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照顾患病母亲的故事(母亲患病家中兄姐不想管)(1)

本故事已由作者:一叶飞虹,授权每天读点故事app独家发布,旗下关联账号“谈客”获得合法转授权发布,侵权必究。

1

明天要过六十九岁大寿了。自从六十岁正式办生日宴以来,每年,李秀萍都盼望着这一天。

这一天,儿女们亲戚们都来给她过生日,门口会停八九辆车,几乎堵塞了村里的大路。

家里很热闹,要摆好几桌酒席。

她穿着闺女买的新衣服,带着生日冠,被儿女们围在中间,吹蜡烛,许愿,然后,儿女们会当着亲戚的面给她几张粉红色的人民币,她幸福的满脸红光,享受着亲戚们的祝贺和羡慕。

她是一个爱体面的人,她就喜欢这样体面的过生日。她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可过生日这么大的事情,小女儿佳慧竟两年不回来了。

这个不孝顺的东西!李秀萍心里不知骂了多少次。有本事,我死了你也不要回来,看看是你丢脸还是我丢脸!

两年以前,小女儿在家和她大吵了一次,然后,从此一去不回头。

想起那次争吵,李秀萍都会伤心的流泪。她哭自己命苦,更恨自己的丈夫,为何去世那么早,把她一个人留在世上。

丈夫孙长水生病,断断续续住了两年多的医院,花了一大笔钱。

当时,大女儿佳莹下岗,二女儿佳梅的厂子效益不好,儿子佳亮结婚不久,医药费基本都是小女儿佳慧一个人拿的。

孙长水住院,医药费交不上,李秀萍就想让丈夫出院。她便和儿女们商量出院的事,除了小女儿佳慧,其他几个都没有意见。

“不能出院,坚决不能出院。”佳慧大声说,她是急性子,脸都急红了。

“不出院,咱哪有钱啊?”

李秀萍叹气,丈夫的病把她折磨得都麻木了。她每天都陪在医院,吃不好,睡不好,满眼里都是痛苦的病人和愁苦的病人家属,这是人世间所有苦痛的集中营,她也很想早一天脱离这个地方。

“反正就是不能出院。”

佳慧的情绪激烈起来,呼吸急促,眼睛鼓鼓的,而佳莹佳梅佳亮都低着头,一声不吭。

孙长水到底没有出院,以后的住院费都是佳慧到处借钱,东拼西凑,一点点交齐的,但她也因此和佳莹佳梅佳亮大吵一架,闹的关系很僵。从此,她和他们几个结下了梁子。

孙长水是在医院去世的。

他脑子还清醒时,把医院所有费用分了四份,跟李秀萍交代,让四个孩子平摊医药费。

那一年,李秀萍才五十五岁,不年轻,也不太老。

她原本是一个不爱操心的人,丈夫在时,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有丈夫铺排,丈夫去世了,她的天几乎塌了。儿女们都不在身边,家里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人。

两年以后,李秀萍才渐渐适应一个人的孤独生活,开始打起精神来,在漫长的单身生活里,找寻生活的乐趣。去串串门,拉拉呱,和女人们结伴赶集,说说村里某一个人的闲话,这些都是单调生活的好佐料。

她没有什么挣钱的本事,也没有经济来源,日子过的很拮据。

几个儿女偶然回家看看她,给她留下一点生活费。

她自己在院子里开了一块菜地,也会在农忙季节,帮人家摘棉花,能挣到几百元,这使她很兴奋。闲下来,她就织网,从一天织一毛钱到一元钱,她感到很知足。

这期间,小女儿佳慧带着一屁股债,考上了研究生。

李秀萍觉得生活又有了盼头。虽然佳慧三十岁才考研究生,但毕竟是村里第一个研究生,李秀萍觉得脸上光彩极了。

“你咋就那么会生闺女?咋就生了一个研究生闺女?听说研究生毕业后工资很高,你以后就跟着研究生女儿享福了。”村里人都对她很羡慕。

李秀萍也幻想着以后的幸福生活,能戴上金耳环金项链,能戴上玉镯子。这些美好的愿望,她都寄托在读研究生的小女儿佳慧身上。

但是这个佳慧让她很失望。

读研期间,佳慧就没怎么给李秀萍钱,她告诉李秀萍,她要还债,要还父亲住院时借的债。

李秀萍理解,好不容易盼着她毕了业,在市里找了工作,但佳慧给她的钱并不多,起码与她想像的差远了。

不久,佳慧要在市里买房子,多次暗示李秀萍,和佳莹佳梅佳亮提一提钱的事,毕竟当年父亲的医药费是她一个人承担的。

但李秀萍思虑再三,到底没和那三个儿女提过去那一茬。

她很明白,三个儿女不想负担过去的医药费,她便不想当那个恶人。

这些年,佳莹佳梅佳亮的日子好过多了,对她也比较孝顺,时常回家看她,又买东西又给钱。

钱虽然给得不多,她也知足。她想,她一年年老了,哪个儿女都得罪不起,还是装聋作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儿女们之间钱的事,她是不想掺和了。

