透露出骨子里的浅薄与不自信。MIT一百五六十年了,也没改成MIU,丝毫不影响它一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学!

清华大学用英语怎么讲(为什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会保留不阴不阳的英文拼音)(2)

网友五:

我个人觉得是从白话翻译过来的,讲白话的两广人较早对外交流,或流浪国外或较早接触来中国的欧美人,在交流过程中欧美人也理解为白话就是中国主流语言,而讲白话地区人员也承担着对外交流的先驱。比如北京用白话读,发音跟peking神似,德国我们翻译为德意志,用白话来读跟德国的德语发音Deutsch神似。

网友六:

首先,那不是英文,再次那也不是“不阴不阳”,那是民国时的汉式音译吧;再则保留传统难道不好吗(不是有失偏颇的传统),现在看看中国文化走向,折腾长时间的去旧,现在不是又开始慢慢溯本回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