最终,佳慧自己又四处借钱,凑够了房子的首付。

但从那以后,李秀萍明显感觉到,佳慧变了,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给她的钱也少多了,而且有时言语之间,抱怨她偏心,不能一碗水端平。

但另外三个儿女却越来越孝顺了。

佳莹作为大女儿,提议李秀萍的生日要好好操办,而且,她过六十六岁生日时,佳莹给李秀萍买了玉镯子,佳梅给李秀萍买了金项链,佳亮给李秀萍买了金耳环,而佳慧只买了一件衣服。

李秀萍心里对佳慧开始很不满起来。

她觉得,佳慧虽然是研究生,有个好工作,但她这个当妈的,不过是得了一个空空的好名声,实际根本没有沾什么光!

2

都说亲娘俩吵架不记仇,但李秀萍对于那件事还是很在意的,每当想起佳慧和她吵架的情景,她会很伤心。

四个孩子,除了这个佳慧,其他三个对她说话细声细语,很温柔,从未与她发生口角。

那一天,佳慧回家看她,买了一箱奶和一桶油,还给了她三百元钱。吃了饭,母女便闲聊。李秀萍刚从儿子佳亮家回来不久,她把儿子家的被子拆洗了一遍。

佳亮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是从心底惦记着他。前不久,她把屋后的一块地卖给了邻居,卖了五千元,也偷偷给了儿子佳亮。因为儿子说要买车,钱不够。

母女间的闲聊没有主题,说到哪儿是哪儿。李秀萍一不小心就说屋后那块地卖了。

“卖了多少钱?”佳慧紧跟着问了一句。

“五千。”

“那钱呢?”

“让佳亮存起来了。”李秀萍赶紧补充一句,“佳亮是用我的名字存的。”

李秀萍看到佳慧失望的脸色,赶紧岔开话题,又开始说佳慧大姨家的事。

大姨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前不久大姨夫去医院查出是肺癌,五个儿女一商量,就马上出院了。

“花那个冤枉钱干啥?花了钱,也救不了命。”李秀萍说。

她停了一下又说,“当初,你爹就不该在医院住那么久,你非得不让他出院,花了那么多钱,到头来,也没保住命。”

佳慧的脸色忽然变了,“娘,你怎么能这样说呢?我爹当初是不愿意出院的,硬让他出院,他心里多难受啊!再说,在医院,还能减轻一下他的痛苦,我真搞不懂,你们这些人,怎么就那么心狠?当初,我爹那绝望的眼神,你就没看见吗?他是不想出院的,你难道就一点不心疼吗?”

她越说声音越大,从椅子上站起身子,眼睛里闪着泪光,一张脸因为激动而变的潮红。

女儿对她这样嚷嚷,李秀萍怎能受得了,再说她也一肚子委屈。

“那是他的命,他命不好,谁也没办法,他自己命不好,还连累我,他倒是一闭眼走了,把我一个人撇下,这些年,我一个女人家是怎么过的,谁知道啊?我吃的啥,穿的啥,为了不让村里人小看我,我是硬撑着,咬碎牙往肚子里咽啊,我的命好苦啊,我就是恨那个短命鬼,我跟着他,没享一天福!”李秀萍说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大哭起来。

但佳慧并不买账,竟与母亲针锋相对,她好像压抑了许久,许多不中听的话一句句从她嘴里蹦出来。

“娘,你可真自私,你竟然这样说,你真是自私的可怕,我竟然有你这样一个自私的母亲,这么多年,你从不问我一句,我欠的债怎么样了,你也从不想想,我的债是怎么还完的,你只关心你自己的生活,世间怎么有你这么心狠的母亲?如果让我自己选择,我绝不会选择你这当我的娘。”

李秀萍也火了,对女儿怒目而视,“我生了你,把你养大,还有罪吗?你不想认我这个娘,就不要再回来!”

然后,佳慧就真的几下收拾好东西,气呼呼抹着眼泪走了。这一走,她真的没再回来。

3

李秀萍的六十九岁寿宴依然红红火火。不过,佳慧的又一次缺席不免引起亲戚们的议论。

“没想到佳慧这个闺女这么不孝顺,她咋就这么不懂事呢?好几年都不回来给她娘拜寿,真是白养这个闺女了。”佳慧的几个姨妈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那边佳慧的舅妈拉着李秀萍的手低声劝她,“佳慧不回来,你也不要在意,好歹你还有佳莹佳梅佳亮呢,他们三个这么孝顺,你欢喜还来不及呢!”

李秀萍看似很平静,笑了笑,“她心里没有我这个娘,我也不稀罕她,我就当没生她。”

但李秀萍内心却是很在意的。当亲戚们儿女们都离开,海潮一般退去时,当空荡荡的房子里只剩下她自己时,她便更在意佳慧的缺席。

“小兔崽子,心够狠的,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拗上劲了,你有本事,我死了,你也不要回来。”

她心里恨恨地骂着,眼里却渐渐蒙上一层雾气。

两年多没见了,她虽然怨恨这个女儿,但心底还是想念她,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团肉,她把这团肉一天天养成一个大姑娘,她能不想念吗?

还有,她原本想跟着沾大光的闺女如今成了最不孝顺的一个,她怎么能接受这个现实?

第二天清早,李秀萍还在睡梦中,恍惚听见了大门传来咚咚的响声。这么早谁来敲门?真烦人!她嘟哝着穿衣下床,到院子里开大门。

打开门,她一愣,然后瞬时绷紧了脸。门外那个人小声叫了一声娘。

“你怎么回来了?我还没死呢!”李秀萍转身,嘟囔着回屋,脸上的肉虽然僵硬着,心里却乐开了花!

那个小兔崽子回来了!

不到一个小时,李秀萍就打扮好,坐上小兔崽子的车进城了。

4

孙佳慧这次回来是接母亲去检查身体的,她花了三千元,给母亲办了一个体检套餐。

这几年,她不是没有回来,只是没有回家罢了。她偷偷回来过几次,偷偷地看看母亲。她发现母亲这几年很明显的老了,母亲的整个身形开始缩小,腰也有些佝偻了,她的心忽然一阵抽搐的疼痛。

母亲老了,马上七十岁了!

佳慧内心对母亲是有些怨恨的。这些年,她在外面受了很多苦,一个人还清了父亲住院时的债务,却没有得到母亲的一点关爱,甚至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

她本来指望着母亲能主持一下公道,让姐姐妹妹弟弟帮她分担一下,但母亲却不理这茬。

佳慧的心中渐渐失去了平衡。特别是当母亲过生日时,姐姐妹妹弟弟围着母亲,一副很孝顺的模样,她却感觉是那么虚伪。

他们不过是表演他们的孝顺罢了!她想起了当年父亲生病住院时,他们三个的冷漠,她又生气,又心酸。

这些年,她心中的怨恨和不平慢慢堆积,终于导致了她和母亲那次争吵。那天,她伤心的赌气离开以后,曾发誓再也不回家,和一家人断绝关系!

但那不过是一时的气愤罢了!没过多久,她又开始惦念母亲,在爱恨交加的情感中挣扎,沉浮。

即便母亲是一个自私的人,但这个自私的人也给了她生命,也把她养大!母亲之于她,有许多伤心的往事,但也有一些美好的记忆。

佳慧记得,高考复读时,学校要交六百元的赞助费,家里没有那笔钱,是母亲从邻村的表姨那儿借来的。

还有一次,她回家,母亲从外面捧回两个荠菜包子,一进门就喊,“你海奶奶给的包子,你不是最爱吃野菜包子吗?快点吃了。”

还有一次,她研究生毕业时,找工作很费劲,她就打电话告诉母亲。

没想到,母亲竟骑车二十多里到了一位表姑家,托表姑帮忙找工作,因为表姑父的哥哥是市里某个学校的校长。当然,母亲是白费力气,但佳慧想起来,还是很感动。

的确,母亲有诸多不好,但她的好也是实实在在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子,没有文化,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自己的名字,更没有什么谋生的本领,她对这个世界的贡献,也许就是生养了四个孩子而已。

这样一个比尘埃还卑微的女子,面对孤寂的后半生,没有丈夫可以依靠,又怎么能不允许她自私一些呢!

佳慧这样想时,对母亲的一切怨恨和不满忽然释然。母亲马上七十岁了,应该全面体检一下身体了。

面对母亲,虽然有点小尴尬,但佳慧故意装出像什么没发生一样的轻松模样。

“娘,我这次回来,是接你去医院全面检查一下身体的。”

李秀萍绷着脸,好一会儿,才回了一句,有些赌气,“不去。”

“哎呀,娘,你都快七十岁了,好好检查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咱早治疗啊!”

佳慧瞅瞅母亲的脸色,忽然放低声音,“你看我爹,如果早检查一下,他的病不就能治好了吗?他受了多少罪,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检查一下,没有病,咱就放心了。”

这么一说。李秀萍马上不吭声了。她赶紧穿上最体面的衣服,乖乖地上了佳慧的车。

5

一周后,孙佳慧认真地翻着母亲的体检报告,一页页看的很仔细。当看到肺部CT报告时,她的心一沉。

肺部竟然有几个结节,大小形状边界,清清楚楚地列在那儿,后面有体检医生的建议,三个月以后到医院复查。她瞅着那些密密麻麻黑压压的文字,感觉心跳加速了。

她紧张的一夜没睡好。第二天,就拿着母亲的体检报告去医院找同学看片子。

同学又找了一个专家,专家说有一个结节有很可能是恶性,但不能确诊,要等到三个月以后复查才能定性。

从医院回来,孙佳慧感觉心慌得难受,她真想找个人倾诉一下。

她想起了佳莹佳梅佳亮,她已经几年没和他们联系了。

自从很多年以前,因为父亲的住院费,她同他们干架,他们的关系就变的很疏离。平时基本不来往,回家如果遇到一起,就没事人似的打着招呼,说几句不关痛痒的话。小时候的亲情早已经荡然无存。

她翻着他们三个人的电话,足足有半小时,忽然发出一声冷冷的笑声。

孙佳慧带着体检报告回了家。母亲不认字,那个体检报告对母亲来说,就是无字书。

佳慧告诉母亲,她的肺部长了结节,是吸烟的原因,所以以后坚决不能吸烟了。

“娘,你那个肺部结节现在还没事,不过,你如果再继续吸烟,就会有危险。”佳慧半真半假,故意危言耸听。

“那我就不吸了。”母亲竟然很痛快地答应了,让佳慧很意外。

母亲的烟瘾很大,一天要吸两三盒,可听说身体出了毛病,马上答应戒烟,可见,她内心是多么害怕身体生病啊!

但在她有限的认知世界里,根本不会把肺部结节和恶性肿瘤联系起来,她根本就不明白,肺部的结节可能意味着什么。

佳慧望着母亲一脸轻松的神情,忽然五味杂陈。

“娘,你这个肺部结节三个月以后,还要查一查的。”

她停了一会儿,又说,“体检报告你要收好,等佳莹佳梅佳亮回家时,你要让他们仔细看看。”

佳慧临走时,再一次嘱咐母亲,一定要把体检报告拿给他们三个看看。

过了一段时间,佳慧给母亲打电话,问体检报告的事。

“我给佳莹看我那个报告了。”

“那她说啥了?”

母亲忽然有些不好意思,“也没说啥,就是让我不要抽烟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佳慧又打电话,还是问体检报告的事。她想知道他们三人对母亲病情的下一步打算。

“佳梅说,让我吃点药。”母亲的声音很小。

“再没说别的?”

“没有。”

“那佳亮呢?”

“佳亮,他,他不知道这件事,我没告诉他。”母亲的语气听起来很无所谓,但佳慧还是从里面嗅出了伤心。

佳慧挂了电话,呆坐了很久,她的希望落空了。

她原本有自己的打算。自己给母亲做了全身体检,花了一笔钱。

毕竟她的钱也不是太宽裕,有几十万房贷,而且,母亲不是她一个人的母亲,总而言之,她不想再花母亲复查的钱。

当初,父亲住院时,她一个人担负了全部医药费,她虽然不后悔,但现在,她却不想一个人承担母亲的一切了。她学得精明了,她不想再做一个闷声不响的孝顺女儿。

她承认自己变的狭隘,斤斤计较,甚至自私。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已然是这样的一个人了。

佳慧原本以为,佳莹佳梅佳亮会商量一下,带着母亲去复查,这样她省钱了,省心了,也宽心了。

可她没有想到,佳莹佳梅佳亮根本没有理会母亲的病,而她的那点小心思也完全落空!

6

转瞬三个多月过去了,母亲那边没有一点动静。

佳慧心一横,算了,就这样吧,她也不管了,既然他们三个可以装聋作哑,她也可以那样做,从今后她就做一个不孝女!

于是,佳慧在心里开始堆积母亲的所有坏处,以至于让她坚定做不孝女的决心。

时间一天天过去,佳慧的决心时而坚硬如铁,时而如豆腐般柔软。

在摇摆不定的日子里,她不断嘲笑着自己,原来自己这般俗不可耐,心胸狭窄,如此算计着自己的利益得失!

那一天,好朋友欣然的母亲去世,佳慧去吊唁。

在那里,佳慧流了很多眼泪。欣然的父亲早年去世,而今母亲也没了,所以哭的肝肠寸断。

佳慧感同身受,抱着披麻戴孝的欣然哭了很久。因为这种痛楚她也曾经历过,父亲去世时,她也哭得肝肠寸断。

回来后,佳慧就常常做梦,梦见母亲也去世了,她一身白色孝衣,哭得天塌地陷,几乎窒息。她常常哭醒,那种锥心之痛还清晰地留在心底。

不,她不能失去母亲,无论如何,她都要救母亲。

那一天,孙佳慧到底还是回家去接母亲了。在医院,又是一通检查,终于确诊,医生说,万幸发现得早,没有转移,做手术可以康复。

孙佳慧把病情告诉了母亲,问她是否愿意做手术。想不到母亲此刻竟没有一点脾气,听话的如同一个三岁孩童。

“佳慧呀,我听你的,我愿意做手术。”

“那你和他们三个说一下吧,毕竟这么大的事。”

佳慧把母亲的手机递过去,然后她出去买菜。一会儿,她回来了,问母亲他们三个是否同意手术。

母亲笑嘻嘻地说,“他们都同意,一切都听你的。”

佳慧迟疑了一下,问,“他们还说了什么?”

母亲嘟哝,“啥也没说,他们几个又啥也不懂。”

孙佳慧交了住院费,很快办理好一切。手术那一天,佳莹佳梅佳亮都来了,围着母亲嘘寒问暖,把母亲送进了手术室。手术很成功,母亲恢复的很快很好,手术后第四天,她就能下床活动了。

母亲患病家中兄姐不想管,她一付完手术费,都来医院表孝心

但没有人问住院费的事情,好像住院是免费的。

一个多月后,母亲基本康复了。这一天,佳慧回家,拿出所有的交费单据给她看。

“娘,你看看这些交费单子。”

母亲瞅几眼,把几张纸扔在一边,“我眼花,看不见,你放着吧。”

“娘,一共花了两万多呢!”

“奥,还真不少。”母亲讷讷一句,走开了。

佳慧的心凉了。她以为母亲会说点什么,但母亲什么也没有说,自始至终,没多问一句钱的事情。

佳慧在家里呆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从那以后,佳慧又很少回家,也很少打电话问候母亲。

7

李秀萍的七十大寿到了。生日前几天,李秀萍就给亲戚们一一打电话,让他们来参加她的生日宴。

七十大寿不同一般,亲戚多,场面大,特别热闹。李秀萍新染了墨黑的头发,穿上最华丽的衣裳,显得特别光鲜。

但就是这样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李秀萍的小女儿,佳慧依然没有来。李秀萍给佳慧打电话,让她一定回来。但佳慧说,工作太忙,不好请假。

李秀萍很不高兴。这个闺女太不给她长脸了,一些远房亲戚都来给她祝寿,亲闺女却不来,太不懂事!她心里叹气,佳慧说到底,也不是一个孝顺女儿!

她的眼睛寻找着那三个儿女,看见佳莹佳梅佳亮,正穿梭在客人中间,满面含笑地照应客人,她想,这种体面的事还得依靠他们三个,那个佳慧是指望不上的。

而此刻,孙佳慧正坐在办公室里,她看着窗外,正想像家里是怎样一副喧哗热闹的场景?

但她不想置身其中。她拒绝了母亲,她知道母亲会很失望,甚至很生气,而她的做法一定会引来亲戚们的不满,毕竟,她已经连续三年没在母亲的寿宴上露面了。

但她就是再也不想参加那样热闹的欢宴。在那样一个浮华热闹的氛围里,世间的一切假相都被很好地遮掩,她只感到深深的孤独和一阵阵的寒意。

母亲不高兴,随她去吧,反正母亲的凶险时刻已经过去。她明白,在母亲心中,无论怎样她都不是一个孝顺女儿,而她也实在不想做母亲的孝顺女儿,她只想跟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

那天晚上,孙佳慧接到舅舅的电话。舅舅喝醉了,舅舅说她不是个孝顺孩子,三年都不回家给母亲拜寿,他这个舅舅要好好教训她一下。

佳慧静静听着,一声也没有反驳!(原标题:《不孝女》)

点击屏幕右上【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更多精彩故事。

,